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梭之逍遥诸天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殿之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殿之上

    梁王再也忍不住了,立刻焦急的开口,对窦太后问到:“太后,那该怎么办啊?

    张汤等人一回来,对我登基之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啊!”

    窦太后见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原本还觉得梁王是个可造之材,但是经过这么多事才发现,梁王只是一个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啊!

    现在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代替梁王,不然窦太后早就把梁王换了。

    窦太后拉着梁王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到:“既已如此,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趁张汤还没有来得及布置,进不了皇宫之际,一定要兵贵神速。

    在明天大殿上,立刻宣读诏书,把事情做成事实后。

    就算张汤在人前闲言闲语,也改变不了整个局势。”

    梁王听完窦太后的话,知道这是一招险棋。

    如果在他即位的时候,张汤等人突然出现,自己就将被千夫所指。

    但如果把事情在拖下去,恐会夜长梦多,将事情搞得越来越糟。

    尤其是现在,正如窦太后所说的那般,需要兵贵神速。

    在张汤等人没有反应过来前,把事情做完,就算张汤在事后乱说,也影响不了大局。

    梁王这下纠结了,在太后的宫中急得直转圈。

    真是搞不懂,古代人着急的时候,都喜欢在房间里面转圈么?

    反正我在着急的时候,并不会在自家的房间里,转着有魔力的圈圈。

    最后梁王一狠心,把手猛的一拍,对太后说到:“就按照太后所说的办,我立刻就回去准备。”

    窦太后听到梁王的话,立刻就气得对梁王叫到:“你给我回来~”

    梁王听见窦太后叫他,不解的走了回来,对窦太后问到:“太后还有何事?”

    窦太后没好气的对梁王说道:“你记得龙袍要穿在里面,等选出新王之后,才把龙袍露出来,不然就是大不敬之罪,你,明白了吗?”

    梁王听到窦太后的话,立刻高兴的对窦太后说道:“是,谨遵母后教诲。”

    梁王说完后,就高兴的回去准备了,全然把刚才的焦急,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看见这个梁王的智商,实在有些堪忧,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原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还觉得梁王不至于这么白痴,但是现在看来,不是梁王很聪明,而是他出场的次数太少,才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想当初,梁王争夺皇位失败后,被放逐到玉门关附近。

    结果梁王居然勾结伊稚斜单于的人,演了一出什么议和的事情出来。

    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叔叔,保证打不死他。

    真是个败家的玩意,还要被伊稚斜人,勒索大量的物资,和一位公主陪嫁,才肯息事宁人。

    言归正传,在现在这个时刻,已经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还是看看刘彻,在得知事情后,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吧!

    反正我感觉,只要有张汤在,刘彻和梁王那边,基本上是半斤对八两。

    最后的博弈,就看双方最后的布置,哪个要高明一些了。

    反正我不会让东方朔,再去给刘彻,送什么锦囊妙计了。

    君不见,东方朔给的那些锦囊妙计,都被张汤改成啥样子了。

    要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东方朔把锦囊送过去,在被张汤自以为是的一通乱改,反而让刘彻,有莫大的危机。

    甚至在最后,还会影响原本美满的结局。

    所以还是看张汤,会为刘彻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助刘彻登上皇位。

    可惜,这件事情,好像没有人告诉给太子知道,所以就没有什么应对之策。

    也是,如果太子等人的踪迹,很多人都知道的话,估计早就传到太后的耳中。

    哪里需要太后,找得这么辛苦啊!

    我在看见,刘彻这里风平浪静之后,就没有在过多关注。

    反正明天到了上朝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给张汤等人知道。

    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一件汉代的龙袍,偷偷运进皇宫里面。

    只要等到明天宣读诏书的时候,刘彻能够赢得皇位,这件龙袍,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如果太子不能登基,就让这件龙袍,腐朽在房梁之上吧!

    我记得在剧情里面,郭德人早在很久前,就把龙袍做好了。

    所以窦太后输了之后,以皇帝不能没有龙袍为理由,想要借此翻盘。

    结果郭德人把龙袍拿出来,把窦太后的计划,给当场破解了。

    所以现在和那时候很像,刘彻也是在宣读完诏书的时候,和梁王进行最后的博弈。

    只不过现在刘彻所欠缺的,就是一件龙袍,和最后在朝堂上的反戈一击。

    可惜这时候,我已经把台,换到了陈阿娇的府上。

    看见陈阿娇在房间里面转着圈,焦急的喃喃自语说:“刘彻怎么还没回来,他到底死哪里去了,难道他不知道陛下快不行了么?”

    陈阿娇说完后,又开始在房间里,焦急的转着圈圈,好像一个跳了针的唱片般,一直重复着这一件事。

    我看了一会,觉得陈阿娇这里,实在太过于乏味了。

    于是我又把台,换到皇后那里,看她是否知道刘彻的事。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禁卫军,把皇帝大行,明天要灵前宣召的事情,告诉给李广知晓。

    李广听到禁卫军的报告后,在把今天上午,和张汤等人的对话一对照,发现张汤等人并没有说谎。

    可就算是这样,如果李广帮助太子的话,要是成了还好。

    但要是输了的话,就要背上弑君谋反的罪名。

    而这个罪名,实在不是李广所愿,所以李广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于是李广打算顺其自然,既不愿惹怒太子,也不愿意与梁王做对。

    虽然在李广的心里,还是偏向刘彻多些,毕竟李陵已经入局。

    但以现在的情形来看,还是梁王的胜算更大一些,甚至可以说十拿九稳。

    这才是李广,不敢帮助太子的真正原因。

    就怕自己这一步棋走下去后,等待自己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到时候别说救李陵了,就连整个李家,也将遗臭万年,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可又好巧不巧的,李敢居然在门口不远处,偷听到李广和那位禁卫军的对话。

    当时父亲李广与太子等人的谈话,他也是在场的。

    让原本已经打定主意,不在参与的李敢,立刻把想法改变了。

    因为李敢知道,只要梁王获胜,自然不会放过刘彻与张汤一行人。

    所以李敢就算不为了太子,也要为了李陵的性命,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太子知道。

    于是李敢没敢惊动府上的人,自己竟然翻墙离开,回到了皇宫里面。

    李敢回到皇宫之后,急急忙忙的去到了冷宫,找太子说明了明天的事情。

    张汤听完了李敢的话后,立刻就明白窦太后的用心。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就算知道了窦太后的用心,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因为现在缺少的东西,实在太多,自己也没有准备妥当。

    姜不愧是老的辣,趁现在张汤还没布置好,窦太后就开始发难,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再给张汤三天时间布置,就有把握和梁王挣一挣皇位。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双方都没有布置妥当的前提下,还是窦太后的机会大些。

    毕竟窦太后都布置妥当,打算等梁王从厌次回来的时候,就开始发丧,并且把假诏书拿出来。

    可事情发展的太快,窦太后也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莫名其妙的死在厌次,让她的计划不得一改在改。

    就在窦太后准备趁着发丧的机会,拿出原本的传位诏书,在借着太子已薨的消息,力挺梁王即位。

    可就在准备好好的时候,又突然接到了厌次的飞鸽传书,说张汤等人不见了。

    与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太子的尸体。

    在这么一闹之下,窦太后又急急忙忙停止了计划,就怕张汤和梁王一起回来,在大殿上乱咬一通,把梁王说成千夫所指。

    可没想到才区区两天的时间,先皇已死的消息,好像被李广等人知道了。

    既然先皇已死的消息,被人知道了。

    那么就得兵贵神速,在其他藩王没反应过来前,把帝位给定了。

    只有这样的话,他们才没有机会发兵勤王,在借此机会,能够挣一挣这皇位。

    自古以来,就有以清君侧,或者勤王为名,最终夺得天下的例子。

    如果只是梁王和太子两人的话,不管谁当上了皇帝,自己还是那个皇太后。

    但要是其他藩王当上皇帝,不光自己等人,就连窦氏家族,都会被连根拔起。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窦太后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就是怕在不行动,李广会被张汤等人说动,以莫须有的名义,起兵拨乱反正。

    而以李广在军中的威望,只要他振臂一呼,只要是大汉的军队,至少有六七成,会响应李广的号召。

    到时候先帝与太子都已死,梁王又被李广带人灭杀,先皇一脉的传承,就真的要断在她这个,太后的手上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她窦家在厉害,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等窦家在外戍守边疆的将士,带兵回到长安,也已经大势已去矣。

    这就是窦太后,不得不快点把梁王,推上帝位的苦衷。

    因为窦太后怕,不单外要怕藩王以勤王为名,围攻长安。

    也要怕李广会听信谗言,来一个窝里反,最后便宜了别人。

    我还好不知道这些,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说:“太后你老人家,想的真是忒多了吧!

    你是这个要顾及,那个要想到,真是苦了你了。”

    可惜这个时候,我正在看便长安城中的繁华,并没有关注与剧情相关的人物。

    没办法,当初看冷宫那里的时候,太子等人还不知道,明天发丧的时候,梁王要借此登上皇位的消息。

    而李广那里,我实在没兴趣去看。

    至于陈阿娇那边,转圈都快把我转花了眼,打死我都不去看她转圈了。

    最后皇后那里更无聊,居然只是坐在房间里喝茶,要不就是独自想着事情,根本没什么好看的。

    你说我不看看长安,还能去看些什么东西?

    所以说啊,有时候没有东西可看,真是无聊到爆。

    就连长安城中的繁华景象,也都不能让我多看一眼。

    既然如此,我直接把电脑关了,直接带着黄蓉两人,出门逛街去了。

    就连尹剑与五毒等人,都没有叫上。

    现在这个时间,是我和黄蓉的二人世界,谁都不能来打扰到我。

    我和黄蓉两人,好像放飞了自我一般,在长安城中,疯狂的逛街买东西。

    只要是黄蓉看中的,都一一买下,不管什么实用不实用,只为了此时的开心。

    反正我是好久好久,都没有见过黄蓉这么开心了。

    为了黄蓉的笑颜,哪怕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可惜啊,我不找事事找我,我们在集市上,开心的逛着得时候,突然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我由于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所以离黄蓉有点远。

    等我发现事情不对,赶到黄蓉身旁的时候,拦下黄蓉的主谋,也已经走了出来。

    当我见到这个人后,实在对他兴趣缺缺。

    虽然他是皇亲国戚,但他又不是一个好人,实在让我提不起什么兴趣。

    如果他识趣的话,我还能放过他,不然不用等到第二季了。

    我过几天就送他去和厌次侯作伴。

    不过对方好像没有看见我一般,只是在我身上扫了一眼后,就彬彬有礼的对黄蓉问到:“本人田鼢,是皇帝的小舅子,太子爷的舅舅。

    不知可否请教小姐芳名,住在哪里呢?”

    好嘛,我原本不想多管闲事,这田鼢也不是我的目标。

    可在这个时候,居然还能遇见这么经典的画面,实属难得。

    黄蓉见有人拦路,本来就不高兴,现在看来,拦路的还是个登徒子,这让黄蓉更加愤怒了。

    可还没等黄蓉出手,田鼢就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给砸中了脑袋,当场就血流不止。

    这下好了,田鼢还没有帅过一分钟,就已经遭了报应。

    田鼢这个人,看过大汉天子2的人,都对他不会陌生。

    看起来田鼢阴险狡诈,是个十足的小人,但田鼢不单单是小人,还是个非常怕死的小人。

    所以我才会用精神力,摄取一块石头,让它从高空中落下,砸伤田鼢的头。

    在我看来,只要田鼢受伤,以他怕死的性格,会立刻去求医,把我们丢在一旁。

    事情也正是这样发展的,只不过在田鼢去医馆的路上时,居然还不忘派人跟踪,想找到我们的住处。

    原本我想让田鼢多活两天,不要这么快想到我的身上。

    但看现在这个情况,我是必须得在今晚,把田鼢给杀了灭口啊!

    只不过杀田鼢的办法,一定要被人看成是意外才行。

    于是我立刻联系上追魂,让他跟踪田鼢,找到田鼢住在哪里。

    等到了晚上后,就让他把召集过来的毒蛇,全部都放进田鼢的府上。

    我要让田鼢一家,全都死翘翘,还得是那种,死得非常凄惨的模样。

    追魂在听到我的灵魂传音,又有田鼢的气息作为引子,不一会就来到田鼢不远处。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还是我们逛街的时间啦!

    我们都没有管身后的小尾巴,继续开开心心的逛街购物。

    直到天色将暗,我们才开始往回走。

    当我们走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只听见一声清脆的炸裂声后,没到三秒钟的时间,就又传来了倒地的声音。

    如果有人去倒地声那里查看,只会看见一具没有脑袋的尸体,躺在了地上。

    我是绝对不允许,有人打我家黄蓉的主意,哪怕他是天王老子,都不行。

    等我们回到小院,发现大家都在准备着做饭。

    看来在他们的眼中,我们今天是不会回来了啊?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就是我们吃饭的环节了。

    只不过要等一会,黄蓉才能做好,这么多人吃的饭菜。

    等我们吃完之后,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看来大家都在养精蓄锐,等明天梁王与太子的博弈。

    就连追魂没有来吃饭的事情,都没有人发现。

    看来追魂的确是个好刺客,他的存在感太低了。

    一夜无话,直到第二天清早,我们都聚在一起,兴致勃勃的看转播。

    看此次皇位得主,究竟是谁。

    好像不能这么说,搞得好像在看世界杯似的,但我也不好形容现在的心情。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和看世界杯差不多,让人非常的期待。

    只听见几声巨大的钟鸣,从远处传来,一众大臣们,都依次进入大殿中。

    我记得在电视剧中,有许多藩王,和他们的子嗣前来才对。

    怎么在这个大殿中,除了梁王之外,九江王,和其它诸位藩王,为什么都没有前来呢?

    看来现实和电视剧,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从今天上朝的时候,没有藩王到来,就能说明一切了。

    只见大殿之上,摆放着一口棺木,一口金丝楠木所做成的棺椁。

    而在皇帝的宝座上,坐着的人,就是皇帝的母亲窦太后。

    进殿的大臣们都很好奇,皇帝已大病多日,这段时间里,都没有上过朝。

    虽然在今早的时候,突然传出钟声,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的数过。

    如果有人认真数过的话,就会发现,那是皇帝大行的钟声。

    但这也不妨碍众大臣们,在看见大殿上的棺木后,就都明白了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臣们明白了过来后,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个都跌坐在地,突然痛哭流涕起来。

    好像死的不是皇帝,而是自己的亲爹一般。

    更有甚者,哭的更是鬼哭狼嚎,好似不这样哭的话,不足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一般。

    等到大臣们哭完后,才发现太子不在大殿上,这可把大臣们吓坏了。

    难不成这口棺木中躺着的,并不是皇帝陛下,而是好久不见的太子殿下?

    这件事情,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让众大臣摸不着头脑,不知在这棺木中,躺着的倒地是哪位了。

    就连数过钟声的一些大臣,都以为自己多数了一声。

    就在大臣们交头接耳时,窦太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只见窦太后对大臣们说到:“好啦,你们议论到此结束吧!

    你们都不要猜了,这棺椁里面盛殓的,就是皇帝本人没错了。”

    这下大臣们都镇定下来,等待太后继续说明。

    只见太后继续开口说道:“先帝有遗旨一封,现在就读给众位大臣们听。”

    只见太后话一说完,大殿之上,立刻就没有一丝声音,好似殿中无人一般。

    就连站在殿门口的守卫,也都没有继续交头接耳,认真听着里面的诏书。

    我见门口的守卫很面善,让昆虫监视器飞近一看,得,还是和原剧情一样。

    太子等一行人,都装扮成护卫,守在大殿的门口。

    不会这么巧吧!

    难道由于我没有过多的参与,所以很多地方,都被世界意识修正了?

    使得这些剧情,还是按照原定路线发展下去么?

    不管剧情被修正成啥样,我反正是无能无力,不能改变原有的结局了。

    此时只见太监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圣旨。

    而原本伺候先皇的太监,走到托盘处,把圣旨拿了下来,开始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知身染沉疴,难以痊愈,着立下遗诏,命……”

    我在小院中,通过昆虫监视器,听着那些陈词滥调的圣旨,实在让人乏味。

    不过还好,在我们都快被圣旨催眠时,太监终于把圣旨读完了。

    读完圣旨后,我们这些人,一个个都醉眼朦胧的,已经快要进入梦乡当中。

    就在此时,有位大臣站出来说到:“启禀太后,不知太子身在何处?

    既然已传位与太子,为何不见太子殿下?”

    我被这突然出现的声音,吓得突然醒了过来。

    看样子,已经进入主题了啊!

    此时窦太后还没有说话,梁王就忍不住跳了出来。

    只见梁王上前一步,对这位大臣说到:“司马大人,太子因为贪玩,在几日之前,去到了山东厌次。”

    还没等梁王继续说明,这位姓司马的老大人,就立刻对梁王问到:“敢问梁王千岁,既已知晓太子殿下的去向,为何不通知殿下返回,梁王千岁究竟是何用意?”

    得,这位司马大人不得了啊!

    这话一说出来,好像梁王是一个,想要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一般。

    梁王听到司马大人的质问后,也不生气,笑着对司马大人回到:“不是本王不肯把太子找回来。

    本王前几日离宫,就是要赶到厌次去通知太子。”

    梁王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后,才接着开口说道:“哎,可是当本王去到厌次时,发现太子不知为何,已然归天了。”

    这位站出来质问梁王的司马大人,在听到梁王的话后,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就摔倒在地下。

    要不是旁边的大臣扶了一把,都已经跌坐在地上了。

    等司马大人站稳后,立刻指着梁王,大声的呵斥到:“梁王千岁,我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居然为了皇帝的宝座,连自己的亲侄子,都下得去手。”

    我看到这时,觉得不用张汤出面冤枉梁王,梁王就已经洗不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