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牛牛慢读穷查理宝典 » 慢读《穷查理宝典》365/190 芒格的学习笔记

慢读《穷查理宝典》365/190 芒格的学习笔记

    今天分享的,是芒格重读第四讲《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的总结,算得上是他自己的学习笔记了。

    通常而言,芒格会用

    “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一个字也不想改动”

    来评论,但是针对第四讲,芒格重新补充的这些信息,无异于一个非常详细的导读。

    这个导读,源自

    1、听众的真实反馈:大多数听过的人都无法理解,和

    2、相应的行动

    001聪明、仰慕芒格的人慢慢阅读这次演讲的文字稿

    002连读两次

    003感到有点困惑,然后就放弃了

    如果你是芒格,你会选择怎么做?

    无视:“听不懂?肯定是你的问题。”

    改正:重写一遍,把长篇大论改为一次讲透一个点;把书籍内容的排版按照逻辑来重新组合

    补充:写个导读,告诉读者如何读更有帮助

    显然,这个打造万亿市值企业的案例,是个芒格在书里反复强调的那种lollapalooza效应相关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复杂案例。

    虽然这是个“马后炮”般的总结,但是对于我们综合应用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来解决复杂问题很有启发。

    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一讲应该放到最后,类似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里,先把重要的思维模型讲一遍,再说自己是如何综合应用这些思维模型的。

    但最后,在《穷查理宝典》再版时,芒格还是保留了原来的顺序,而不是把他自创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放到这一讲的前面。

    不过,芒格也说了自己保留这种“教学缺陷”的原因——他整理了个检查清单。

    反过来想,芒格这种所谓的教学缺陷,也带给了愿意长时间细致阅读《穷查理宝典》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

    怎么说呢?

    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大卸八块,让“六经注我”,根据正常或者方便理解的逻辑重组这本书,对于困惑如何阅读《穷查理宝典》的人而言,这个努力是有价值的。

    某种意义上讲,我自己在做的,就是把书里的智慧宝石一颗颗地找出来,至于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把它们串起来,那就得看你自己的偏好了。

    啥?你还需要放在皇冠顶上那颗blingbling的大钻石?

    ——自己磨一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