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不为雪恨 » 第四十九章 雇工上船

第四十九章 雇工上船

    霍海刚跟着贾庭发上到二楼,虽然是临时办公地点,但豪华装修程度一点不含糊。贾庭发让座,霍海刚坐到宽大的沙发上。女工作人员送来一杯茶水。

    贾庭发叼上烟斗,吐出一缕青烟,坐到霍海刚对面的单人沙发上,说:“海刚,你今天能来找我,我感到很高兴。毕竟是大学校门出来的人,处事有章法。”

    霍海刚心里有些发慌,贾庭发虽然是赞扬他遵守章法,但他感觉处理父亲后事还是草率不周。多亏无意中跟贾庭发见面了,否则,人家找上门性质就变了。

    霍海刚谦恭地说:“谢谢二叔!父亲租船的协议我没有找到,按照条款规定办。我完全接受。”

    贾庭发给秘书打电话,让他把霍风青租船协议找出来,马上送到售楼处。

    不到一刻钟,秘书把租船协议书送过来。霍海刚看到父亲签的歪歪扭扭的名字,重重的拇指手印,他眼眶湿润了。霍海刚看到违约赔偿条款,船只毁坏赔偿船造价的50%。在标的物条款中,这只船造价是十二万元。

    霍海刚已经清楚,船只整个报废,而且不是不可抗力的原因。赔偿全部损失,不容争辩。扣除折旧部分,这条船也要十万元。

    霍海刚叹出一口气,说:“二叔,按照合同条款办,全额赔偿,我没有意见!”

    贾庭发摆摆手,说:“啊,这里还有折旧。虽然合同上没有写明船只折旧后的价值,但我也不能在此装糊涂啊!这样吧,你父亲这两年运气不错,赚了点钱。可供你和你妹妹两人上大学,又盖房子给你哥娶媳妇,手里也不会有多少钱了。你现在不用给我现金,给我打个欠条。以后你们手里有钱了,再还给我。”

    霍海刚感激地说“二叔对我们家的帮助,我铭记在心!”

    霍海刚写了欠条,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从此,霍海刚背上八万元的债务。

    霍海刚从售楼处出来,站在繁华的大街上感到茫然。他犹豫要不要让母亲离开仙人岛村?他要带走海蛋儿,妹妹又不能辞掉工作回来陪伴母亲,把母亲一人留在村里,他们又怎能放心。

    霍海刚仅有几万元钱,还要做生意,给母亲买一个二手房,所剩无几。手头拮据,无本钱做生意。不走进商业圈,他就接触不上商业人士,那么,他无法了解父亲和大哥是为什么被害的,他就无法报仇。

    霍海刚回到家里,把情况告诉了霍海霞。家里有了八万元债务不说,这个债务迟早要还的。霍海霞理解哥哥的心情,说:

    “二哥,这样吧。家里的几个钱,你拿去做生意。妈留在村里住吧。我回来陪妈。”

    霍海刚心事重重地说:“我要把海蛋儿带走,妈自己在家,咱俩能放心吗?”

    霍海霞说:“二哥,我可以辞掉省城的工作回来陪妈。可我回来不能在家待着什么不做。我想在县城找个学校当老师,实在进不去县城学校,在村子里的学校当个老师也行。但这要托关系才能办成。”

    霍海刚说:“这是个办法,可你不能回村里当老师。你到村里的学校,这辈子就别想出去了。将来结婚成家怎么办?要回来就到县城哪个学校去当老师,把妈接到县城居住也是不错的选择。”

    霍海霞想了想,说:”二哥,你回到海澜市做生意,还没有方向干什么,手里的钱也不多。还是先不要把海蛋儿领走,让他在家陪妈。等你生意有了眉目,需要人手的时候,海蛋儿去你身边。海蛋儿还是小不大懂事,在你身边牵涉精力。”

    霍海刚把海蛋儿叫过来,说:“三弟,原来想让妈进城居住,你跟我走。现在情况有变,妈还留在村里住,你留在家里陪妈生活。我和你姐姐总不能在家里陪着你们,但会经常回来的。家里的几亩地要种,你要学着会种地,听妈的话。不要总往海边跑,记住没有?”

    海蛋儿看着霍海刚,又看眼霍海霞,显得很高兴,说:“不离开村子就好!我知道了,你俩放心吧!”

    霍海刚给家里留下三千元钱,作为母亲和海蛋儿的生活费。第二天便和霍海霞回城了。

    苏淑兰也高兴,要她离开村子进城居住,她满心不愿意。可看到儿女一片苦心,又不能说什么。留下海蛋儿和她继续在渔村生活,她心情总算敞亮起来。

    海蛋儿在家里呆不住,几亩地里栽的桃树和十几颗苹果树,霍风青活的时候,也没有精心侍弄,长势一般。正是苹果生长的时候,需要打农药。苏淑兰和海蛋儿在果园里打药。苏淑兰做过农活,多年有病也不做了,现在领着儿子做,也是感到很生疏。

    半上午,娘俩累了坐在地头歇息。杨家的大儿子杨万和骑着自行车,往镇子里去。看到苏淑兰领着儿子在果园里打药,从自行车上跳下来。

    “大婶,你能干农活?”杨万和看眼海蛋儿,一个村子住,却第一次看到霍家捡来的孩子,长这么大了。

    苏淑兰没有认出杨万和,但不陌生,知道是村里的人。年龄跟她大儿子霍海龙相仿,便问:“你是谁家的?”

    杨万和笑着说:“我是杨老八家的老大,跟你家海龙在村小学还是同学呢。”

    苏淑兰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勉强笑着说:“是杨大哥家的老大啊,你这是去镇上?”

    杨万和应酬道,眼睛没离开海蛋儿。这小子长得膀大腰圆,是个上船的好劳力。杨万和和蔼地说:

    “大婶,你家果园没有侍弄必要了,一看这枝头上小果,就知道秋天不会有好收成的。我看你领着老儿子也不容易,你家二弟和妹妹又在城里,这果园承包给我吧,每年不管下多少果,我保底给你家两千元。如果苹果价高,我再给你加钱!你看怎么样?”

    苏淑兰诧异地说:“你干嘛要做赔本的事?是可怜我这孤儿寡母的?”

    杨万和笑了:“大婶还知道我做赔本的事!这么说吧,我不会无缘无故地做赔本的事,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苏淑兰惊慌地问:“你有什么事需要我答应的?”

    杨万和蹲下身,拍着坐在草坡上的海蛋儿肩头,说:“我这个弟弟体格这么好,可以上船啊!我的船正要找个船员,我也不去镇上找了,让他跟我上船吧。我家的船不出远海,就在附近海域转悠,每天都回港。一个月给八百元,大婶你看怎么样?”

    苏淑兰叹口气,说:“你这孩子心眼好使啊!几棵苹果树,一年给这么多钱,孩子上船又给开这么多工资,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可是,海蛋儿小啊,虽然长的个头大,但不会做活。你大叔活的时候出海,海蛋儿跟着出去玩,在船上什么活都不干。他跟你出海,可不是玩,活干不了,别耽误你们打鱼啊!”

    杨万和还没说话,海蛋儿抢险说话了:“妈,我能干活,我上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