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杨门忠烈传 » 第17章

第17章

    五十个人在葫芦关前列开阵势,装模作样地奔驰调动,仿佛将有所动作似的。就在这时候,林震悄悄领队出发了。

    第一个人上去比较困难。选派的那个人姓氏很怪,姓刀,单名卜,大家开玩笑都叫他“刀疤”。其人短小精悍,面目黧黑,是生长在西南边疆的苗人,爬起山来,就如猿猴,攀附奔跃,如有神助。

    他腰际挂着一只吊钩,钩上连着一根绳子,绳子一大盘放在地上,但见盘旋凌空,渐将消失,林震赶紧又接上一盘。直到第三盘将尽时,方始静止不动。仰脸望时,影影绰绰看到刀卜已经登岭了。

    又等了片刻,绳子往上提了三下,这是暗号,表示吊钩已经系紧,于是林震低声说道:“小虎先上!一次上四个,怕绳子吃不住分量。”

    何小虎轻声答应着,检点全身,扎紧绑腿,背起弓箭,首先拉住绳子,双足撑住崖壁,手足并用,交替攀缘而上。约莫离地十丈,第二个再上,参考何小虎的足迹跟随上升,就比较省事得多了。

    一个接一个上岭,一个接一个俯伏隐藏,最后一个是林震。上得岭去,首先就向西北方面瞭望,月光下三条影子,似乎都是侧面向北。显然,何庆奇的声东击西之计,已见效验。

    由于进行顺利,所用的时间,比预定的少得多,所以必须等待。好久,才见葫芦关坡道下面,人影渐少,终于消失。接着,南口亮起三堆火,火光中人影幢幢,往来奔走。望到西北峰头,监视哨果然转向,都望着南面。

    “走吧!”林震对何小虎说,同时轻拍两掌。

    八个人成一条线,蛇行而北。走出半里多路,林震突然想起一件事,停下来拉一拉何小虎的衣服。

    “差点误事。”他说,“绳子还留在那里。”

    “那也不碍。”

    “完全成功,自然不碍。就怕不成功,那条绳子留在那里,等天亮让对方发现,岂不是老大一个破绽?”

    “不过,”何小虎说,“如果完全成功,下面的人自然马上就走,留着绳子,要省事得多。”

    “这也说得是。”林震想了一会儿说,“且先留着,看情形再作道理。”

    于是,他们继续前进。又走了里把路,葫芦关已经在望,忽然有人拍掌,这是通知大家暂停的暗号。

    “你们看,这是什么?”

    说话的是刀卜,林震闻声走近,但见他伸出一只血淋淋的手,倒吃了一惊。

    “我绊着一块石头,差点滑倒,用手往地上一撑!”刀卜解释他这一手血的来由,“沾了一手的血。”

    俯身察看,地上果然有一摊血。

    血迹未干,颜色也还是深红,显见得留下不久。然则这血是什么人的?因何而起?深夜荒山,有这样的发现,实在太奇怪了。

    何小虎心中一动,便向林震说道:“恐怕是我们自己人的。”

    “自己人?”林震愕然,这话怎么解释?

    “赵如山回去以后,当然会派人来寻访营救,不是自己人吗?”

    “嗯,嗯!”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解释,但“自己人”又怎么有血在这里?是受伤了,还是被害了?被害应有尸体,受伤则人在哪里?

    何小虎也是这样在想,没有遗尸,则必定是受伤,看血迹的形状,走得应该不会远,必得搜索一下。

    “受伤走了,一路会留下血迹。”林震下令,“大家找一找看,不要走得太远。”

    于是分东、北、南三路寻找。偏偏一块浮云,掩住明月,黑头里去觅草间的点滴血迹,自是徒劳无功。

    “不管他了!”林震断然决然地说,“我们有我们的紧要任务,快走!”

    重整队伍,往北继续前行,就在将要绕道葫芦关,又有新的发现:这次是一方染满了血迹的灰布,布犹潮湿,可知抛弃不久。

    林震接过来,就月下仔细辨认,失声说道:“果然是自己人!”

    “从何见得?”何小虎问。

    “你看!”林震指着那块布说,“跟你我的军服,不是同样的布?”

    这就容易推测了,必是当时受了伤,军服上撕块布扎裹,走到这里,由于流血不止,重新扎裹,所以有这样一块布,抛弃在这里。

    “这倒不能不管!”林震想了一会儿说,“好在那面监视哨只有三个人,我们的人,少一个也不碍。小虎,你留在这里想法子搜查。这也是很有关系的任务。”

    何小虎略一踌躇,终于接受。“好的。”他问,“回头如何联络?”

    “不用跟我们联络了。你搜查有了结果,回到瀑布那里,看情形办。”

    说完,林震更不稍停,带着六个人急行而去。

    要越过葫芦关,自然算是一道难关,但竟出乎意外地顺利。这因为葫芦关是一个荒废的关隘,耶律斜轸起先未加重视,等何庆奇的两百人困入葫芦峪,为防备他们从此逸出,方始添兵把守。不过,入关坡道已经填塞,要想冲关,先须除去障碍,所以尽有时间备战。这天夜里,坡道下先有动作,把关人马,倒吃了一惊,但后来转向南口,料知畏难而退,可以无事,加以半夜有警,人困马乏,此时一松懈下来,无不倦意侵袭,连守卫的士兵,都抱着刀,倚着墙壁在打盹,因而林震一行,得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越过。

    这道关口一过,一行人越发精神抖擞。向西不多远,敌哨便已在望。林震一住脚,后面的人便都停了下来,俯伏在地,只仰起头静静窥探。

    那三个契丹兵所处的位置很突出,是在一块大崖石上面,月光下清楚地可以看到,还搭着一个茅棚,里面是不是还有人,就不知道了。

    “外面就是三个。”林震指着前面对刀卜说,“如果茅棚里还有人,恐怕一下子干不干净。”

    “只要能干掉那三个,等茅棚里的人惊醒起来,就来不及了。”

    “这话说得是。”林震心想:照这样看,非悄悄地从后掩杀不可,不然一喊一嚷,惊醒了他的同伴,事情就扎手了。

    但是那块崖石,三面高起,一面临谷,而且看上去相当光滑,攀缘不易,只怕人未上去,已被敌人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一脚踹了下来,跌得头破血流。

    这就只有一法,冷箭相射。转念到此,立刻悔恨,犯了个小小的错误,有把弓在何小虎身上,忘了取来,少了一样利器。

    徒悔无益,只有利用现有的两把弓。他对自己的箭法是有自信的,不知其余的人如何,便先问刀卜:“你的箭,有没有把握?”

    “我很少用箭,不过,”刀卜答道,“我会打石子。”

    “那也很好。”林震很高兴地说了这一句,接着又问,“哪个射箭射得好,自己说,不必客气。”

    “曾得时好!”有两三个人齐声回答。

    林震记起来了,仿佛听人说过,曾得时未投军以前是个猎人,箭法好自不足为奇。便招招手,示意大家围成一圈,听他提示如何展开攻击。

    首先说明:三个目标由曾得时、刀卜及他自己,每人对付一个。刀卜的飞篁石子,力量当然比强弓来得弱,一下子打不死敌人,林震只要求将对方打伤,逃跑不快,然后,由曾得时补上第二箭。

    其次,下余四个人在崖石下戒备。估计茅棚中有人,最多也不过三个,以七对三,应该绰绰有余。

    “请记住,你们四位的任务,只是戒备。好比一道闸,他们不来闯,你们不必动;若来闯时,一定叫他们闯不过去。”林震指着弓说,“取他们的性命,仍靠此物。”说罢,挥手示意,于是那四个人极小心地蛇行而前,影子渐远渐小,但仍隐约可辨。林震目不转瞬地盯着,看影子静止,左右各一,中间两个,在崖石下完成了包围的态势,方始向左右顾视。

    一个扣箭在手,一个握着石子,蓄势以待,早就预备好了。林震点点头,将箭壶卸了下来,里面有十来支箭,都取了出来,平放在地上,为的是连发连射,携取方便。

    “左面那个是我的。”曾得时说。

    “右面那个是我的。”刀卜跟着说。

    林震点点头,拈箭上弓,弓开八分,觑准了中间那个契丹兵的后心,轻喝一声:“放!”

    弓弦微震,“嗡”的一声清响,两支箭,一块石子,倒赶流星般往前飞了过去。左、中两人,背心上各着了一箭;右面那个惊觉回脸,石子刚刚飞到,恰好打在鼻梁上。只见他以手掩面,将头低了下去。

    曾得时果然是好手,第一支箭离弦,第二支箭已取在手上,拽了就放,随随便便地就又射中了右面的那个。

    这三个人只要中了箭,死活就都不必管了,因为崖石下有道“闸”,不怕他们逃走,就算不死,回头再来收拾,也还不迟。此刻三双眼睛,不约而同地都注视着茅棚。

    “奇怪!”茅棚中没有动静,莫非是空的?林震对刀卜说,“给它两块石子!”

    这是所谓“投石问路”。刀卜一连扔了三个石子过去,打在茅棚上,发声不小,无论如何可以将里面的人惊醒。

    谁知仍是毫无反应。林震便说:“只怕真的没有人。”

    “上吧!”林震挺起身来,大声说道,同时拔脚往前奔了过去。

    走到崖石前面,方始看清,中有一条路可上,是临时用几块大石头垫成的台阶。再往上看去,已躺倒的三个人都在抽搐,作垂死前的挣扎。另一面的茅棚,搭得非常简陋,四角打着地钉,用绳子系住,顶上两股绳子,往中间收拢,吊在崖石旁边的一株大树上,撑起一个尖顶,估量最多也只能睡三个人。

    “你们还是照旧警戒。”林震对那四个人说,“我们三个上去。”

    说完,腾身而上,挺刀直扑茅棚。不道茅棚中居然有人——此人异常机警,当他的三个同伴,中箭惊呼时,他已醒来,从缝隙中发现崖石下有人,远处又有人。而三个同伴都已受了暗算,自己一闯出去,当然也是送命无疑,所以一直躲在里面,苦苦思索脱身之计。

    现在到了图穷而匕首见,不能不露面的时候。人急智生,就此瞬息间,想到了一条脱身之计,等林震挺刀来刺时,他跳出来将刀一格,荡开对方的兵器,顺手一挥,将吊茅棚的两根绳子,割断了一根。

    “当心!”林震大喊一声,“有人!”

    刀卜和曾得时已先发现了,各自站定,先要看清是几个人——茅棚一端已陷了下去,可以看出再无他人。

    “只有一个。”林震又叫,“不必忙,慢慢收拾他,只防他要逃就是。”

    于是警戒的四个人,各自看一看左右,往崖石逼近,缩小包围。那个契丹兵却是一步一步往后退,突然间,举刀割断另一条吊茅棚的绳子,抢在手里,双脚一撑,临空而起,从警戒的宋兵头上越过,荡到他们身后,双手一松,身子落地,就势打个滚,拔步飞跑。

    “弓!弓!”林震大叫。

    只得两把弓,由于要短兵相接之故,都丢在原处,不在手边。刀卜就地捡起一块石子,用力一扔,不曾打中。下面警戒的人一起追赶,无奈那契丹兵跟刀卜一样,善跑山路,眨眨眼之间,已经无影无踪。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大家无不懊丧万分。林震却比较冷静,事已如此,须当记取穷寇莫追的古训,倘或自己这面的人,追得落入对方的掌握,则可能机密尽泄,更为不妙。

    这样想着,当机立断,大声喊道:“回来,别追了!”

    山巅空旷,声音本不能送远,幸好人往西追,风是东风,借助风力,命令遥遥达到,追的人都站住了脚,林震才算放心。

    接下来就该通知何庆奇了。远远望去,南口火光依然,中间那一方空地,也能辨得很清楚。林震亲自瞄准着射了两箭,两箭都是尾端带哨子的响箭,呼啸而下,谷中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