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运 » 第三十二章 君臣(1)

第三十二章 君臣(1)

    夜已深了,皇宫内依然还是灯火通明,风雨交加并未影响太监宫女在养心殿进进出出,自从武皇上次晕倒之后今日傍晚第一次苏醒过来,皇后急忙召来了太医,如今太医刚给武皇诊断完离去,皇后又叫着这些太监宫女端来洗漱的水和一些饮食,如今正伺候着武皇。

    郑元山站在养心殿门口,手里拿着一封急报,他养尊处优的脸上显得焦急无比,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位整个后宫权势最盛的太监如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按理说武皇醒转应该是天大的好事,刚接到消息的郑元山也是松了一口气,如今朝野内外乱成一锅粥,武皇醒来也就有了主心骨。可郑元山还没放松多久,一封兵部传来的急报就交到了他的手上。

    还没打开看郑元山就感觉到了一股不妙的气息,近几年各部的奏折,特别是兵部的就没一个好消息,那兵部的官员也是跑得飞快,将这封急件交到了宫中就匆匆离去,如今武皇的身体自然还不能早朝,就只能由自己来传递。

    打开信件一看郑元山就被吓得从椅子上摔到了地上,等他好不容易爬起来之后又看了一遍,这才确定扬州城丢了的消息属实。如此一来郑元山可就犯了难,若是武皇没有醒过来,他转交给萧江陵也就完事了。可偏偏这个消息就在武皇醒转的时候送到,谁知道万一这消息交了上去武皇一气之下出点什么意外,他郑元山有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郑元山将手中的急报又攥紧了一些,他现在站在养心殿门口已经有十来分钟了,不过过往的太监宫女都知道他身份尊贵,倒也没人来催他。此时郑元山心里早就将兵部骂了个狗血淋头,这种不讨好的差事恰巧在这个时间段由自己去传递简直是把自己往午门外头送一般。

    正当郑元山在这里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在一旁的话打断了他的思路。

    “公公,晖国公到了。”

    随着那小太监的话,郑元山抬眼望去,正看到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急急忙忙朝着养心殿走来,郑元山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快步上前。

    “奴才见过晖国公!”

    李尚正正闷头朝着养心殿走,突然被拦住了路,他抬头一看是宫中的大太监郑元山,他急忙停下脚步说道:“郑公公,听说圣上醒转了?”

    “正是,傍晚时候就醒了,皇后和太皇太后都在养心殿中看望圣上!”

    李尚正点点头,这下他倒也不好太着急的进去,虽然说自己是皇帝的岳父,但是毕竟君臣有别,他也只能耐心的等着皇后和太皇太后出来之后再进去问安。

    “晖国公还请救救奴才!”郑元山此刻哪里还顾得那些,急忙拉住李尚正的衣袖带着哭声说道。

    李尚正惊讶的看着这个后宫权势最盛的大太监,急忙出声宽慰道:“郑公公勿急,何事如此惊慌。”

    郑元山只得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李尚正一边听一边点着头,当听到扬州陷落于乱军之手时老人也变了脸色,不过他很快便想通了其中关节,这个时间点谁进去告诉刚刚醒转的圣上这个消息都是风险极大,万一出点什么事就洗干净等着砍脑袋就完事了。换成其他人李尚正也懒得理睬,可是偏偏这人是主管后宫的郑元山,因为自己女儿是宫中皇后,为了给女儿铺好路当年郑元山这路子他可没少走,免不得有些事需要郑元山出手帮忙的,如今郑元山求到了自己头上,却是推辞不得。

    “郑公公,此事却是难办啊......”李尚正叹了一口气说道。

    郑元山哭丧着脸没有接话,心中却是想到这不是废话吗?要是好办我还用得着在这里求助你这个老头?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公公只需要换个人去传这个消息就成了!”

    “这......哪里还能找到别人?”郑元山疑惑的问道,他不是没想过找个小太监去传,但是到头来还不是会怪罪到自己身上?要是找其他官员,个个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谁会愿意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想到这里郑元山将目光放到了眼前这个老人身上,李尚正被他盯得浑身发毛,赶紧摆摆手说道:“郑公公,老夫这一把年纪了,可不适合.......”

    这老滑头!郑元山心中暗骂道,脸上却是苦笑着说道:“此事自然不会劳烦晖国公,不过还请晖国公指条明路.......”

    李尚正笑了笑,压低了声音靠近郑元山说道:“老夫如果没记错,太子殿下还未曾进宫问安......”

    “您的意思是?”郑元山脸上露出喜色,太子殿下如今十六岁,正是什么事都想掺和一下的年纪。平日里也是不爱读书爱习武,这个事要是告诉太子再让他转告武皇决计是没有问题的,也不用担心会收到什么处罚。

    “老夫可什么都没说!”李尚正连连摆手,急着说道:“老夫只是询问郑公公太子殿下是否前来问安,其余的可是一概不知啊......”

    “明白明白,奴才这就派人去寻太子殿下.......”

    “郑公公,皇后应该出来了,老夫这就赶紧进去问安了!”李尚正急忙退后几步,身手敏捷的完全看不出是个老头。

    “谢过晖国公!”郑元山一边心里狠狠的鄙视着这个胆小的老头一边说道。

    李尚正却是呵呵一笑,摆摆手径直往养心殿去了......

    “来人啊,去将这封急报送至东宫交于太子殿下手中!”

    武皇半躺在床上,脸色泛出病态的潮红,那日收到拒北城破的消息自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直至今日才醒转过来。可是这人虽然醒了但是身体可是难受的紧,总是感觉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般,刚醒来的时候喝了两口粥却咳得自己竟然吐出两口鲜血,看着那鲜血武皇沉默了半晌,皇后却是急的哭了起来,又是宣太医进殿来查看了一番。

    “朕......身子如何?”武皇缓缓开口说道,如今他说话比较艰难,感觉喉头奇痒无比。

    “回圣上,圣上身子骨没有什么大碍,只要稍加调理即可!只是这以后可再也急不得......”太医翻身跪倒在地说道。

    武皇带着嘲弄的表情笑了笑,他知道问一百次太医就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太医也是如此说词,毕竟相对于难听的实话大多臣子都会选择粉饰太平。

    “圣上!以后可不能再着急上火.......”

    武皇看向坐在床边面带急色的太皇太后,心里说不上什么感觉,只得开口劝慰:“是皇儿不孝,让母亲受惊了!”

    “这段日子一直都是萧首辅把持朝政,你们之间还有国事商议,哀家这些妇人便先行告退了。”又说了一会话,太皇太后带着皇后起身站了起来,对着武皇说道:“你身子刚好转一些,可不要过度操劳,哀家等会也去叮嘱萧首辅一番,这事情嘛,多久说都可以......”

    “皇儿知道了!母后不必担忧。”

    “那我便传人唤萧首辅进殿......”

    “恭送母后。”

    看着太皇太后带着皇后走出了养心殿,武皇脸色复杂的看了一眼跪在一旁的太医,低声说道:“朕身体当真无大碍?”

    “回圣上!只需注意调理.......”

    “下去吧!朕的身体自己知道!咳咳.......咳咳......咳......”武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一句话说的急了一点又开始咳了起来。

    “圣上!”那太医一脸惊恐的看着武皇,按理来说皇帝已经让自己走了,可是这会武皇又咳了起来,太医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走还是留下再查看一番。

    “咳.....滚!”

    随着武皇的怒吼,太医还是决定先乖乖听话,赶紧屁滚尿流的跑出了养心殿之中。

    “圣上......”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武皇耳边响起,武皇并未转头,而是平躺在床上,直直的盯着天花板,半晌君臣二人都没有出声。

    “老师,朕的身子骨可能挺不住了......”还是武皇先出声打破了沉默,他语气萧索的说道。

    “圣上多心了......”

    “事到如今,太医瞒着朕,母后瞒着朕,就连老师你也要说些好听的话来欺瞒朕么?”

    萧江陵沉默片刻,也在床边坐了下来。

    “老师,我一直想问问老师,为何我武朝成了今天这般田地?”不知不觉中武皇不再自称为朕,而是以我自称。

    萧江陵望着自己的学生,此时的武皇给他的感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而只是一个得不到问题答案的学生在向自己的老师发问,萧江陵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此话如何解答,武朝局势糜烂至此应该怪谁?怪武皇不够勤勉?怪自己这个首辅政事处理不当?还是责怪各地官员中饱私囊,欺上瞒下?看上去似乎谁都能责怪,但是谁也责怪不了。

    萧江陵还是沉默,武皇也没指望能得到回答,他继续开口说道:“我自十岁开始便跟着老师学习,一直到登基的前一年,是多少岁来着?”

    “二十一岁。”

    “是了,十一年啊,我跟着老师学了整整十一年。当初父皇将老师带到我面前,很随意的那么一指就告诉我,萧江陵,本朝最有学识之人,从今天起他就是皇儿你的老师了!老师可知道学生当时心里怎么想吗?”

    “估摸着是骂老臣迂腐不堪,暮气昭昭......”萧江陵随着武皇的话也陷入了回忆之中,他打趣的说道。

    武皇大笑了两声,却又引起一连串剧烈的咳嗽,萧江陵见状要去叫太医却被武皇一把拉住了手。

    “我没事,朕没事......老师切勿惊慌,我只想与老师说说话......”

    “圣上,身体要紧,有什么大可以等身体康复后再议......”

    “不行,不行!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萧首辅!朕命你坐下!难道萧首辅准备抗旨吗?”

    萧江陵面色为难的看了一眼面色潮红的武皇,片刻之后还是坐了下来。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咳咳......我只想和老师说说话......刚刚说到何处了?”

    “说到圣上第一次见到老臣......”

    “是了,还是老师的记性好。老师说我第一次见着老师在心中暗骂的确说对了,可是却只对了一半......”

    “圣上天资聪颖,老臣能猜对一半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有一半是害怕!”

    “害怕?”萧江陵皱着眉头,没有料到武皇嘴里说出了这两个字。

    “是啊,老师,那时候学生心里是害怕大过于一切的,老师你想想,那时候您是名震武朝的名臣,一手把持着整个朝政,而我只是一个十岁的孩童,自然心中是畏惧老师。”

    萧江陵点了点头,并未出声。

    武皇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继续说道:“后来我便跟着老师学习,老师可还记得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萧江陵平静的说道:“自然记得,圣上问老臣的第一个问题是,若是错了,老师可否不打板子?”

    “哈哈哈哈,那是我......咳咳.....可没想到.....咳咳......没人敢打朕的板子......”

    “圣上乃九五之尊,就算当时尚是太子也是一国储君,自然没有人敢打板子。”

    “是啊......当时老师也是这样回答的,可是那个时候我心里就在想,若是不打板子,若是朕做错了何人来提醒朕呢?”

    萧江陵默不作声,这个问题他是回答不了的。

    “后来跟着老师学习政务,朕也将那愚蠢的问题抛在了脑后,可是如今却又想了起来.....咳咳.....老师,你知不知道为何学生自登基之后便与你疏远了关系。”

    萧江陵摇了摇头,他其实心里大概知道武皇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他不能说话,能做的只有坐在这里倾听。

    “朕恨啊!这次重病朕想清楚了很多事!朕之前耽误了太多时间,做错了太多事.....咳.....朕只顾着权衡之术,只顾着打压权贵,集中自己的权利.....可是这都是老师您教的啊!为何到头来,为何我武朝成了如此模样?”武皇说到此处情绪十分激动,他用手支撑着床面,想要坐起来。萧江陵见状急忙搀扶了一把,可是没想到武皇却甩开了萧江陵的手。

    “烂了!整个朝堂都烂了!老师!你知不知道整个朝堂甚至整个武朝都烂了!可是每次老师都是选择明哲保身,都是选择隔岸观火,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与老师无关!每次......咳.....每次都要朕逼着问老师,老师才会给出一个回答!”

    “圣上......若老臣不选择自保.....敢问圣上,老臣能活过多久呢?”萧江陵闭上双眼轻声问道。

    武皇愣了一下,随即自嘲的大笑了两声,他抓住萧江陵的衣袖说道:“若人人如老师般为官,我武朝政事如何清明?我武朝......”

    “若历朝历代若圣上一般,圣上可信?满朝皆是萧江陵。”萧江陵开口打断了武皇的话,神情平静的说道。

    “圣上问责老臣,老臣自然知道这些年来自己做的事的确不配为臣,可圣上有没有扪心自问过,这些年来圣上是否配为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