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点银烛 » 一百零二章 白骨还家

一百零二章 白骨还家

    挖出哥哥白骨的那一日,太阳格外的大。

    好似上天在用骤升的温度,来烤化阿爹心中那块寒冰。也许流多了汗,就会忘记流泪。

    西明寺忙碌的工地上,建筑材料堆的满处都是。那一块塔碑将设之处留有标记,几个工人正拿锄镐,一点点往下挖。

    我们围了一圈,瞧着原本平坦的土地,一点点的被刨成大洞。翻出的新鲜泥土是湿润的,堆在外面渐成小山。

    已经挖出一人高了,下面的工人喊道:“大人,并没见人骨,还继续挖吗?”

    阿爹看了看我,我连忙说道:“一定在这儿,接着挖,说了,是‘深埋’。”

    阿爹点头,朝下面喊到:“继续。”

    然后一锹一锹的土,接着往外飞。

    左相也附和:“菟儿素来有灵气,既然她说在,一定有她的道理。”

    姑姑笑嗤着:“只怕大家白白被她消遣了半日。”

    我噘起小嘴:“姑姑,您老是不信我。”

    她点了点我的鼻尖:“行,这次就看你的奇灵异说管不管用。”

    李成蕴又开始耍贱,他热的不行就蹲着挪过来,躲我的身影后头,叫我给他挡太阳。又素来多动,口中不停嚼着渍丁香,还递来两块给我。

    我不接:“才不要。”

    他揪了揪我的裙边儿道:“干嘛,前几天还当街救我,今儿个又变脸啦?”

    我弯下腰小声鄙夷他道:“哪个是为了你哦?还不是看在你爹的份儿上。”

    他坏笑:“你就承认了吧!在你一案哥哥那儿,你可没有这么勇敢。”

    “真是厚颜无耻……”我骂他一句。

    他迎难而上,又扯了扯我:“喂,我跟你说件事儿。”

    我不耐烦的看向他:“什么?”

    他站起来附耳对我说道:“我听说,你们凡家和念家,好像暗中真有婚约。不过~”

    我瞪大了眼,看着他的眼眸狡黠一闪,声音不由得放大了:“不过什么?”

    姑姑和相爷同时扭头。

    “来来来,你俩还是老规矩,离远些。”姑姑一把将我扯到旁边。

    相爷一扬胳膊,把李成蕴赶走了:“休得欺负菟儿!”

    大铁牛舅舅却嘿嘿嘿乐了:“这俩是欢喜冤家吧!”

    我愕然转头:“舅舅别乱说,他跟谁都这样。”

    李成蕴拉着长腔:“嘿——,你很恶劣嘛,竟损本公子清誉。”

    我嗤之以鼻笑着,还没来得及回怼,只听土坑里人声传来:“有了!有了!”

    我们呼啦一下子全涌了过去。

    从边缘儿往里看,坑深已挖了三米,近乎于两个我高。

    眼焦之中,一根刺眼的白骨躺在泥土之中,我一时间只觉眩晕。

    阿爹当即就跳落下去,徒手去扒土。

    我一瞬间就湿了眼眶。

    再小的土铲,在爹爹的心中,也是会伤到哥哥的吧……

    我欲要爬下去一起,被姑姑拦腰抱住,挣扎了两下就哭出了声。

    只有李成蕴这个破坏气氛的来了句:“你哭太早了!还没确定是谁的遗骨。”然后他和舅舅也扑簌簌跳了下去,一起用手开刨。

    我不忍看,不敢看,然而又忍不住去看。看两眼一扭头,难过的瞳影里,一副完整的骨架逐渐明显了。

    阿爹先端详头骨,叹口气酸着鼻子说:“是鹤儿。他练武的时候,不小心撞掉了半颗虎牙。”

    入土太久的人,原来每块骨头,是散开的。

    他们小心核对着每一块,与随从和工人们小心翼翼的请出,放在早已备妥的棺椁里。

    我说要近前看看,姑姑揽着我来到棺椁处,我扒着棺木往里头瞧。

    浮土之下,哥哥的骨头真白啊。一看就是少年的骨,埋在地下多年,依旧带着青春之气。他的牙齿很漂亮,极其整齐,牙质白亮。除了阿爹所说,右侧虎牙,断了那个牙尖尖。

    我不敢看眼窝那两个大洞洞,那里太黑了,一点生命的迹象也无。只剩两个,死亡。

    整个余生,再不相见的死亡。再也无我的死亡。

    ————

    我摩挲着棺木,像是在安抚着哥哥。

    还想多看几眼,感受与他意念上的连接。好通过他的骨知悉他的音容笑貌。但姑姑把我拖走了。她说,好了,再看,你该做噩梦了。

    我突然发现,姑姑对哥哥,完全是后妈的作风……

    阿爹的眼睛一直红着,擒着泪,在不经意处掉落一滴,悄悄掩去声色。我不知道这个铁铮铮的汉子,在此刻忍得有多辛苦。

    午时之前,哥哥的骸骨全部清出,搭上了诵经布,先挪回了家中。

    前番一别,再度归家,一隔十三载。

    翻箱倒柜从来都是我的特长。

    晚上在姑姑书房上写字课的时候,姑姑有事出去了一刻。

    我临时来了感觉,开始翻书架,本以为能找到好看的孤本。

    就凭着感觉一层层翻找。在最隐蔽处的那格,发现了一个精雕细琢的木匣子。

    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个保存妥当的画轴,系着小巧的络子。

    我拆开一卷,一看,惊讶了。

    画中是一个小姑娘,樱桃小口一点点,正骑在一个硕大的布老虎上。

    再看落款——“丙戌年白露日凡玉菟五岁龄纪。”

    是我!

    我刹时间激动了起来,连忙拆开其他的画轴。全部,全部是我。从出生到十四岁,这里就有着十三副。而最前的两幅,是合影。

    其中之一与我曾经的梦境重合。那个美好的女子怀中抱着只有四颗门牙的我,在花圃旁依依微笑。

    其余的十一幅,就只有我一个了。

    这是阿爹每年找画师,在我生辰之日画的留影,然后寄给姑姑的吧……所以才缺了旧年的十四岁周岁纪。因为那时候我在进京的路上。

    我正看的激动不已,姑姑轻步回来了,她见我乱翻当即说道:“我定找时机改一改你这不听话的性子。有没有三令五申,姑姑的东西不可以随便乱翻?”

    我以为拿到了姑姑是我亲生阿娘的证据,仍兴高采烈,看着姑姑直戳戳问道:“姑姑,你是我阿娘吗?”

    姑姑却一牵嘴角,柳眉倒竖,斥我道:“装好,搁回去!”

    姑姑的反应让我很是意外。

    我连忙把画轴卷好了,码顺了,物归原位。然后讪讪的坐回书桌旁。

    姑姑的怒色平静了下来,语气寻常的说道:“你和秋儿既是养在我房里,我自然是你们的母亲。如今,身边的大人们各个说我偏心,偏疼小的,忽视大的。怎么,你还于心不足,想要亲上加亲,打算把我独占去了不成?”

    我连忙哼唧道:“姑姑您莫听她们乱说,都是见不得别人开心,吃饱撑的,指手画脚别人的家事,撺掇别人教训孩子。”

    姑姑浅笑:“哦?那你的看法是?”

    我闪闪眸子:“姑姑何时忽视阿秋姐姐了?菟儿瞧着,姑姑对姐姐计议深远着呢。”

    我一转话音:“我也不是为了独占姑姑,到底阿秋姐姐和您相处的时间更长……只是,若姑姑不是菟儿亲生阿娘,怎么会对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念念不忘,留有如此多画像呢。”

    姑姑一刮我的鼻子道:“姑姑在家守孝那三年,光替你换尿布就不知有多少次!那时怀里抱着个咿咿呀呀的你,只觉得是亲生的。回来宫里,免不得时常想念,就每年讨来一张画像,瞧瞧小菟儿长什么样了。”

    我还是不愿相信,“那您说,县令夫人何时去世的?”

    姑姑一点我的脑袋:“这也能忘?你刚出世两个月,夫人犯了喘疾去的。”

    我把下巴搁在书桌上,默默说:“原来这样啊……”

    姑姑将毛笔递给我:“来,继续写字。”

    又一次的试探被驳回,然我心中依旧觉得,这不是答案。

    作为一个直觉极其敏感的人,我相信我的判断。

    翌日听见了两件稀罕事。

    张采女经过了三天的诊治,居然保住了胎儿。现在只闭门不出在鹤羽宫将养,有专属女医全天候陪护。

    闻听此事,只觉荒谬。甘露殿今日还有些血腥气,其落胎之兆搞得满城风雨,现在说没事就没事,玩变戏法呀!

    而另一件,佛光寺何总管升官了!详细来说,是把这个总管一职,平地抬了一级。原封不动从六品成了五品。

    还是由皇上直接提拔的……

    皇上原意是,国寺将设,大兴佛法,以遏制道家邪风。故,与佛寺相应一切之事物,皆需擢升地位,以示庄严。

    这顿骚操作啊。

    甘露殿宫女小树,相声表演艺术家那位,见了我就撇嘴说道:“小菟你有所不知,昨日值夜的宫女们说,耶伽老和尚给圣人呈上一套全新的经书,说是天竺来的,博士们刚刚翻译成汉文,据说翻译的甚是圆满。圣人欢喜的不行!”

    好吧,耶伽老和尚呈送经书,紧跟着何总管提官位,这很清楚了。这一僧人一女官干净不了啊。

    我问道:“那经书叫什么名字?”

    小树转转眸子,挠了挠额头:“叫……华什么经……华严经……”

    哟,是《华严经》啊!

    专教世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的华严。

    这时鹿呦鸣笑咪咪的凑过来了,传到了一跳消息——“方才圣人与淑妃娘娘商定,端午祭当天举行一场活动——为新经书‘华严’征一条开经偈。办一场开经偈大赛。开经偈你知道吧?就是一首诗。像是小说的题记那样,放在经书首页。届时由十位大学士做评委,成功入选者,有大赏!就算只拿了前十名,也是各赏银五两。”

    听到有钱拿,马上又围过来几人。

    小树兴奋的问在哪儿报名,鹿呦鸣说,等下跟我一起去。

    我笑了一声:“鹿常侍对自己的诗才这么有把握呀!”

    他佯装瞪我一眼:“怎么了?鹿公公我就不能作诗了?圣人说了,谁都可报名一比!奔着份大赏,当然要试试。”

    我手指抠着下巴窃笑。又问他:“现在都有谁报名了?”

    鹿呦鸣摇头晃脑,神色伶俐的说:“身份贵重的娘娘和女官们、公公们,自然不会参加了,总得保持仪态啊。目前有几个想在圣人面前露脸的才人美人。其他就是咱们这些人了。说到底,这更像是一出大戏供大家伙乐乐。如果参赛者出不来一首妥当的,那么开经偈自然由耶伽法师和大学士们拟定了。”

    我嘁了一声:“就耶伽法师?他的腹中怕不是诗书,而是一大盘卤下水。”

    大伙听声哄堂大笑。

    鹿呦鸣笑道:“好了,我是回来通知你们一声,有没有跟我一起去报名儿的?”

    她们唧唧喳喳:“在哪儿报名?”

    “这场仪典是淑妃娘娘主持,她已派人在佛光寺门口设了报名处。”

    “好啊,一起一起。”

    两三个胆大的拥着鹿呦鸣就往外走。

    我脚底发痒,略想了想。

    不妨,我也去凑凑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