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宋:龙飞九五重开宋天 » 第五章 青州大捷

第五章 青州大捷

    邓州之战后,李显忠觉得这场战事是他从军以来最大的耻辱,尽管毕再遇这个后辈将领在他身边劝说他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李显忠始终忘不了他从邓州前线撤退回来时遇到的一切......

    邓州之战,宋军新败,一万人去回来只剩下了五千人。当李显忠回归宋境的时候,在他马头前,一群戴孝的人哭声震天,其中有个年轻女子,似乎认出了这骑着马的就是自己夫君的上司,冲上前来,李显忠身边的护卫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这个年轻女子就已经拉住了李显忠的马,李显忠看这小娘子这样,觉得她肯定有话要讲,于是就翻身下马。

    “官人,我夫君呢?我们好好的把他交给官人您,让他建功立业,官人您回来了,我夫君在哪呢?官人你回答我啊!官人!”这个年轻女子一边捶打着李显忠,一边哭问着李显忠,李显忠惭愧,默然无语,呆呆地立在那儿,任着这位小娘子捶打自己。到了后来,李显忠也不记得,自己那天是如何回到了鄂州大营的。

    自打从邓州前线回来后,李显忠就一直闷闷不乐,整天借酒浇愁,毕再遇几次前来劝说,但却没有任何效果,或许是不忍看着李显忠再这样颓废消沉下去,刚刚到任的虞允文上表朝廷,请求赵眘将李显忠调任到川陕一线,和负责川陕防务的邵宏渊对调。

    益州路成都府,这是隆兴北伐的西线战场起点,同时也是西线宋军的大本营。

    西线战场的总指挥是老臣张浚,张浚字德远,他是四朝老臣,坚定的主战派,在高宗朝曾经取得和尚原大捷,或许正是因为这场战事让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赵眘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在赵眘即位为帝后,首先起复这位前朝宰相,让他到川陕一线防御金军可能的袭扰。

    虞允文请求将李显忠和邵宏渊互换的奏疏,已经摆在了赵眘御书房的桌上。

    邵宏渊这个人,赵眘也是知道的,只是对邵宏渊这人,赵眘的印象并不好,他争强好胜心胸狭隘,不久前就因为他的这个特点,导致了一场大败,险些让西线战局崩盘,这场大败便是兴元府之战。

    那金国的皇帝完颜雍见宋军节节胜利,西线和东线两路连续夺取数州之地,于是便派遣纥石烈志宁前往宋金西线战场,临行之前,完颜雍接见了纥石烈志宁,向他交代了此行的任务,并且拍了拍纥石烈志宁的肩膀,对他说:“爱卿今日一路向西,千万记得,身后便是繁华中原,无论如何也要将宋军挡在外面,中原不能有失,否则的话到时被我们征服的契丹、渤海、汉人都会揭竿而起,外面与我们有世仇的蒙古诸部也会进犯,那样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爱卿,你的担子可不轻啊!”纥石烈志宁看向完颜雍坚定地说道:“臣今日一路向西,心中定会牢牢记得皇上今日的教诲,一定不辱使命!”完颜雍笑了笑,说好,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我们现在大概知道,九月间,虞允文点起兵马,和接替李显忠的邵宏渊一起自襄阳出兵北伐中原,直扑唐州一线。而金国方面,纥石烈志宁领军十万,自太原府方向而来,直接向着正在交战的关中前进。而关中战场,宋朝一方的武将是吴璘、李显忠,而文官则是老臣张浚,坐镇后方统筹后勤粮草的则是陆游。

    ......

    青州城外,残阳如血,尸横遍野,很显然,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血战,青州城头,一杆“宋”的旗帜正在飘扬着,似乎在宣扬着、炫耀着自己的胜利。

    辛弃疾的军队在莒县稍事休整后,便联合山东抗金武装一路北进,连战连捷,不日便抵达青州城下,而此时,乌林答剌所部在青州早已等候多时。一场日月无光的恶战旋即展开了。

    乌林答剌的射雕军是金军的精锐部队,虽然承平日久,战斗力有所下滑,但仍旧是金军中的佼佼者,而辛弃疾的新军飞虎军实力也是不容小觑,飞虎军从浙西山民中和荆湖南路的乡民中选拔,战斗力极为强悍,双方碰撞在一起,那真的犹如沸水泼雪一般,只不过这雪是金军,沸水则是辛弃疾的飞虎军。

    却说青州城下,仆散忠义看到了辛弃疾,发现辛弃疾相貌俊美,于是便在城头不屑地嘲笑道:“南朝这是无人可用了吗?居然让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上阵杀敌来了?”一旁站立的金军将士看到城下的辛弃疾,也是哈哈大笑,边笑边向城下的辛弃疾喊道:“这是谁家的小娘子?打仗不是你该干的事情,还是回家......”话未说完,只听得“嗖”的一声,城头的说笑声戛然而止,仆散忠义不可思议的看着那员被射杀的金军士兵,在城下射出的箭都能把人钉在地上,南朝的国主怎么就这般好运,不断得到这样的俊杰豪雄相助?还没等他继续感叹,辛弃疾下令攻城的号令,将他从羡慕嫉妒恨中拉回了现实。

    “冲啊,杀光这些来犯的南蛮子!”这是仆散忠义号令将士的话语

    “弟兄们,杀光这些可恨的金人,是他们让你们有家不能回!也是他们烧杀抢掠杀死掳掠我们不少边境的百姓,今天我们就要用金人的血来祭奠他们!”这是辛弃疾激励飞虎军将士们的话语

    飞虎军和射雕军前部碰撞在了一起,在城头的乌林答剌看着城下的交战,脑海突然浮现出了一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城下的宋军身着重甲,清一色的黑甲,重步兵对阵金人的重骑兵,辛弃疾亲自上阵和飞虎军将士一起冲杀金军。

    正在此时,仆散忠义看自己的部下被辛弃疾和飞虎军杀得胆怯,高声叫阵:“谁来与我决一死战?”语气之狂妄,完全不把眼前的宋军放在眼里,这激怒了飞虎军上下,辛弃疾高声叫道:“就让我辛某人来会会你!”仆散忠义轻蔑地笑道:“我的刀,从不杀无名小卒!”辛弃疾听到,笑了,说是么,今天谁做谁的鬼还不一定呢!拔出宝剑,与仆散忠义战在一起。

    仆散忠义和辛弃疾战在一起,双方将士们暂时停下了交战,都在心中为自己的主帅加油。刚一交战,仆散忠义的刀和辛弃疾的宝剑碰撞在一起时,仆散忠义的手被震得发麻,心中大惊,心知遇到劲敌,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和辛弃疾的交手。双方你来我往,十回合后,仆散忠义的刀被辛弃疾的剑一震,掉落于马下,辛弃疾不待仆散忠义反应过来,手起剑落,仆散忠义被斩于马下。

    仆散忠义被辛弃疾击杀,宋军一侧欢声雷动,士气更加高涨。而战场的另一侧,仆散忠义所部眼见主帅被南朝的蛮子杀了,军心大乱,见此情况,辛弃疾号令将士们说就是现在,跟我上,杀光前面的金狗蛮子们!飞虎军应声雷动,已经血战半日的飞虎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仆散忠义所部士兵,就像镰刀一般,收割着金军士兵,此时,乌林答剌见局势不妙,率领自己的五千人马冲出青州城,和辛弃疾的人马战于一处。

    到了此时,辛弃疾的飞虎军已经完全占了上风,士兵们越战越勇,而乌林答剌的金军刚刚亲眼看到辛弃疾将仆散忠义斩杀于马下,士气大跌,都硬着头皮,“咕噜”咽了声口水,向着对面的宋军冲杀而去,结果可想而知,站至傍晚时分,辛弃疾的部队以千人的损失,取得了青州大捷,此战击杀金军将领一员,歼灭金军一万人,乌林答剌仅以身免,仓皇逃出青州,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抱头鼠窜,往河北西路大名府去了。

    建康行在,一如既往地热闹,街头响着小贩们的叫卖声,瓦舍勾栏里说书人一如既往说着故事,街头的百戏艺人也一如既往地表演着杂耍,正在此时,一队人马匆匆闯进御街前的道路上,一边举着战报,一边高声叫着:“大捷!辛弃疾将军取得青州大捷!杀敌万人!”这条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般,惊得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不多时,辛弃疾所部取得青州大捷的消息便传到了建康的行宫之中,皇帝赵眘接到战报,心中已经狂喜至极,但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将战报递给了底下的中枢群臣们,说你们自己看看吧!战报在杨万里、胡铨、张孝祥、崔与之等人的手中传递着,几个人的神情也渐渐变成了狂喜。

    青州大捷消息传来的当天晚上,建康行在张灯结彩,人人都在为这场空前的大胜欢呼庆祝,建康城的各大酒楼这天晚上都彻夜营业,家家客满,人人喝着美酒,笑闹着,欢呼着,没有什么能比一场大捷更能振奋人心了,上一次这样的欢呼和庆贺,还是鄂国公在时取得郾城之战大胜之后,那天不光建康行在,临安城也是一样的张灯结彩,朝野振奋,欢庆胜利。

    临安行在,德寿宫。

    惴惴不安等待消息的汤思退和投降派诸臣,正在等待着前线的战报。

    汤思退等人一开始就不认为宋军能胜过金军,他们希望宋军兵败如山倒,到时候官家还不是得启用他们这帮人来收拾残局,他们又可以借此飞黄腾达,金军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人比我们更懂金国!

    在汤思退一行人的苦等中,第二天破晓,他们终于等来了消息,只是汤思退看到战报后,眼前一黑,仰头便倒,其他的投降派朝臣看到了,不明所以,在捡起了地上的战报看完后,一个个脸色也是难看至极,太上皇赵构看过战报也是神情凝重。

    投降派不敢置信,金人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吗?怎么被一个无名小辈这般容易就杀得兵败如山倒?而太上皇赵构看完战报后,心中第一反应却是自己老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自己休养生息,为反攻金人赢得了宝贵时间,如今,自己有这样的接班人,自己也算是对得起大宋的列祖列宗们了,将来九泉之下自己见了他们,也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在取得青州大捷后,辛弃疾的威名扬于四海,辛弃疾率领飞虎军一路向西乘胜追击,济南、东平、东昌等地望风而降,辛弃疾没有遇到太多抵抗,兵锋就逼近了大宋的旧都--汴梁。

    辛弃疾取得青州大捷的同时,邵宏渊所部已经抵达唐州,唐州守将抹燃仁孝得知,决定主动出击,出城迎战邵宏渊所部,抹燃仁孝故意将老弱士卒派去迎击邵宏渊,结果不出所料,抹燃仁孝派去的先锋部队大败,这让邵宏渊更加轻视金军,同时也将虞允文告诫的在我来前不可擅自出击金军的话抛诸脑后。

    邵宏渊一路追击,很快便深入到金军腹心,孤军深入的邵宏渊不知道,抹燃仁孝用的只是最低级的请君入瓮,他这条鱼这么容易就咬钩了,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虞允文所部抵达唐州时,发现邵宏渊的大营空无一人,显然,邵宏渊将自己的告诫抛诸脑后,虞允文心中暗暗叫苦,正准备出兵接应的时候,邵宏渊所部返回了大营,陷入重围的邵宏渊率领部下奋力冲杀,才得以突出重围回到大营,尽管如此,邵宏渊所部也是伤亡过半,邵宏渊羞惭满面,觉得无颜见虞允文,自己主动向朝廷上表,请求免去自己军中一应职务。

    邵宏渊准备寄往朝廷的信件,却被虞允文扣留了,虞允文虽然心下不满,但也没有埋怨邵宏渊,知道他是建功心切才犯了错误,于是宣布暂时免去邵宏渊在军中一应职务,于军前听命,戴罪立功,此时心中有愧的邵宏渊哪里还敢有原来那样的傲气,默认了虞允文对自己的处罚,在虞允文军中听命,等待戴罪立功的机会,同时在心中,邵宏渊也暗暗咬牙道:“抹燃仁孝!老子和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