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运 » 第十九章 政事

第十九章 政事

    “将军,情况好像不对。”王勇低声的向谢温说道。自从那日在大帐内公开质疑谢温的将令后王勇心里清楚自己肯定是被谢温记住了,他也明白自己是犯了大忌,所以近些日子来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抓住什么把柄。

    “是有些不对劲,按理来说这一天一夜下来竟然还有这么强的战力,难不成北军都是铁打的不成?”谢温疑惑的说道。

    “应该不是,我麾下士兵说城墙上出现了一批新军,盔甲明亮体力充沛,士气极高,估计是敌人的预备队。”

    “预备队?”谢温惊讶的问了一句,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迅速调整了表情。为上者在下属面前露出这样的神情可是大忌。

    “让兄弟们都撤回来吧。”谢温略微有些落寞的说道。他心里叹了口气,心想自己果然还是小看了这个乱军的首领,昨日自己给了那么大的攻城压力就是想着把乱军的士气体力消耗一空,今日再派出预备队一役而毕其功,可是没想到对方如此沉得住气,那种情况下竟然还预留了预备队。现如今这样肯定在一天之内是攻不下的,谢温也想得比较开,与其耗费人力去做没有意义的事,不如趁早撤军保存实力。

    “可是将军,此时撤军那昨日就白白......”

    “执行命令!”谢温打断了王勇的话,斩钉截铁的说道。

    王勇咬咬牙,转身传递命令去了,谢温则是站在原地良久,一直看着徐州城墙上写着陈字的帅旗,虽然感觉风一吹就会倒的感觉却一直屹立在那里。

    “下次老子绝对不会在输了。”

    “首辅,您老人家快点......我说你们几个,没吃饭是咋地?抬个轿子就不能脚下快些?”大太监郑元山一边急切的走着一边对着萧江陵轿子外的四个轿夫骂道。

    “郑公公,到底出了何事?你一大早就把老夫从府内接来,又如此焦急,莫非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萧江陵的声音从轿内传出。

    郑元山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若不是萧江陵年事已高他恨不得抓起就跟着自己一起跑。当下他靠近萧江陵的轿子,低声的说道:“萧首辅,大事的确是大事,但是奴才这会却不敢说。”

    萧江陵将轿帘掀起,露出那张神色凝重的脸,他也低声的询问道:“是皇宫亦或是?”

    “我的萧大人!你就别为难奴才了,若是能说奴才一见您就说了,太皇太后下了懿旨,谁要是多嘴一句就是脑袋落地!”说着郑元山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萧江陵。

    “太皇太后?”萧江陵敏锐的察觉到了郑元山话里的重点,点了点头将帘子放下不再言语。他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惊讶,当朝太皇太后姓李,乃是晖国公李尚正的长女,自从先皇驾崩以来就每日在宫中吃斋念佛,宫内大小事务也都是由武皇一个人说了算,此时却突然出现太皇太后的懿旨,萧江陵立刻敏锐的察觉到此事应当与圣上有关。

    “传太子进殿了吗?”

    萧江陵淡淡的问道,闻言之后郑元山却是心中一惊,自己只是透露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线索,萧江陵竟然能够立刻推断出事情的大概,这位当朝首辅当真是厉害的紧。

    “回首辅大人,已经传了太医。”

    萧江陵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再问细一些郑元山也不会再回答他,不过他随口的一句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此时的确与圣上有关,而暂且未传太子就说明圣上身体应无大碍。他闭上眼睛细细的思索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脸上表情却是忧虑不已。

    “大人,到了!”

    随着郑元山轻轻地提醒,轿子停了下来,萧江陵睁开双眼走出了轿子,抬头一看却愣了神。

    “养心殿?”

    郑元山在一旁低眉顺眼的说道:“正是。萧首辅还请进去,太皇太后在殿中候着呢。”

    萧江陵快步走入殿内,养心殿布置的简单却不失奢华,主要还是其本身就是皇族修身养性及养病的地方,萧江陵扫视一圈,左手边站着六部尚书,右手边则是朝中几位将军以及绣衣使的统领周朝恩。而正当中的床边坐着太皇太后,眼睛有点红肿,看上去似乎刚哭过一般,其脚边跪着一个太医,萧江陵是见过得,不过却记不得他的名字了。这样看来床上躺着的就一定是圣上,只是不知道到底出了何事。

    “微臣萧江陵恭请太皇太后圣安。”

    萧江陵说着就要拜倒在地,虽然自己拥有上朝不拜的特权,可是眼下这个情况当然不太适用,所以他还是径直跪了下去。

    “萧首辅请起!”太皇太后急忙说道,身边一个小太监赶紧上前搀扶起了萧江陵,萧江陵望了一圈,和自己交好的刑部尚书何士元与吏部尚书陈必清都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一眼,眼神中仿佛是在提醒着什么。

    “萧首辅,圣上今日早些时候收到北边来的急报,一时急火攻心,晕了过去!哀家是个女人,太子尚且年幼,如今朝中大事还望萧首辅决断一二......”说着李太后便哭着抹起了眼泪。

    “不知到底出了何事?”萧江陵出声询问道。

    此时周朝恩却站了出来,先是拜了拜太皇太后,随后对着萧江陵说道:“萧首辅,北地急报,北元大军三日前突然南下,现如今......现如今已是攻下了拒北城。”

    “拒北城破了?”萧江陵讶异的询问道,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感让他一阵目眩,差点也晕了过去。

    周朝恩沉重的点点头,他作为绣衣使的统领,此次北元军队如此大的动向却丝毫不知,很是担心武皇醒过来后会如何责罚自己,所以脸上神情颇为忐忑。

    “这么大的事为何绣衣使事后才得知?”

    “萧首辅,北地乱军正与我军交战,拒北城已在乱军之手,这消息的传递自然是慢上不少,实在是困难至极......”

    “哼,一年几十万两银子养着就换回来一句困难至极,果然不愧是绣衣使。”

    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传出,让话说道一半的周朝恩立刻涨红了脸,他回头望去,却是新上任的禁军统领韩耀宗。这韩耀宗本是太子近卫出身,在武皇尚未登基之时便跟在身旁,属于是铁杆心腹。原先的禁军统领李业峰因为李嗣业一案牵连之后武皇便扶持了他的上位。

    周朝恩心里却是清楚韩耀宗为何发难,本来绣衣使的成立之初是作为直属皇帝管辖的情报机构,待到本朝武皇登基之后加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不但将宫中一些安保工作交由绣衣使,还从禁军的银饷中扣掉了一块用于加大绣衣使规模。对于这么一个又抢钱又抢活的机构,韩耀宗当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行了行了,太后面前两位统领不可失了礼仪!”萧江陵急忙打了一个圆场,二人对视了一眼之后纷纷不再说话。

    “圣上的身体如何?”

    “回首辅大人的话,圣上一时急火攻心,需要安静调理几日方可好转。”那太医换了一个跪的方向说道。

    萧江陵明白,直到圣上醒转之时为止,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整个武朝的最高实权者了,接下来自己需要来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

    “兵部有何说法?”

    “萧首辅,兵部的确是再无兵可调了,现如今除了禁军以及各地守备营之外,西军、西北军为了此次平乱已抽调甚多,若是再行抽调,恐局势不稳!”

    “西南营呢?”萧江陵皱着眉头问道。

    徐怀忠咬咬牙说道:“西南军方面王猛前几日又上折子说西南不稳,还要求朝廷增兵呢......”

    “乱臣贼子!”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陈必清冷冷的丢下一句话,殿中的官员们都不敢反驳,整个殿中气氛压抑至极。

    “周统领,西南方向的情况是否如王统领所说?”萧江陵对着周朝恩问道。

    周朝恩面露难色的说道:“萧首辅,西南地区山高林密,瘴气横生,绣衣使在那边就两三个情报点,这些消息的确不太清楚......”

    萧江陵叹了一口气,如今看来西南军是指望不上了,何况对于王猛这个人他一直感觉捉摸不透,若非事情到了不可回转之时他也并不想让王猛领兵北上。

    “南京附近的守备营现如今可抽调多少人?”

    “回萧首辅,江南一地总计可抽出五万将士,只是这战力嘛......”徐怀忠说到此处便闭口不言,他对于守备营的战力有着十分清晰的认知,这些人平时敲敲边鼓打打顺风仗,欺压百姓是一把好手,要是靠着他们去和北元大军死磕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事到如今也顾不得了,还请李太后立刻颁布懿旨要求江南守备营整备军队集合,北上救援。”

    “哀家这就发旨!”李太后停止了啜泣立刻应承了下来。

    萧江陵揉揉脑袋,转头看向户部尚书于东阳,此人与自己一向不和,自己是真的不愿意与他打交道,不过现在国难当头,萧江陵只好开口说道:“于大人,各军的粮草......”

    “萧首辅放心,户部就算想尽办法也会凑够各军的粮饷。”于东阳打断了萧江陵的话淡淡说道。

    萧江陵讶异的看了于东阳一眼,于东阳脸上倒是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他没有想到此次沟通竟然如此顺利。

    “如此便有劳于大人了。对了,徐大人,乱军招安一事进展如何?”

    “萧首辅,招安的天使今日就到,估计这会正在传旨。”

    “如此就好,眼下局势若是能够成功招安便好。”

    萧江陵朝着李太后行了个礼说道:“还请太厚下懿旨,着令西军、西北军平乱军队就地驻扎,等待朝廷下一步指派,同时令西军与西南军统领再抽调部分精锐支援北地......”

    萧江陵张口便是一大段的统筹安排,李太后坐在床边边听边点头,待萧江陵说完之后答道:“如今圣上病倒,萧首辅老持慎重,理当如此行事,从今日起我朝大大小小的事就要有劳萧大人多多费心。”

    “微臣本分!全赖圣上英明,太后临危不乱,各位同僚鼎力相助!”萧江陵行礼谢恩说道。

    “萧首辅,还有一事......”

    兵部尚书徐怀忠突然开口说道:“北上援军由何人率领?”

    此言一出之后整个殿内立刻陷入了死一样的安静,萧江陵清楚的感觉到右手边的将军们纷纷不动神色的往后缩了缩,他们虽是武人却不傻,带着一帮子血都没见过的守备营去防守军力鼎盛的北元大军那可真是自己找死。所以每个人都恨不得此时出现一处裂缝让群臣都看不到自己。

    这个问题却让萧江陵头疼不已,他只好反问道:“徐大人通晓兵事,依徐大人之见呢?”

    徐怀忠张大了嘴,没有想到萧江陵又将皮球踢了回来,他心中暗骂一声,但这的确是自己兵部的事情,逃不掉,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英国公李敬嗣......”

    “不可!”

    徐怀忠话音未落,刑部尚书何士元此刻跳了出来,他朝着徐怀忠问道:“英国公一案尚在审查之中,岂能放出嫌疑犯?若是圣上醒转......”

    “何大人高见!是在下考虑不周。”徐怀忠摸了摸鼻子,立刻出声打断了何士元的话,随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你萧江陵不是要询问我的看法吗?我反正尽到了职责,至于用与不用,后果如何,那就不是我操心的问题了。徐怀忠得意洋洋的想着。

    何士元没有料到徐怀忠就这样退了回去,后面准备的一长篇攻击徐怀忠的话语顿时没了用武之地,也只得讪讪的退回了原位。

    萧江陵此刻却是无比犯难,按照当前局势英国公李敬嗣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却是圣上亲口要求捉拿的人犯,若是此刻放出,等到圣上醒来恐怕自己无法交代。

    可是去哪里寻找一个合适的统帅呢?萧江陵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感觉到一阵疲惫袭来,他只得挥挥手,说道:“大军集结还需几日,明日再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