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风之铭 » 第一章 小城里的少年

第一章 小城里的少年

    汾阳城的一处墙头上,躺着一位瘦弱少年,少年衣着有着些丁的白大褂,腰束一根黑带,懒洋洋的望着天空,想着今日又将是一尘不变的日常。

    这个时间点,过一会卖木柴的马汉子就会路过这里;再一会就会有一些孩童来玩过家家,城东的孟小丫头照例要当新娘子,谁让既她是这一辈最水灵的女孩又是城东第一富商孟子明的千金呢,陈鹏自然要当新郎的,小家伙不知跟谁学了个自以为的风流倜傥的腔调,实则臭屁的很,但他可是城北书香世家陈家的幼子,当狗腿的自会逢迎,但其实孟小丫头真正喜欢的是老实巴交的穷小子李四五,可长大后的孟丫头注定会忘掉这个小心上人......再过一会同辈的那帮人就会经此去学堂读书,领头的石三河到时候会得意洋洋的对自己鄙视一番,和他作为青梅竹马的王柳园也会附和一下,这一辈的狗腿子则会朝少年耀武扬威的竖拳头,剩下的人要么皱眉,要么冷眼,当然也会有人同情少年,但也仅此而已......

    不得不说这帮人读了书之后真是好多了,以前的他们一定会朝少年扔不少石头,少年六七岁的时候身上可没少过青肿,经此磨练,少年虽然瘦弱,但身形之灵敏确却是达到同辈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不过这些人中却是要把那家伙去掉。

    果然不多时,先是马汉子路过,友好的朝少年打了个招呼,在之后是一些小屁孩,今天的陈鹏不知怎的,朝着少年说了声晦气,然后带着他的那帮跟班转去别处过家家了,在之后就是少年的同辈门了,石三河摇着一把带有字画的扇子,趾高气昂的从少年身边路过,还不忘“嗤”一声,少年却是充耳不闻,甚至朝着他挽着的王柳园吹了声口哨,在他们准备动手之前先一步如猴子般跃上一旁的大树,然后三两个跃步扬长而去。

    领头的石三河恶狠狠的说了句:“乡野鄙夫。”,然后对着跟班们说道:“我这一句如何?”,狗腿子们争先附和道:“甚妙甚妙,石公子将来定会是一位举国皆知的大文豪。”,听到这一句后,石三河笑道:“谬赞,谬赞!”

    少年从小就被排极,没办法,少年无父无母,只有一个整日摆摊算命的老师父,算命能挣几个子?故而少年从小就饥一顿饱一顿的,更甭提去学堂念书了。师父在外没个正形,喜欢占那些漂亮女子的便宜,说些讨巧的话,然后借机多摸下女子手腕,师父五六十岁的老头了,却有一股风流之气质,被揩油的女子大多也不会多说些什么,少年很会察言观色,就是看师父揩油学来的。女子们不会发作,但她们的男人就不好说了,城中又不乏一些爱嚼舌头根的老婆子,一来二去之下,少年就变成了“色老头家的野小子”。

    如此背景下,被排挤也属实无耐,但这都不妨碍少年享受生活,每日望天空,摸河虾,看小城,也很有趣的,就是晚上会难熬点,因为在外没个正形的师父归“家”时就会换上一副面孔,板起脸来让少年背一些奇怪的语言,画一些奇怪的图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要记下来的东西也越来越繁冗,但好在少年在这些训练下又有了新的本领——过目不忘,因此日子也还挺好。

    确定那帮同龄人走远后,少年又回到了原本位置躺着,似乎在等着什么,就在有些困倦想要睡的时候,一道声音在其背后响起,“黄和!”

    少年应声回头,是一张稚嫩又有些俊气的面孔,来者也是一位少年,和黄和同龄,对于这家伙,黄和只知道他应该是一位富有家庭的顽劣子弟,名叫郭琦。

    原本他面容还挺白净的,但自从和黄和在一起耍后,面庞就有些黝黑了。两家伙一会面就整日疯玩,从城东跑到城西,城中跑到郊外,上书掏鸟蛋,下河摸鱼虾,偷人家的山芋烤着吃,去听说书人讲那些江湖风雨、神洲往事,去教堂里听洋人的神父诵经,去寺庙里看僧人打坐......

    “快走,快走!”,郭琦敦促到,“城南的陈先生今日要到黄土岗,续讲那剑仙张怀远的故事,咱们得提前找好位置。”

    黄和答应后,跟着郭琦翻过座座房宇,在路过一条死胡同时,黄和陷入了沉思......

    那一日,八岁的黄和与郭琦在月色中闲逛,闲着无聊,二人在那互踩影子,踩着踩着,正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郭琦诧异道:“咦,怎的多出一个影子?”

    黄和循着郭琦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在二人的影子间忽地多出了一具高大的影子,当时的黄和只是惊异,与与郭琦四下望去,却不曾见到一个人。

    二人停下玩耍,默默的走着,那影子竟是尾随着二人,二人正准备琢磨时,一位女子唤了下郭琦的名字,来着是郭琦的娘亲,是一位虽然面容寻常但却能让周围人很是安心的女子,至少黄和这么觉得。

    郭琦的娘亲是第一次见到黄和,见到自己的儿子有这么一位玩伴,女子很是高兴,原本还打算发作的她立刻换上一副和煦的笑容,在揪着郭琦耳朵的同时还邀请黄和去做客。回去还有事要做的黄和自然是婉拒了的,女子很是惋惜,但终究没有强求。

    在他们离去的时候郭琦的娘亲似乎还说了什么,但那时的黄河不知为什么没有听见,就在他扭身要会“家”的时候,黄和忽地发现,原先那个多出来的影子却消失不见了,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但黄和却是注意到,死胡同里不知怎的多出一把漆黑的剑,黄和缓缓的踱着步子,一步步朝那把剑走去,就在手要握住剑柄的时候,黄和发现,那条死胡同忽然大开,但尽头却非熟悉的小镇景色,然后一道声音从剑身传出,“不够格!”

    然后那把剑就此消失不见,原本大开的巷子又变成了死胡同,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改变。

    思绪回到现在,黄和与郭琦已经到达了名为“黄土岗”的小酒馆,酒馆里果然有那一袭青衫,四下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郭琦摸上了房梁,黄和也紧随其身。

    那一袭青衫陈先生喝了一口黄土酒,然后掏出醒木一拍,以他那洪亮的声音开口道:“各位客官,今日我为大家继续讲那剑仙张怀远的故事!还请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四下里立刻就有人递出一两个铜子给说书先生早已准备好的小碗里。

    “书接上回,且说那张怀远自与那鄱阳亭老魔一战后,名声大噪,立刻就有不少江湖前辈来问剑,其中,自然不乏张怀远以前的仇家,想借此永除后患......”

    黄和对此充耳不闻,他对这种江湖剑客之事一向不感兴趣,只是想着今日又是如此,一切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大剑仙张怀远了解宿怨后,专心习剑,剑道造诣一天更比一天高,据说啊,就快要踏破那层玄关,武道绝世,成为那传说中的人间武圣了,可不知怎的,张怀远竟然散尽一身武道根本,改去当剑修了,那时的剑修可不像现在这样吃香,与寻常修士无异,在当时的人看来,实在是脑袋进水透顶。在那之后,张怀远就销声匿迹,退出众人视野了,直到,五百年前那场牵动真正意义上天下的‘卫国之战’......”,陈先生喝光碗里的黄土酒,继续道:“今日就到这里,下次我再为大家好好说道说道那张怀远,在卫国之战上呈现的绝、世、风、华!”,然后清点一下今日收入便就此离去。

    众人一阵唏嘘,但也只能就此散场,郭琦还想叫上黄和再去下一处地点耍去,却被黄和拒绝了,今日师父突然要自己在正午前会家,郭琦只好与黄和告别。

    回到家,师父正与一位和尚、和一位富商打扮的人喝酒,三人皆有些微醺,黄和绕过三人,三人也似乎没一个注意到黄和,黄和来到自己的房间,发现那里竟然躺着一位红衣女子,女子面容姣好,有些天生媚骨的味道,女子半眼也瞧下黄和,只是自顾自掰手指;黄和搞不清状况,走向师父的房间,却发现那里竟然也有一位陌生人,是一位邋遢汉子,但其眼神却让人如沐春风,黄和有些发懵,汉子却是起身向黄和告别,汉子走后,红衣女子也是离去。

    黄和还有些不知所措,师父却进了门,对黄和说道:“郭琦你应该见过了吧?”

    黄和点点头,不知道师父为何会知道这些,师父继续道:“他啊,是‘人屠’郭路的儿子,受封程阳侯,允称殿下。”

    黄和有些发懵,在少年所处的明魏王朝,只有藩王和皇子公主们是允称殿下的,管侯爷叫殿下,可是僭越!

    师父不管黄和心中所想,继续说道:“郭路呢,和我有些交情,就是方才坐在那个秃驴旁和我一起喝酒的那个。”

    黄和大脑空白。

    “今日你不用做别的,把那四书五经给我背个滚瓜烂熟即可,我帮你走了后门,你直接参加今年的院试,一定要给我考上个秀才,否则......”,师父没有接着说,但黄和明白,要是考不上可有他果子吃的。

    “那个,师父,院试是在哪一天?”

    “明天。”

    黄和一阵头大,第二天,少年参加了院试,五天后的榜单上少年位居第十,刚好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这一年,少年不过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