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尘海诡梦 » 归返

归返

    底下村民山呼海啸地响应着李不知,仿佛眼下李不知才是村老似的。

    麻衣道姑眼见此景,居然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玩弄人心……”

    李不知可不是聋子。他一边朝下面的村民挥手,一边也小声地回应着道姑:

    “道长谬赞,谬赞了。”

    说我玩弄人心?!

    这道姑居然有些仗义执言的味道!看来,她也并不像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么冷漠和功利。

    可惜,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不知当然可以不玩弄人心,直接把当年参与烧他的人全揪出来杀个干净,这样倒确实快意恩仇了。

    可然后呢?

    杀了他们,自己父母的心情就会变好了吗?生活就会变得愉快了吗?

    恰恰相反!从此以后,哪怕父母回到村子里,也会因为这庞大杀孽而恐惧不已,村民们更是会像躲瘟神一样躲着这两个带来杀星的人!

    自己如今这一番操作,既可以让父母心安理得地回家,又可以让村民们从此尊敬善待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这还只是从最功利的角度上看。而李不知的发言虽然有功利层次的考量,但却也句句合乎情理,皆是他心中真实想法!

    他的确敬佩村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也的确认为村民们不过也只是被大势所裹挟,并不觉得当年之事谁有什么过错!

    他不希望十五年前的恩怨纠葛直到现在都还要延续下去!

    这一定也是此时李不知父母所想——他们已不想再深究是非,只求回来过一个安稳的生活。

    并非忘却,更非宽恕,仅仅只是不再囿于过往,向前迈进而已。

    气量容川,心胸似海!此乃山河天尊之格局!

    这不是什么玩弄人心,而正是李不知入世整整两百年的人格魅力与立身之本!

    只能说,小姑娘,你道行太浅。

    你还没法像那村老一样,穿越人心的重重阴霾,从中找到那个最艰难但是却最正确的选择,并以九死不悔的信念坚持下去。

    李不知并没有把这番话对道姑说出口。

    知易行难,让这小姑娘自己悟去吧。

    你喊我小傻子,我叫你小姑娘,这很公平。

    毕竟我前世也堪堪活了两百年,可能正好比你大一点点?

    在随后的攀谈里,李不知才知道原来村老叫李鹿,他儿子叫李坡,倒是也延续了永乐乡起名随便的传统。

    或者说,乡野粗人不通文墨,都是这样的。

    前世李不知的原名叫李垄。听着还行,实际上……

    是因为他老娘是在搁田垄边干活的时候把他生出来的,就直接给他取的这个名……

    想想大哥王不诺的原名叫王负,二哥姒不平的原名叫姒尘,尤其三哥孤不野那厮的原名居然叫孤云流!反正个个都比自己的李垄有文化。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说笑之语。

    李不知怎会看不起自己李垄这个原名?他本就是在乡野粗人的辛勤支持下才能有后来天尊的成就,可不能忘根。

    胡思乱想地赶着路,不一会,自己、麻衣道姑以及身后的一大群村民便已瞧见李富跟李芸的身影。

    眼见村民们前呼后拥地朝他们压过来,夫妻俩不免还是有些忐忑。

    李富咽了下口水,李芸则紧紧抓住了李富的衣角。

    令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李坡居然一上来就痛哭流涕地朝他俩跪下,使劲磕着头:

    “大哥、大嫂哇!我李坡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你们哇!我是真的该死,真的该死……”

    更让他们震惊的,还是接下来李鹿竟也拖着他那副衰朽的躯体向他们夫妇深鞠一躬,拱手道:

    “老夫和坡娃都有罪,让你们两口子十五年来受苦了……”

    要知道,以李鹿在大椿乡如此德高望重的资历,居然向两个小辈行大礼道歉,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无比卑微与诚恳了。

    夫妻俩本来多少还是心存芥蒂,可是见李羊父子姿态已经做得如此之低,这点芥蒂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他们身为农家最朴素的观念。

    就像李不知之前说的,他们只希望让他们十五年来的苦难能够得到村民们的认可,重新回到村子里。

    既然这点希望现在看样子已经达成,冤冤相报什么的,就免了吧。

    夫妻俩对视一眼,叹了口气,眼神中尽是释然。

    李富上前搀扶住了李鹿,而李芸则连忙把李坡拉起来,拭了拭他脸上的泪水,道:

    “村老,小坡,你们言重了……

    “十五年前的事也算是阴差阳错,我跟孩他爹并不打算追究。

    “我们只想……”

    李芸此言刚一出口,一旁的村民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聒噪起来了:

    “那肯定那肯定!你们老房子现在遭李牛占起的,那两亩地当时是边边几家一起分了,莫慌!等你们回去了全部都还给你们!”

    “……李牛说不但要还屋子,还要送你们家一头小牛犊……”

    “我家那些锄头、叉叉、棒棒啥子的,你们尽管借起去用!随便啥子时候还!”

    “我们商量好了,每家每户都给你们凑点粮食出来,迟怕够你们吃个三五个月的……”

    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这分明就是他们夫妻俩整整十五年里每天都在苦等的景象!

    他们日思夜想、朝思暮盼……捱了十五年,今天总算是看到它了!总算是看到它了!

    李芸的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而李富的眼眶也红红的。两人不约而同地握住了对方的双手,十指紧紧相扣……

    “孩他爹……呜呜……我们熬出来了,我们熬出来了……”

    “是啊,我们终于熬出来了。”

    谁知一旁的老大娘不合时宜地打断了夫妻俩的温情:

    “啧啧啧……不容易啊……

    “不过两口子这十五年硬是熬出正果来了!熬出来一个好大儿!”

    李富和李芸听闻此言,不禁莞尔一笑,李芸柔声道:

    “是呀,我们家知儿开窍过后可好了……”

    老大娘连连摇头,两颊下坠的皮肉都快被她甩飞了:

    “哪止,哪止哦!

    “你们还不晓得,这件事情能办得这么巴适,全是靠了你们那好大儿!”

    夫妻俩愣住了。

    他们眼见自己重新得到接纳和认可,太过激动,竟然忘了思考中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听老大娘所言,居然是他们的孩子李不知撮合出来的?

    旁边另外一位年轻点的妇女适时地补充道:

    “对头哦!本来老李头给你们屋娃娃验完身,村头父老晓得他当年把全村都豁(骗)了的时候,硬是遭气惨了!

    “越说越气,就要把老李头烧死哩!”

    李芸惊恐地捂住了嘴:

    “这么恼火啊?

    “其实我们两口子只是想回来,根本没有想过要把村老怎么样……”

    妇女看着不远处正熟络地与村妇们攀谈的李不知,眼睛里面星星都要出来了:

    “这不就全靠你们屋头那个娃娃了噻!

    “莫看他只有十五岁还是刚刚才开窍,不晓得好明事理、懂是非,好会说话!

    “他站在李家岗那上头一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莫说怪罪老李头,简直把那老李头捧上了天,夸成了我们村的大英雄!

    “说得非只老李头他两爷子对你们屋感恩戴德,连我都遭他说得哭稀流了!

    “老李头他两爷子之所以对你们这么诚恳地道歉,我们村里人之所以争先恐后地来接你们,都是靠你们那好大儿一张嘴说出来的!

    “哎哟,我屋头那个李三柱但凡有你们家李不知一半聪明,也不至于天天遭我日决(骂)……”

    李鹿听了妇女那暗讽自己的描述,非但没有驳斥,反倒小鸡啄米似的不断点头:

    “对头!对头!你们十五年熬出来个这么聪明的娃儿,不单单是你们一家的福气,更是我们整个大椿乡的福气!

    “你们给村头立大功了!”

    听到这里,李芸再也忍耐不住,赶紧朝着李不知的方向招手:

    “知儿!快过来!到爹娘这边来!”

    李不知见状,急忙对自己四周的七大姑八大姨拱拱手:

    “各位姐姐些,我娘在那边唤我了,我们等哈儿再摆(说)。”

    随后好不容易脱离了她们的魔掌。

    看到一路小跑过来的李不知,李芸冲上去一把就紧紧抱住了他:

    “知儿……我的知儿……

    “谢谢你……谢谢你……

    “娘真的好谢谢你……”

    李富也使劲拍着李不知的脑袋,拍得李不知脑瓜子嗡嗡的。

    “好!好!好!好!好!”

    他不住地大声重复这个字,仿佛是把他毕生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这个字里面似的。

    过了一会,李富发觉一直重复这个字好像有些尴尬,于是索性把李不知娘俩都抱在怀里,仰天大吼道:

    “你们看到!你们都看到!

    “这是李不知!是我李富跟芸儿的儿子!是我李富跟芸儿的儿子!

    “他一开窍就这么聪明!比我见过所有的娃娃都要聪明!

    “我们……我们……”

    李富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起来。

    “我们都没咋个教过他……没咋个教过他……”

    李不知只是淡淡一笑。

    “爹,娘,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

    “也是你们应得的。”

    夕阳西下,熏风暖人。

    大椿乡今天双喜临门,非但哦姥这个萦绕村民们心中整整几十年的梦魇被除,还迎回来了李不知一家人。

    如此盛事,自当大操大办,大飱全村。

    于是今夜家家开灶做宴,李牛一狠心宰了一直养着的两头老牛,其余村民也把打猎来珍藏的兔子獐子尽数取出……

    李鹿更是抬出一坛平时作法驱邪才舍得用的醪糟酒。大伙可谓都是为庆祝而下了血本。

    望着桌上腊肉、野菜、茭瓜、扁豆、萝卜的群英荟萃,再看看席间开怀大笑、推杯换盏的男女老少,李不知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永乐乡一般。

    一样的喧闹,一样的欢腾……

    忽然,耳边传来的不老不少的难听声音搅乱了李不知的回忆,让他皱起眉头:

    “如此热情淳朴,倒是与先前扬言要烧死村老那般暴民作态截然相反。”

    李不知哼哧一笑,差点被嘴里的茭瓜给呛到了。

    他本以为这麻衣道姑是个看破红尘的出世高人,结果现在看来,怎么还有点愤世嫉俗呢!

    不过道姑主动向李不知搭话倒是稀奇。

    大概是见李不知先前“玩弄人心”得厉害,好像有点人间心得,想听听他的看法吧?

    李不知也没有端着,他可不会放过任何与道姑交流套话的机会。

    于是他使劲吞下茭瓜,思索了一会,故作深沉地开口道:

    “人心中的善恶,并不绝对。

    “世道会助益人心向善,也会滋长人心朝恶!

    “在十五年前的真相大白那一刻起,村民们心中便存有了脱罪自保的恶。

    “这恶又被这痴愚的世道所无限放大——

    “他们既分辨不清此事实乃造化弄人,根本无人有罪。

    “即使有罪,他们也并不知道群体之罪须得仔细明断、分清主次之责,只是朴素地觉得参与了一场杀人的罪,就必须以自己的命来偿。

    “既然如此,即使内心并非只有恶,他们也被逼得只能呈现出纯粹的恶,把一切罪责都推到村老身上去了。”

    李不知摇了摇手中灼热的汤碗,向里面吹吹凉气。

    “光凭一腔热血,是改变不了这种境况的。

    “只有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时间,立明法、兴教化、崇德礼,改换世道乾坤,才能最大程度激发人心当中的善!”

    李不知仰头猛喝一口青菜汤,期待着道姑的回复。

    结果道姑就像是根本没听见似的,对他这番高谈阔论并无任何反应。

    李不知自讨一个没趣,兴味索然。

    不过他也早就习惯了道姑如此作风。于是李不知便不再搭理她,准备继续大快朵颐。

    谁知道姑居然又开口了,尽管内容同李不知先前所言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还是让李不知目瞪口呆:

    “哦姥仍未斩草除根……

    “还快被你给引到村子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