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国家崛起系统之喀山汗国 » 第五卷 第二十七章:剿!

第五卷 第二十七章:剿!

    1507年4月4日,喀山征南第二第五万户军接到调令,向东方进发,目标成吉图拉!

    原来,伊尔哈木已然是接到了消息。

    巴拉早在成吉图拉与各商人交流的过程中,就找到了一个有喀山官方背景的商人,这个商人是喀山官方贸易家族,屈尔萨维家族的一员,名为海比尔·屈尔萨维。海比尔趁着与巴拉交谈的间隙,利用其在马车内交谈的几分钟,获得了情报。

    随后又将情报不断的转手,最终送到了皇帝的手里。

    喀山帝国如今有三大贸易家族,来经营全国的主要贸易。

    北面,有马尔卡尼家族在莫斯科公国进行间谍贸易活动,明面上截留在莫斯科的贸易能力,暗地里不断收集关于莫斯科的各种信息。

    南面,有尼格买提家族,这个家族主要经营高加索山南北的贸易,将高加索山南的贸易能力转移到高加索山北。

    而第三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就是屈尔萨维家族,屈尔萨维家族帮助帝国经营着东方至喀山的贸易,将东西方的财富尽可能留在喀山,乃是全国最大的贸易家族,来自大明的茶叶、瓷器以及丝绸,还有从西方运送至东方的玻璃,多多少少都要经过屈尔萨维家族的手。

    他们的操作让大明与欧洲的货物绕过奥斯曼高税的盘剥,使喀山和欧洲各国都因此获利,自然也让屈尔萨维家族以及其附属小宗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今,在喀山与大明的情报对抗中,屈尔萨维家族更是一个巨大助力。当喀山情报网络在成吉图拉节节败退的时候,屈尔萨维家族的势力却是遍布整个成吉图拉,代替御林卫完成了许多行动。

    五月,征南第二、第五万户军行军至乌兹别克汗国领地的佘克图与托卡拉两县境内,下一步便要进攻盘踞阿尔钦至钦察一带的部落叛军势力。

    六月初,征南第二、第五万户军抵达阿尔钦大草原,不论是不是叛军,抓住就打,打到其投降。

    6月20日,叛军首领终于坐不住了,组织了一支两万四千人马的大军团,以图抵抗喀山军队的扫荡行动。

    因为叛军的补给大多都来源与阿尔钦其它部族,喀山军的到来使叛军一半以上的收入都化为了乌有。

    喀山军方面巴不得让他们凑在一起呢。

    于是众望所归下,喀山军与乌兹别克的部落叛军在阿尔钦大草原上列开堂堂之阵,进行了决战。

    决战的结果是毫无悬念的,喀山一方获得了碾压般的胜利。

    本来,在草原上,骑兵应该更具有优势,由于没有地形的掩护,喀山方面的炮兵应该更容易被突击才对。

    然而叛军的骑兵根本连喀山方面的步枪枪阵都难以突破。

    转轮打火枪与长矛方阵的配合简直是古代战阵的致命克星,乌兹别克的重骑兵往往杀到一半路程就出现了一半的减员,要么是阵型溃散,要么是冲到近前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冲击方阵本身。

    此时重骑兵身上的重甲反倒成了冲击的阻碍,而转用轻骑兵,则又不敌四响龙鸣骑兵。

    最终,乌兹别克的叛军全部移交乌兹别克政府军,使大明操控一支乌兹别克的计划失败。

    也避免了乌兹别克过早的受大明影响。

    然而天朝就是天朝,纵使没有乌兹别克叛军的帮助,大明也已经攻陷了察合台与叶尔羌的大部分领地,察合台汗与叶尔羌汗被打得只能抱头鼠窜,在咖什噶尔瑟瑟发抖。

    不过,无论如何,大明的西进也就到这一步了,只要察合台还有退路,那么就绝不会被大明一举吞没,就算是大明每战都割一点地,那么等大明打到乌兹别克的时候,喀山的势力恐怕已经伸到法兰西去了。

    战略时间,是宝贵的。

    另外一面,喀山并未放弃对西伯尔的开发,仍然在向东方不断的挺进。意在将无主之地都纳入囊中,获取取之不尽的毛皮和原料,如果能发现盐矿还有铁矿,那就赚大了。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何要用西伯尔一词,通常来讲,现代人都会用西伯利亚一词来指代乌拉尔山至勘察加半岛中间的广大区域。

    在众多的解释中,很多人会认为,西伯利亚是鞑靼语“沉睡之地”的意思。

    甚至言之凿凿给出了拼写:“Сибирын”,其词根被标注为“Сиб”并为其解释为“沉睡”的意思。

    然而,“Сиб”一词在整个突厥语族的范围内,不论在西边的鞑靼语中还是在东边的哈萨克语中,再或者是北面的喀山语,南面的土耳其语中,都是“同胞”的意思。

    所以,“沉睡之地”的翻译是一个谣传。

    我们可以追溯至这个单词的最早源流,即俄语。俄语中西伯利亚一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大概率是表意,即“Сибир”,而在最后的“н”,极有可能是和“ы”组成“ын”用来表示某某之地的意思。

    所以,去除“ын”,我们便得到了一个西伯利亚可能的俄语词根,即“Сибир”,就是“西伯尔”。

    所以西伯利亚汗,实际上可能是西伯尔汗。

    西伯利亚,极有可能是西伯尔大地。

    至于西伯尔是什么意思?大脑简单的运动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读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蒙古源头的某一个古老民族。

    这就说得通了。

    那么也就是说,喀山人并不是在“殖民”西伯尔,而是在“重夺”西伯尔。

    广大西伯尔地区的土著居民们,原本就是与喀山人同宗同源的失落远亲!

    喀山人对广大的西伯尔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同样的论述在伊尔哈木的宫廷里讨论了数个日夜,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随着理论的充实,喀山的殖民队开始向下一个地区——纳里木,进发而去。

    不过现在,殖民队和征东将军府所背负的,就不再是屠杀原住民的愧疚和惭愧了,而是收复故土和展现帝国荣光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