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点银烛 » 七十五 事奉上朝

七十五 事奉上朝

    卯正四刻,天边鱼肚白未起。

    而两仪殿早已灯火通明。

    崔常侍高呼一声——临朝!

    两仪殿六扇大门齐开,百官依次进入。

    我立在皇上的仪仗队中,再次正了正官帽,捋了捋官服。

    得令始入。

    列队最前的八个宫女手提八宝香炉,启步开路。

    随之是头戴冕旒,身着龙袍的皇上。

    其后是手撑龙袍拖尾的两位常侍。

    再后本应是女尚书,既此位空缺,此刻便是副职小书女,我了。

    仪仗的最后是六位宫女,手持六把孔雀翎五明扇。

    面前的宝座台恢宏庄严,持香炉者于台下环侍左右,帝登台入坐,只见那龙椅上紫铜和黄金精雕的十三条龙,上下飞舞。

    崔常侍立于皇帝右侧,我立于右后方。

    待皇上坐定,那六把五明扇才从龙椅正前方扬起,宫女们再执扇于两侧。

    百官始见龙颜。

    我端端正正站在这至高之处,克己慎行。

    眼前的百官,左文右武。

    也是第一次在朝堂上见到左相。身为侍中令,他位列左一。其次为尚书令与中书侍郎。

    位列右一的武官,为三公之一的太尉。

    皇上开始嘉奖着这位新任的太尉。

    他原是三品安西将军,就在二十天前,他刚刚彻底击退犯我前周朝的大荔国,一并扫清了西北边境的散勇倭寇。

    如今召回京内,委任一品武职,配金印紫绶,赐豪宅大院。

    皇上称将军已五十有八,不忍再置将军于西北穷荒绝徼之地。又称全国初设立了节度使,需他于京中掌管全国军事。

    我默默听着,听着清楚,也觉看的不迷糊。以往历史课上便讲过,许多个朝代,太尉一职位高而权虚。

    平日无战事,这一品大员无非是皇帝身边的军事参谋,军事顾问罢了。

    这算是间接削弱了安西将军的权利。

    竖耳听着百样政事,北部灾民业已安置妥帖,那趁机作乱的女匪首逃到了极北的云中城。一通议论启奏至辰时五刻方止。

    纹丝未动的站了一个时辰有余,朝会方散。

    退出两仪殿的时候,听见崔常侍和皇上在前头的小声谈话。

    崔常侍的腰背压的很低,柔软顺从:“圣人,那水猴子您宽纵了这么些年,如今再度伤人,您看?”

    我手心一紧,抓了把袍服。

    皇上搓着自己的手指,话有不满的说道:“又当如何?保那萧废妃的人犹在,屠了她的猴儿,再大闹一场说些疯言疯语?不成体面。”

    崔常侍急切道:“太后娘娘身在宫外,哪里还能管得这许多。不妨……”

    这老家伙双眼一动,斜目看过来:“你们都散了吧。”

    我不得不退下,三步并做两步回来房中,手书一封,交由我和念奕安的小信差。此种情况下,莫说水猴的命悬了,只怕萧娘娘也有危险。

    只好托念奕安去京郊的平云庵,知会一声太后娘娘。

    若说为什么非要保护萧娘娘。

    我想,在我的意识里,和萧娘娘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可谓是我生命的净土。

    没想到的是就在隔日一早,太后娘娘乘着一辆朴素的马车,回了宫。

    速度之快,出我意料。

    宫里闻讯炸开了锅!所有妃嫔和女官,第一时间前往玄武门迎接太后娘娘。

    我在队列里瞧着,只见老太后年逾花甲,一头鹤发藏在僧帽里,并未剃度。穿着一身灰色僧袍。

    她手拿佛珠,被皇上亲手搀扶着下了车乘。精神尤好,腰杆挺拔。

    皇上扮演起乖顺:“母亲回来怎么不通知孩儿一声,孩儿理应亲自去接母亲还宫。”

    太后神色淡淡:“何须那些虚礼,近来思绪不宁,便打算回来住上一些时日。”

    淑妃与德妃立即涌了过去,一左一右馋着太后好生亲热。

    周贵妃和乌昭容默默跟在后头,一并围了太后移步嘉寿殿。

    太后离宫五年,嘉寿殿原样保持了五年。这突然回宫,内官局便立即调了曾经的老人回去伺候。

    次日得知,太后派人给几个太妃,包括萧娘娘在内,送了不少穿戴过去。算是向皇上宣告了态度。

    我听后心中乐悠悠。不由得口中哼着小曲儿,前去书房上值。

    到了御书房,见到北境王妃和恺恺县主来了。

    我默默,一边整理文书,一边听她们的谈话。

    淑妃关怀的为恺恺剥着干果:“听闻这丫头最喜欢吃果仁儿,来,淑娘娘替你去壳。”

    一边哄着县主,一边与王妃闲聊些家长里短。半天都是闲话。

    又聊到恺恺的婚事。

    王妃一副女大不中留的口气,“再过几日,便十五了。女子十五当行笄礼,到了定亲的年纪。妾和王爷通过气儿,这大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皇上往我这瞄了一下,眼神狡黠,对王妃说道:“兰羌王念家三子尚未婚配。家世地位,人品样貌,想是堪与恺恺相衬。”

    卧槽!打我奕安哥的主意。

    我心中立时疙瘩了起来。

    恺恺接过话说:“我记得那位哥哥,三年前咱们一同去灵州狩猎时候见过,很讲义气,也很勇敢。”然后她的眸子俄而一转:“不过,恺恺不懂男女之情,我和念三公子也并无情分。若是阿娘不提这事,我是如何想不起来的。”

    王妃拍了她的脑袋:“净是胡扯,圣人与为娘谈赐婚之事,你扯什么私情。”

    一巴掌把她的大小姐脾气打出来了,当即把干果摔在了地上。

    王妃本欲起身教训,淑妃急忙拦住,将恺恺带到自己的身边坐下,劝道:“孩子懂什么,王妃何必动肝火。”跟着口气轻快的说道:“听闻念家家教颇多,条条框框。咱们恺恺倒是在北境自由惯了的。一下子被拘束了去,只恐不适应。不妨考虑一下军武世家,本宫这儿也有一人选。

    淑妃看了一眼皇上,接着说道:“刚回京的太尉大人,膝下有一孙儿,年刚十七。性格爽朗,心量包容。最主要是太尉府在京城,日后能时常得见。”

    王妃脸上有点喜色,看看皇上又看看淑妃,说回府先与王爷商量,再作答复。

    遂携恺恺行了礼,退下了。

    人刚走,崔常侍抱着个正哭泣的小儿进来了

    我一看,这不是恺恺的幼弟么,他怎么在这。

    淑妃接过孩子,温柔哄着,然后请示皇上道:“那妾就带这孩子回宫了!”

    “去吧。过了这一阵,朕一定多多陪你。”

    二人相视一笑,恩爱满满。

    我愣住了,这是把人家家孩子掳到了宫里做人质?

    皇上悠哉哉的走近书桌,含笑道:“愣什么?是想问怎么回事?”

    我鼻息一叹:“圣人命我拿到王妃的手书笔迹,原来是做这个的……”

    他哈哈一笑:“是也!”

    他握拳抵在书桌上,吐口气道:“先支开李灈。再传王妃和县主进宫,声称讨论指婚之事。而后将模仿笔迹的假手书发到王府里,称太后娘娘想要看一看这侄儿,命乳母抱进宫来~”

    好吧我误会了,我还以为太后娘娘是专为萧娘娘回来的。原来是帮他儿子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