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锦绣出刀 » 第九章 禹朝

第九章 禹朝

    众人簇拥着莫重进入莫家大厅,至于临时被拉着应酬的聂远上柱国将军只留下一句夜时前去接应便去了府尹府邸。

    “远儿啊,这外面的商铺都是咱们莫家的产业了?”

    席间,莫重还是有些不相信的问着,很难想象,如此多的商铺以及行货门店都是眼前这个还未足冠少年一人打理着。

    “二叔,侄儿只是稍稍改进了一些地方罢了,归根结底,还是莫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听着莫远变相的承认,莫重拍了拍莫远的肩膀,点着头说道:“莫家有此子,何愁不能复兴啊!”

    —————————

    离春节还有几天,天稍和,风微,听闻上柱国聂远将军入住府尹大人清扬府邸,宣城有头有脸的人们都上赶着拉拢关系,莫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因为莫重的缘故,吃相起码不会太过难看。

    “二叔,这聂远将军而立之年已是一方大吏,果然是我辈能人啊”

    莫重笑吟吟的看着莫远,不得不暗自佩服自家这位侄子的头脑,缓缓说着:“上柱国大人的确是个能人,并不依靠父辈余荫,弱冠之年便披甲上阵,至今于马上征战已经十余载了”

    原来,当年李渊伐隋,各路诸侯齐聚,天下因而大乱,而扶持李渊坐于皇位之后,长孙家的人开始帮其稳定朝局,而此时,位于晋川地区的琅琊氏族开始蠢蠢欲动,操控长孙之女嫁于李渊之子李世民,本想暗中扶持李世民上位,却未能想到爆发了宣武门事变,宣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登上大宝之位,琅琊氏族开始派人与唐皇接触,没想到,唐皇却称宣武门事变是自己一手策划,与琅琊氏族产生隔阂,引发矛盾。

    而禹姓,本是琅琊氏族的一大分支。见唐皇无法操控,只得设法引发天下大乱,保禹姓上位,传承了几百年的琅琊氏族野心颇大,怎能容忍天下被外人占据手中,李世民呕心沥血,开辟盛唐之风,也从未想到,为他人做了嫁衣,禹帝登基以后,更改国号,郡县制改为州城制,才有了如今的大禹朝的模样.....

    ————————————

    “先太子一直垂帘辅政,如今竟然莫名遇刺身亡,朝中大臣皆断言为李氏余孽,可皇室不为之所动,想来,定不是因为李氏的关系”

    听闻莫重说起先太子,莫远恍然大悟的说着。

    “只是可惜,先太子如此,我等却无缘见其尊容,实乃不幸!”

    “是啊,本为国之储君,未曾露面便......唉…”

    “二叔也莫要灰心,陛下更是知人善用,大禹国力定是久经不衰。”

    虽对禹朝并没有太多感情,只是二叔毕竟在朝中当差,这一记马屁拍的不折不扣,毕竟拍马屁不需要什么成本。

    ————————

    清府

    还未到得清扬府尹府邸,便已然感到人声嘈杂之音,莫重皱了皱眉头,二人下了马车,引着莫远从偏门进入府邸。

    府中假山怪石遍布,中央有一座以人力挖开的水湖,不知从何方引水,其水清澈,幽幽见底。府内分为前院和后院,东西厢房错落有致,仅仅一州之城府尹大人的府邸便已是如此规模,难怪贫穷寒子以入朝做官为荣。

    “莫重老弟远道而来,清某有失远迎,还望老弟海涵”

    还未走进厅房,已有眼疾手快的下人通报去了,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清扬随着聂远将军走了出来。

    “莫家莫远见过聂远叔叔,见过清扬世伯”

    “哈哈,你倒是会说话”

    清扬拍了拍莫远的肩膀,引着众人向厅房走去,几人刚刚落座,清扬便指着莫远对聂远说道:“大人可莫要瞧此子年幼,宣城如今一大半的产业都在他手上打理着,名副其实的首富!听说最近还要搞什么钱庄,这个下官倒是没有听说过。”

    “哦?钱庄?”

    手掌数十万大军自然对这些商贾之事并无兴趣,只是听闻钱庄二字,不由来的多了几分兴趣。

    半辈子戎马,自然也在朝国边境听闻一些商贸之事,只是一直未曾在意,只是偶然觐见陛下时,年幼太子曾提过一次。当时先太子深知银两携带不当,欲筹建钱庄,发行商票,可此事筹划了一半,先太子遇刺,这才没了下文。

    可眼前这个并非京城要地,而且听闻莫家此子从未出过宣城,生出如此想法,自然引起了聂远将军的兴趣。

    “贤侄可否说上一二,本将军有些兴趣了”

    听到聂远这话,莫重有些动容,跟随这位将军征战数载,一直未曾听闻将军对商贾之事的兴趣,如今竟然…………

    “只是听起来有些意思,当年觐见陛下之时,陛下也曾谈起此事,如今再次听到,不免有些好奇罢了”

    注意到莫重的目光,聂远将军解释的说道,“远儿的头脑倒是与本将军的一位故人相像。”

    “聂叔叔莫要抬举侄儿了,这钱庄一事,侄儿已将批文上呈给了清扬世伯,此次筹备钱庄,还是要归根结底改变大禹的民势,将银两换为银票,自然只是第一步,后面侄儿还曾打算降低赋税制度,提高国家税收....”

    “这降低赋税,又如何提高国家税收呢?”

    清扬在一旁疑惑的问道,“如此说来,岂不是两相矛盾!”

    聂远和莫重虽未听懂,也跟着情不自禁的点头,目光聚集在莫远身上,究竟莫远如何回答。

    莫重也是有些恍然,以前从未发现家中侄子有这般才学,不得不惊叹男大十八变。

    “以百姓的年创收为基础,来改变赋税制度,商贾人士财产颇多,自然也要多交上赋税,所谓民生,自然是要做到以百姓文本!以人为本!到那时,我大禹朝百姓安居乐业,那才是大同社会!”

    “好!好一个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

    聂远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又对着清扬说道:“莫远上呈给府尹大人的批文,府尹大人切记递给本将军,待春节过后,本将军亲自进京,递呈于陛下!”

    “草民莫远谢过聂远将军!谢过清扬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