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虫何而来 » 四十一、温柔殖民(3)

四十一、温柔殖民(3)

    自金属生命体发现“王者之星”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千年。东半球的商已经灭亡了几十年,取而代之的是周,西半球的迈锡尼也完蛋了百十年,如今统领着爱琴海一带的王国叫做希腊。

    在这一千年间,金属生命体把“王者之星”的里里外外,碳基生命的形形色色,季节气候的朝朝暮暮,吃喝拉撒的点点滴滴,无不弄得明明白白,唯独对虫子们的思维,及与之关联的政治、社会、人文等精神层面现象仍懵懵懂懂,但它们相信要弄懂这些东西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对“王者之星”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了解越深,金属生命体就越觉得这个太阳系不像是普通的恒星系统,倒像是一个星系级实验室,“王者之星”在虫子诞生之前就已经有过好几批实验品,而虫子不过是这些实验品之一。

    它们这些感觉并非毫无由来。

    太阳系是个一恒八行的系统,稳定性极高,“王者之星”正处于该系统适居带。金属生命体计算过,“王者之星”的质量和密度仿佛是被精心设计过一样,因为只要稍高或稍低一些,它都不会在当前这个位置,行星上也不会存在任何碳基生命。

    此外,“王者之星”对日距离在系内排第三,前有“铜星”(水星)与“铁星”(金星)为它阻挡大量日冕抛射物质,后有“金星”(火星)、“铂星”(木星)、“铝星”(土星)、“锡星”(天王星)、“铬星”(海王者),以及由无数陨石和外“铬星”行星组成的隔离带(柯伊柏带),保护它免受系外天体的侵袭。

    最不可思议的是“王者之星”拥有一颗相对大得离谱的卫星——“银卫”(月球),它的体积是“王者之星”的1/49,质量是1/81,而太阳系中最大的“铂星”(木星),它最大一颗卫星的体积仅仅是它的1/18832,而质量只有1/12821。相比之下,“银卫”简直大得不像话,仅凭“王者之星”的质量和引力,又怎可能自然捕获如此巨大的卫星?要说“银卫”是从“王者之星”分裂出去的也不可能,因为“银卫”上的岩石表明,它与“王者之星”没有半点子母关系。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银卫”是被人为刻意放在那里用来保护“王者之星”的。

    金属生命体从未见过类似的系统,“王者之星”给它们的感觉就像一个备受保护的孩子,其余七大行星就像它的父母长辈,“银卫”就像一条忠勇的户主犬,隔离带就像家门外的围栏,把它保护得严严实实。

    然后就是“王者之星”的生态系统。金属生命体相信,只要仔细拆解过一次“王者之星”的生态系统,任谁都会得出“这玩意儿怎么看都不像是自然而成”的结论。

    从参与到生态循环分工的生物来看,“王者之星”的生态拥有负责将恒星能量合成为有机物的生产者(泛指各种植物),也有负责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能量,从而达到能量循环再用目的的分解者(泛指各种腐生细菌、真菌及腐生生物),还有负责加速生态循环,就像生态催化剂一样的消费者(泛指各种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寄生细菌及真菌)。它们参与到生态循环的分工中,就像一台大型设备的各个的部件,环环相扣,各尽其职,并由此构成庞杂的食物链网,俨然一部巧夺天工的精密机械。如果说这是自然而成的,那“无机生命”号也可以是自然而成的。

    其次,就是“王者之星”的生态环境与整个宇宙空间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宇宙真空、冰冷、死寂、浩瀚无垠,而“王者之星”温暖、吵杂、绚丽多彩、生机盎然,那种感觉就好像在汪洋深处燃烧着一团火焰,谁敢说这团海中之焰是自然而成的。相比之下,金属生命体母星的生态才像是宇宙中应有的自然产物。

    “[宏观地说,‘王者之星’富足,美丽,安稳,还被保护得很好,生怕它受到一丝半点的伤害,]”圆柱体如此描述道,“[仿佛就是三棱锥之前搞的那个‘天堂之国’的放大版。]”

    金属生命体开始担心它们是否闯进了另一个更高等的第三方文明的实验室。然而,如果存在着所谓的第三方文明,它们理应会干预金属生命体对“王者之星”的所作所为,试问谁会容忍其他人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乱搞。但金属生命体造访太阳系已整整一千年,至今仍未发现其他文明的干预,那么只能解释根本不存在着什么第三方文明。

    除非,这个第三方文明把金属生命体也当成是实验的一部分。

    然而不管怎样,金属生命体也不会停止“温柔殖民”计划,毕竟这是它们唯一的出路。

    “无限仿生”仍在不疾不徐地进行着。那些被金属生命体从“王者之星”带到“起源之地”的生物正过着与“王者之星”差异不大的生活,除非它们学会怀疑为什么这个地方脚下是陆地,头上也是陆地,否则它们不会感觉到有什么古怪。

    它们繁衍的后代大概会理所当然地把“起源之地”看成是世界的样子,浑然不知“起源之地”外面是无边无际的太空。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所思源自所见,看不见就想不到。然而致密体却非常好奇,它想如果将虫子带到“起源之地”上生活,他们又会有什么思想和行为,又会显现出哪些特征?

    它这个想法同样引起了其它金属生命体的兴趣,于是决定在“起源之地”的基础上,再建造一个类似的生态系统,“起源之地”仍用来做金属与碳氢化合生命的实验,另一个则供虫子们生活,以观察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有过“起源之地”的建造经验,第二个生态系统仅仅只用了百年时间便已完成。为了方便区分,致密体将之前的“起源之地”改名为“起源之地初”,而新建的生态系统则相对应地命名为“起源之地二”。两者分别简称为“起源初”和“起源二”。

    “起源二”叠建在“起源初”的圆面上,半径、周长均与“起源初”一致,就是桶高高出了十倍(即100千米),因此它的内壁面积也是“起源初”的十倍,即20000平方千米。这几乎是周朝一方王侯的领地,虫子在里面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供生活和探索。

    与“起源初”模仿“王者之星”热带生态环境不同,“起源二”模仿的是温带平原环境,各项生态参数基本来自周朝国都洛邑(河南洛阳)一带。

    它的模拟太阳不再处于圆桶的中心,而是会根据“王者之星”日照面的时间规律,在圆桶的圆心轴之间反复运动。此外,金属生命体还为“起源二”增加了模拟月亮。当模拟太阳从一侧内圆面沿着100千米的圆心轴运行到另一侧内圆面后,它会暂时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模拟月亮启动,并依着模拟太阳的运行轨道在“起源二”的“天空”中划过,在模拟月亮运行的过程中,模拟太阳会悄悄回到轨道的起始点,待模拟月亮关闭之后重新启动,新一轮日出又再升起。

    这样一来,“起源二”不仅模拟了日出日落,还避免了“阳光”直射在内壁的情况,使之气候更接近“王者之星”的温带地区。

    金属生命体还计划如果有需要,可以打通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墙壁——也就是隔开“起源初”与“起源二”的圆面——使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

    十年之后,金属生命体先后从“王者之星”掳来不同种族的男女共计两百人,及各种温带动植物、细菌、微生物等,让“起源二”基本动作起来。

    为了方便记录实验数据,致密体根据两百名虫子的种族文化一一取了实验代号,其中大多来自虫子的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

    立方体开玩笑地说:“[这帮虫子是如此的幸运。他们在这里的经历,将会令他们的实验代号的那个人物所经历的事情黯然失色。他们是第一批最接近知识根源的虫子,尽管他们并不知晓,但这无碍他们成为虫子中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