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薪火学院 » 第三章 我想做个好人

第三章 我想做个好人

    走着走着,似乎是乌云散了,露出豁了一角的月亮。

    月光洒下,哪怕是没有顾城的诗句,也能看清周围了。

    周梅心里暗暗叫苦。

    倒不是因为觉得浪费了一张珍贵的诗句,而是因为这下敌人也能看清他们了。

    一路走来都是草木丛生,偶尔经过几片丘陵、水泊,丘陵之上遍布大小岩石,赤色、灰色的大小岩石散乱分布在深黄色的泥地上,几株顽强的野草扒着土地。但此刻在明月的爱抚中,诸此种种都染了一身银辉。

    薪火学院的测试,不会随便有变化的,因为每次变化都要耗费能量,如果有变化,那就意味着有新的障碍出现。

    “不应该啊,照理说这种迎新活动,只不过是吓唬新生,哪有这么难的?”

    要是从开始就有月光指路,这不算难,敌方能看见,己方也能看见;

    要是月亮一直隐藏,也不算难,大家都看不见,也很公平;

    眼下却是在周梅消耗了一张珍贵的诗句后,乌云散开,一下子就抹去了己方能夜视的优势。

    这才走了一半多一点,后面的路大概率还会有事发生。

    “除非是有谁身上带了好东西。”

    不论是刚才写着“明”字、诗句这样的纸,还是指南车图,都是会引起考核难度的变化。

    在外界,哪怕是李白再世,牛顿复生,写出来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引发异变。

    只有拿到薪火学院,才能绽放能量。

    以前有过,某些新生被招来时手里正拿着古董真迹,将考核难度拉高了几个档次,而他们自己又没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结果往往损失惨重,最后引导员找出问题来源,引导新生发挥出携带物品的力量,才顺利到校。

    这种情况很罕见,周梅也没太注意,在众人都昏迷时,她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就略过了。

    可是此刻她不得不怀疑,谁身上夹带了私货。

    “好了,歇一下,”周梅把自己的怀疑简略介绍,“你们身上都带了什么东西?”

    六个人掏空了全身口带,交出两部手机,一把蒲扇,一只口红,两包纸巾,以及李清的巴掌大的笔记本。

    李清的笔记本上,是他手抄的各种名句。

    周梅翻了翻笔记本,不太相信的看着李清,这里面都是名句,要想发挥出它们的力量不只要求书写者读透句子的含义,还要能践行贯彻,这一个小孩,就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可由不得她不信,因为笔记本的许多行字,如今都泛着奇异色彩,那些不是自然界的光芒,而是心灵之光。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起待人也轻以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六王毕,四海一......”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周梅越看越佩服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在现实里有的人可以冠冕堂皇,可以给自己一副伟大的面具,可是在薪火学院,你是什么人,一清二楚。

    你能在生命和道义不能兼得时牺牲自己,你用心写出的“舍生取义”才能散发信念之光,不然就只是四个字而已。

    这是做不得假的。

    很多“聪明”人入学后无法适应,因为这一特性把所有人的情操、道德从面具下翻出来,在烈日下曝晒。

    当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施展其他力量,道德与信念其实只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附带,工业与技术才是催促文明前进的主力,而科技发展的动力,肯定少不了欲望。

    可高尚的品行,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令人钦佩的。

    即使在物欲纵横的21世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所抨击调笑的,也只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对于真正高尚的灵魂,总还是钦佩的。

    自己做不到的,总佩服别人能做到。

    信念之力不止高尚的品德,像鲁迅的“真的猛士”一句,与道德无关,一个恶人同样可以有这样的信念。

    李清读书十几年,没有别的倚仗,靠的不过是一点真心。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能够成为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能够被老师、同学集体推崇,就因为他的真。

    这份真不是天真,而是真诚、认真。

    吾日三省吾身,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书里的一句话而已,考试要考,写作文要用,对李清来说,却是日常的行为规范。人是会犯错的,每天倦怠一点点,经年累月就难以改易。

    李清并不是愚真,并不是读书读傻了,初中暑假就开始打零工填补家用的他算是稍微见识了社会的真面目,很明白书与现实的差距。

    但在见识了现实之后依然能把握真心,更是难能可贵。

    人说好人难当,好事多磨,李清以为不然,他看多了凄惨的“好人”典型,总觉得是以偏概全。

    烂好人当然不可取,那是一种颓废,是被逼无奈,在懦弱的土地上滋养出的扭曲的怪枝。

    为了所谓的正义,就牺牲别人的生命,这种“圣母”也不可取。

    “但公平正义的法官、嫉恶如仇的警察不一样是好人吗?七八十年前,正是中国的一群好人战胜了一群外来的坏人。”

    要做强大的人,无关好坏。

    不是好人受欺,是弱者受欺,汉唐煌煌正义,却威传万里,清末鬼怪丛生,而备受欺凌。归根结底,别人欺不欺负你与你是不是好人无关,是欺软怕硬而已。

    俗语里说“困难像弹簧”,恶人又如何不是呢?

    李清就是这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谁要是觉得他好笑,就让他来吧。

    只敢在屏幕前狺狺狂吠的人,那可怜可笑的勇气在日光下将一触即散。

    周梅把笔记本换给李清,问道:“你应该能感受到这些字跟在外面看不同了吧。”

    “嗯,”李清接过,“我觉得上面的好多字都在发光。”

    这些字都是李清用心写的,一笔一划都不糊弄,他从来不是一个糊弄的人。

    在周梅的指导下,李清渐渐调用起其中一篇文字的力量。

    七个人都感觉到身上有力量涌起,连续走路一个多钟头的疲乏感逐渐恢复。

    “基本上所有种类的力量都有点儿恢复体力的作用,不过等高年级再想恢复就没那么简单了。”周梅解释着,“李清你写的这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用完之后就没有力量了,下次你要是再用这句,就得消耗自身的心灵之力,所以等会儿先别用这句了,换一句用。”

    这句的情感比顾城那句更多了悲壮,几个人本就高昂的精神状态又浓郁了几分。

    李清点头,心里盘算着等会儿遇到险情用什么。

    既然问题已经搞清楚了,体力也在名句的作用下恢复,几人又继续前进。

    没走几分钟,远处传来了隆隆马蹄声。

    李清循着声音望去,远处渐渐看到了几十名骑兵,因为土壤湿润,没裹起太多灰尘。

    月光之下,骑兵们都披了银色妆裹,阴惨惨,仿佛阴兵过境。

    周梅把剑抽出,剑柄扔给陈志,对大家说:“我这张“护身咒”,应该撑不了几下了,你们尽量别被击中。”

    几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兵,对上一个悍妇、两个高大点儿的普通人,外加四个老弱病残,简直就是虐杀,要是往常,这几个人早跑了一半了,好在有名句的鼓舞,大家都还算镇定。

    李清不管不顾,把笔记本里的名句激发了小半。

    舍生取义?整!

    安贫乐道?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整!

    随着一句句名句被消耗掉,周梅感觉身上多了好多有的没的buff,回头冲李清吼道:“你找个看起来战斗力强的呀,什么十步杀一人之类的,人都要冲脸上了,你还在那扯什么鱼和熊掌的。”

    道德这种东西,防君子不防小人,对内不对外。

    周梅说的李清何尝不懂,但是像“铁马冰河入梦来”、“甲光向日金鳞开”这种诗句,因为太短,太好背了,李清基本没抄。李清赶忙翻开笔记,找了一首勉强看起来有战斗力的。

    这是一篇长文,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随着之上的心灵之光消散,此时的众人,不论是骑兵还是李清等人,都听到了隐约的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