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最后的佛罗伦萨 » Episode 18 大鱼吃小鱼④

Episode 18 大鱼吃小鱼④

    说到恰巴塔(Ciabatta)和帕尼尼(Panini)这两个颇具意大利风味的名字,热爱甜点和面包的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可能是意式面包或者意式三明治?但是这两样东西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先说结论!

    帕尼尼通常泛指意式三明治,而恰巴塔面包只是意式三明治最为经典的用材之一。

    也就是说,帕尼尼未必一定要用恰巴塔来做,只不过,很多时候大家认为不用恰巴塔做就不叫正宗意式三明治了。

    说完了结论,下面就来看看它们的诞生故事吧。

    ◇帕尼尼:我来自意大利

    我们现在所说的帕尼尼来自于意大利语Panini,它其实是Panino的复数形式。因此我们有时也能看到帕尼诺这样的译名。这个单词是意大利语中pane(意为面包)的小写形式。但在不使用意大利语的国家,人们一般都直接把Panini作为其本来名称使用。

    一份没被烤过的帕尼尼▲

    包含意大利熏火腿(Prosciutto)

    芝麻菜(arugula)和马苏里拉奶酪(bocconcini)

    Panino这个词经常单独用来表示一般的意式三明治,其特点在于使用经典的意大利面包,如恰巴塔(Ciabatta)和米切塔(Michetta)。有时候,人们会将它们先烧烤或烘烤后再食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帕尼尼上会有明显的烤纹。

    然而在一些英语国家,人们使用帕尼尼一词来指代各种广义上的烤三明治。例如法棍(Baguette)、恰巴塔、佛卡恰(Focaccia)和米切塔,这些都可以作为烤三明治的面包材料。将面包水平切开,夹入各种熟食配料,诸如奶酪、火腿、意式肉肠(Mortadella)、莎乐美肠(Salami)或其他食物,通常在用三明治压烤架(SandwichToaster)压制后趁热食用。

    ◇恰巴塔:拖鞋面包

    恰巴塔同样源自意大利语Ciabatta,其意思是拖鞋,所以恰巴塔又叫拖鞋面包。是一种带有脆皮的意大利白面包,由小麦粉、水、盐、酵母和橄榄油制成,制法与法棍类似。因为这种又扁又长的面包形似拖鞋,所以意大利人就给它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

    其实,恰巴塔的诞生非常之晚。它是由意大利罗维戈省阿德里亚的面包师ArnaldoCavallari于1982年发明的。因为在当时,能用来做三明治的法棍已经广泛流行于意大利,进而影响到了当地意大利面包的生意,因此他和其他的一些面包师便决定自制一种意式三明治面包来与之抗衡。在对传统食谱进行了数星期的研究和试验之后,恰巴塔就诞生了。

    许多地区在原始配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变体:来自科莫湖周边地区的恰巴塔面包外皮酥脆,质地柔软、多孔,触感轻盈。在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和马尔凯的恰巴塔面包从外皮坚硬、面包致密的面包到外皮更脆、质地更松散的面包不等。在罗马,它通常用马郁兰调味。

    恰巴塔于1985年引入英国,于1987年引入美国,来自意大利的三位面包师前往奥兰多面包店开发用于批量生产的面包制法。他们成功推出了新鲜面包,后来又推出了冷冻面包。

    如今,恰巴塔和帕尼尼都已经在全球各地受到欢迎,也成为意式烤三明治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