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二九长如 » 一百六三 点灯人-十二水巫复吉军

一百六三 点灯人-十二水巫复吉军

    “仙长说笑了,我这小地方怎么会有巫女呢?”

    惊颤过后,乍听此言,老者的心又提了起来。

    “穆老,你先出去吧,这位仙长要见的是我。”

    “神女,这……你怎么来了?”穆老欲言又止,终是出了去。

    “巫是天地所钟、侍奉神灵之人。”姜珣轻点桌上的玉盒,桌上的一豆微灯应景地弹起一点火花,“不知我这份贽礼能否引来大巫的视线?”

    “大巫不敢当。”来人轻笑,正是姜珣所寻的巫女。

    头戴木枝鹿角,羼着蓝蓝紫紫的黑发披散腰间,一袭月白色舞服的巫女宛若月中人。

    她抿嘴一笑,挑了挑眉,晕眉尾端的翠羽翰飞。

    “巫有两个流派,分别以“十二水”与“半山”为姓。我以十二水为姓,名斫皎。”

    “你身上的水汽很重,也很杂。”

    姜珣手指掐诀,饶有兴致地对斫皎带给空气中的水韵抽丝剥茧。清新的水汽搅动了姜珣的感知。

    “林间晨雾,山间小涧,叶尖坠露……巫女在山野入道,怎会来这纷繁尘世?”

    “比不得仙长的渊渟幽邃,只不过,仙长看着很是年轻的模样?”

    斫皎看向桌上的玉盒,施施然坐了下来。

    “入道不过三载,让巫女见笑了。”

    斫皎伸向玉盒的手一顿,眼里的惊诧再藏不住。

    “三载?仙长莫同我说笑了。”以巫的修行来说,三年连舞都没学全呢。

    斫皎拢起衣袖移过玉盒,正色道:“仙长是有真本事的人,斫皎也不与你打趣。这从皇宫里出来的人丹,仙长可知它是怎么炼成的?”

    “愿闻其详。”收起指尖的晶砂,姜珣摇了摇头。

    即使在修真百艺里,丹道也称得上是繁复的一类。灵食灵酒灵茶乃至丹火都可说是从丹道演变而来。

    姜珣只是有幸辨别出了大智丹的主药,对于这丹药炼制的手法、玄奇等等是一概不知。

    斫皎以袖口掩鼻:“这人丹被称作‘宝丹’‘大智丹’。唉,常说的夺天地造化,也不过是句戏言。然,世上竟真有这般物事,汇集诸般智慧。丹药的原材料是人,是聪慧的人才。但一个人的智慧旁人怎夺得去?”

    “以大火烧制?”

    “王宫只有南明离火,以熯天炽地著称的天火,如何烧得这精巧的丹药。”

    斫皎将玉盒推回,轻声道:“我也不瞒仙长,我并不知她是如何炼丹的,但王宫外新植了一片林子,如今郁郁葱葱萧森繁茂,除了绣衣使无人可进。”

    “青林?”

    姜珣知道这片林子,这颗从如今魂归紫阴河的绣衣使得来的大智丹就出自其中。但她的搜魂术也只是出现了“青林”之名。

    这青林就是炼丹炉么。朝偷听的老者笑笑,姜珣取出一块绣衣使的令牌。

    “这算是我的投名状。不知巫女提及的‘她’是——”

    “仙长为何临凡?”

    “巫女何以下山?”

    两人相识一笑,自称十二水斫皎的巫女起身拂了一礼。

    只见她回头招呼穆老先生上前,介绍道:“穆老凡人白首,是我们复吉军中最德高望重的幕僚。故而知道有人悄无声息地控制了穆老时,我还以为是王宫来人、发现我们了。仙长可让我好一阵担惊受怕。”

    “十二水巫女气息沉稳、底蕴深厚,恐怕不惧王宫来人吧?”

    姜珣站起身,调整腰间九鲤环佩的位置。小青蛋被她放在小核舟里,她便取一块环佩来作腰饰。

    九鲤环佩虽有九只,但有铭文成阵,贴身交感其中一块便有悉数祭炼之效。

    “仙长有所不知,我在山中三十余岁,一心修行,来敌的寻常手段自是无碍。

    但王宫的绣衣使有一非人神通,能驱使南明离火为己用,且如臂使指。

    极为克制我这等喜水喜木抑或是御使鸟兽的山野之人,更不用说复吉军中的普通人了。”

    姜珣点点头,右肩赤焮的火印仿若开始猎杀的猛兽,隐秘的热流在肌肤间涌动,烧灼对应的每一寸魂魄:“虽不是真正令南明离火认主,但此火着实难缠。”

    默念清音度魂术的口诀,姜珣调动丹田留存的垂菟果之精华,忍着热痛拉锯压制起右肩的火印。

    “复吉军是对抗王宫经年暴政的组织,实不相瞒,我加入其中的理由并不纯粹,就如我下山的理由。”

    扶穆老坐下,十二水斫皎摊开手,室内顿时如处密林之中。

    “我身上的山林之气太过浓重,需要他们来帮我掩饰,亦需他们来帮我探听王宫的消息。

    而我则尽可能地将被绣衣使盯上的可怜人送入山间避难。这些纵火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巫女愤愤地抓着手中的绣衣使令,晕眉耸蹙,尾端的翠羽作拍打状。

    深吸一口气,她摆正头顶的木枝鹿角冠,才继续道:

    “我是被先王遗弃的公主,亦是被同胞姐姐抛弃的妹妹。平民百姓受苦受难,日日担惊受怕,渴求安宁太平。

    我也想问我那姐姐,缘何不与我在山中隐修,偏要下山做那富贵长公主,为晋王吸民血吃民肉。

    因此,我便与复吉军在各个城池中流连,尽力扩大影响、破坏绣衣使的布局。”

    “青林中那位是长公主?”

    有意思了。姜珣想到。在绣衣使的记忆里青林的执掌者可是闻典司之主,他们绣衣使的领头人。而在复吉军的说法中罪魁祸首却是晋王的亲妹——长公主。

    “神女心地良善、法力高强,何必介怀这理不清的尘缘?”穆老抚着胸口,还未从直视大智丹之源的惊吓中平复过来。

    “穆老不必为我忧虑,我未曾介怀这王宫秘辛,只是我的同胞姐姐亦是巫女,却下山为虎作伥,不论是情是理,作为十二水的巫女我都有责任清理门户。”

    “多谢巫女解惑。巫女未曾前去王宫查看?”姜珣拿出抄录的《奇丹荟萃》中的有益智慧的丹药,“既如此,这些丹药或有助于复吉军。我相信,智慧各有发挥的地方。”

    顺势抬起手活动活动右肩,姜珣走向巫女,散开了筑基的威压投向对方,直视十二水斫皎的双眼,一字一顿道:“巫女对南明离火直言不讳,可有略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