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血阙长歌箓 » 第十三章 一行行行行行

第十三章 一行行行行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

    弹唱吹拉,有天下独一无二新颖的小词令,再把“春风楼”稍有姿色的姑娘仔细的包装一下,编个动听的故事,她们便增加了十倍甚至百倍的价值。

    流连于青楼之间的,除了色欲的粗人,还有一大批家底不薄的墨客骚人,以及顶级富豪。

    一张漂亮的脸蛋,一曲消魂的词儿,那便是那时青楼顶级的流量。明寻音是精明人,她把这小词拿到神雀司“文雀处”驻余州的官方衙门申请了独家版权。

    这“文雀处”皆是弄文舞墨的好手,那雀官见此佳作,惊问出处。明寻音就把早想好的托辞言之于他,道是这出自灵隐寺一个隐者之手。

    却不知这雀官仰慕如渴,急忙打探隐者消息,还问明大家能否带自己前去拜谒,盼获大师提携一二。

    明寻音呵呵一笑,道:“既然是隐者,当然谓可遇而不可求!”

    那雀官道了一声“可惜!”然后又追问明寻音在灵隐寺何时何处偶遇高人,看似情形,恐怕要亲赴灵隐寺寻求机缘。

    明寻音再三言之,此等机缘,绝非强求能至。

    又旁敲侧击,拿“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作譬。

    以求打消这雀官心中所念,此等胡诌之事,岂能与人认真推敲?

    那雀官不认好歹,一口一个明大家,紧紧缠着不放。就差叫“我的好姐姐了!”

    明寻音暗忖,若不敷衍,此人必疑自己有意为之,那下次再来办事,恐怕不再顺利。

    于是略一思索,便言之为灵隐寺后山某处。

    灵隐寺后山,叠嶂峰峦不下百处,你若诚心,便去寻吧!

    寻而不得,与我何干?

    这一切皆是“机缘”二字。

    若机缘巧合,每日与隐者相偶,谁又能说个不字。

    那人感谢一番,即刻起身赶往灵隐寺。据说在后山整整寻了七天七夜,最后灰溜溜地回家抱着被子补瞌睡。

    竟然对明寻音无半点怀疑。

    隐者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

    此词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不是隐士高人,谅这世间之人,也写不出如此妙词!

    明寻音得这好词,又有神雀司相关文书,别的胭脂之地,纵然有花魁偷偷学得,却也只能偷偷躲在被窝中轻唱。

    而自己的楼子则不一样了。

    楼儿还是那个楼儿,人儿还是那个人儿,但曲儿成了独一份的曲儿。随着小哑巴不断的抄出风月妙词,“春风楼”逐渐绝冠天下。

    五年间,明寻音的楼儿开遍阙歌六路三十州,成为行业楚翘。

    在青楼胭脂之地,独领风骚。

    灵隐寺隐者一说,给寺内带来了无数香火。

    寺内主持是个精细人,一天早课,他面对众僧,信口开河,说昨夜有幸与后山隐者谈文论经。

    众僧惊然。

    后当有人向寺内僧人问及灵隐寺后山峰隐者一事,众僧皆言偶有遇见,还曾与高人谈经论道。

    ……

    所谓一行行,行行行。一行带动一行。

    日悦楼的生意好了起来,妙汤堂也有了起色。

    那“玛咖鹿参膏”和“大单象鼻酒”销量不错。

    但真正好起来,依然是一个神奇。

    “春风楼”生意黯淡无光的时候,医馆门前也是门可罗雀。那天下午,在“春风楼”写字写累了的小哑巴跑到了对面的医馆。

    医馆里有一病人,因症状十分严重,坐诊弟子亲临本草阁,把岳老先生请了过来。小哑巴站在老先生之后,老先生同病人的对话当中,小哑巴知道了病人的症状:

    1、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意活动。2、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脸上泛红,夜间有盗汗。3、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4、经常咳,但痰却不多,偶尔痰中带有血丝。

    小哑巴听出这病应该与肺部痨症有关。

    此病在阙歌,算是疑难杂症,毕竟阙歌医术并不发达。

    《汤头歌诀》有治肺病之法。

    小哑巴那世的酒鬼老爹是一赤脚医生,其一直想子承父业,就让战飞学习医药书籍。医学典卷枯燥无味,别的学之甚少,但这《汤头歌诀》,因十分有趣,倒背得滚瓜烂熟。

    小哑巴听清病人状况,走至一张空闲诊桌,提笔在纸上先写下“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芝麻”。

    同时还附了一个处方:桑叶三钱,石膏煅两钱五,甘草一钱,人参七分,胡麻仁一钱,真阿胶八分,麦冬一钱二分,杏仁七分,枇杷叶一片——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

    写完后,他把方子呈在了岳老先生面前。

    岳老先生把方子读了三遍,然后又足足的看了小哑巴一分钟,心里无比惊叹。原来这个小哑巴从“本草阁”的第一楼爬到第五楼,并不是简单地闻闻奇花异香的泌肺之气,而是窥书学东西。

    果然自己没看错,真是一位绝代天才!想着“本草阁”后继有人,岳老先生高兴得差点老泪横纵!

    虽然心中已有药方,但小哑巴的方子也有独到之处,于是两方合一,仔细斟酌,遂得一妙方。

    医馆徒弟照方抓药,半年后那个肺痨奇迹般的痊愈了,还给医馆送了一块“妙手回春”的匾来。

    后来小哑巴又抄了诸多药方,岳老先生根据方子加以完善,配治了各种病症的中药丸子。在小哑巴的指导下,药丸制作的方法变得十分简单,提取汤药的精华,再加淀粉、膏糖什么的。

    一时间,原本半死不活的“春风楼”和“妙汤堂”起死回生,生意逐渐好了起来,白花花的银子流进了汤柏麓和明寻音的袖兜。

    六岁生日那天,小哑巴写了句“春风无处有,小楼日悦新”,然后指着“春风楼”的招牌。

    明寻音会意,马上找余州最好的匠铺做了一个新的招牌“日悦楼”。

    长年混迹在脂胭青楼的老纨绔见了,口中默默念道“日悦楼,日悦楼,日日欢悦之楼!”

    他不由微微一笑,这名字用在青楼,也算是应了景……

    只是让人费解的是,为何这小哑巴脑子里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脑中有疑惑,但心中无比清楚,这个哑巴的确是“日悦楼”和“妙汤堂”不可缺失的人才。

    缺之,这楼子和堂子就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故明寻音不依不饶,非得让先生汤柏麓保住少爷,此时眼看保不住,她不得伤心欲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