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的森林,因你知名 » 46.飞来冤家

46.飞来冤家

    2008年11月,“丝路花雨”开业两周年店庆活动搞过,生意又走入常态。通过招聘,店员人数已扩大到十三人。收银台固定一人,底层安排六个导购,二层安排六个导购,十三个人刚刚够用,原来只有八个人,大家都太辛苦了。

    何明明被解放了出来,终于不用直接参与导购,每天拿出来更多时间研究管理,研究商品经营,一心帮着时洋打理生意。

    瞿霞六月末研究生一毕业就回来了,快马加鞭,很快通过了西顶城电视台招聘,做了记者,走上了工作岗位。瞿霞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加之从小品学兼优,学习能力自然强,工作起来上手很快,即就算是实习期也没有什么压力。下班,她把时间都留给了何明明,两个有情人终于能愉快地厮守了。

    人啊,大多贪图安逸,工作上出了些成绩,忍不住就嘚瑟嘚瑟。有能人何明明,时洋乐得抽身出来做个快活老板。他开始辗转于各种聚会,交际场所。没办法,时洋也是凡人,喜欢身边有许多朋友,毕竟谁生活中都不能缺了朋友啊。Grace这条线他已经搭上,其余各色人物也结识了不少。年青人汲汲于混世面,这无可厚非,因为他要在西顶城扎根,发展,都需要人的帮衬。

    作为官场新人的周伟平更是深谙人际关系的奥秘,——身在江湖,有人,左右逢源;没人,寸步难行。做了科长,仕途之路清晰了,他也算得势了,身边陡然增加了好多狐朋狗友。为了迎合这些人,每有大事小情,一处理完,大家就约在一起聚聚。吃喝玩乐之中,关系开始形成,并逐渐加深。

    周伟平不放弃努力,用尽方法和局长拉近关系。

    都是同事,时间长了,局长愈加喜欢这样处处得宜,工作能力还强的青年。关系越走越近,有一次,周末周伟平瞅准机会往局长家里打了个电话,带点礼物就去登门拜访了。

    和领导近乎近乎,聊聊日常话题,他就撤了。慢慢地,周伟平摸清了局长家的作息规律,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家里看局长一次。

    2

    “丝路花雨”的生意从一开门就持续热火,两年下来时老板日日增财,在胜利路上众多的服装店中最为显眼,最为突出。

    树大招风,不论怎么大,怎么火,偌大的西顶城当然能够装得下这一个“丝路花雨”,但在胜利路上就不一定了。

    同行是冤家,客人都跑你这里来,你赚大钱,别人家的服装店生意势必受影响,业绩下滑,有自视强悍的人就不答应了。胜利路上有个“永发服装商场”,是一个老牌商场,在西顶城市民圈里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但是,因为“丝路花雨”异军突起,他们的生意渐渐冷清起来。以前永发商场虽不能说是人山人海,那也是人流不断,服装销量一直很好。商场老板黄永发能在胜利路上坐拥这么大一个商场,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丝路花雨”开业的时候,黄老板以为又是一家凑数混饭吃的小服装店,都没有拿正眼瞧得上。“丝路花雨”开业初期生意大火,他也没当回事,——市民赶新鲜,长不了。可是,他没想到,就是这间小青年开得服装店,居然经营有方,生意火爆。再看看自己的商场,营业额下滑再下滑,他心里不痛快起来,加上近来他的手下不停在耳边吹邪风,渐渐坐不住了,说话时不时透出对“丝路花雨”的不耐烦。可是,他毕竟是前辈,样子还是端着,那只不过是两个小青年,够不上让他直接出手。

    “别让我白养你们,想想办法,提高销售额!”他向手下的人下命令。

    永发商场的责任经理是个精明人,得到命令,马上在商场开展活动:拿出一批低档衣服降价,博眼球,吸引客流,促销。衣服价格确实给的很低,广告一打出来,真有不少贪便宜的顾客进门。可是,来的顾客一看,便宜的都是老货,旧货,好的,上档次的还是那个价。永发商场和“丝路花雨”同价位的衣服,那款式就落后,做工也粗糙了。所以,人群稍一集聚,很快大失所望,又散去了。

    商场的经理很恼火,业绩不行,他的工资就减少,老板还可能炒他的鱿鱼。他只是个打工的,老板没说行手段使盘外招,暂时他还不能出手。他只有使劲在黄老板耳边煽动,挑唆和丝路花雨的敌对情绪。

    管理者如是,永发商场的员工也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对“丝路花雨”也是微辞不断,甚至在顾客那里数落抹黑。

    “他们的衣服看着好,不经穿!”

    “他们的衣服洗一次就缩水!”

    “他们的衣服贵!一件买咱们两件,三件,不值!”

    首先,“丝路花雨”的店员从顾客那里听到了来自永发商场的污蔑之词,大家很气愤,把这些无中生有的话告诉了何明明。何明明又转告给时洋。时洋听了,心里雪亮:这是同行看丝路花雨生意好,眼红。

    “同行是冤家,你看,咱们来事了。”时洋对何明明说。

    “树大招风!匹夫无罪,怀玉其罪!”何明明也知道。

    “可是咱们要发展,不招风也没办法啊。”时洋一下挑明这里面的关键问题。

    “首先,事找咱,咱不怕!其次,最根本的,做生意以和为贵!所以,这点言语上的冒犯,犯不着和他们掰扯。咱们继续做生意,用业绩回击他们的小伎俩!”时洋稍加思考,指出了解决的办法。

    “说得好!业绩是实干出来的,不是几句话吹出来的!”何明明表示同意,随声附和。

    “不过,以后咱得多个心眼,防着他们使坏招,损招。”时洋考虑周全,又嘱咐何明明。

    “行,我以后都在店里盯着。”关键时刻,何明明自动顶了上去,站出来为时洋分担。

    生意路上,“丝路花雨”和“永发商场”就这样在胜利路上狭路相逢。但是,这种对立还真不是时洋大度一下能过得去的,事情在一步一步向着激化迈进,只是目前还没显露出来……

    又有酒场,周伟平在酒店订了一个房间,约了几个朋友相聚一堂。其实,周伟平才不办没有名头的场,这个聚会是几个商场上的朋友怂恿周伟平办得,他们想通过周伟平搭桥,结交人。当然,周伟平办场只是一个名义,所需花费都由那几个朋友出。

    能上周伟平酒场的人物都有一定的资本,不是身有其职,就是手里有钱。那些董事长,老板们打开了周伟平这个门路,借着他来结交人。

    升了职,周伟平仍没有急着搬出租住的房子,还和时洋,何明明共居一处。时洋正在扩展人脉,刚好周伟平可以带他。所以周伟平的酒局,聚会,他偶尔也参加一次。

    这次,他也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