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王者大陆之最后的悲歌 » 第二十九章 稷下学宫

第二十九章 稷下学宫

    长安城北门外有一道门。

    据说百年前域外神明来访,当时的教派为了迎接神明,特意在此建造了这道门,用于祭祀祈福,后来这里也叫做“祭下”。

    太祖在长安任主官时,为了避前朝权臣“祭酒”的讳,特意把“祭下”改成“稷下”。

    国舅爷司空震为了讨妹妹,当今皇后的欢心,请来众多名家教导太子。

    众名家一合计,不如直接在稷下建立一个学宫,为长安贵族子弟提供教育。随着学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勋贵权臣子弟慕名而来,这时老夫子提出“有教无类”主张,希望更多人能接受教育,而一部分勋贵们也希望学宫收一些天赋卓绝的寒门子弟来促进自家子弟的学习氛围;司空震想的更多,他既想给太子培养班底,给自己培养门生,又想笼络住学宫各位博士,于是一力承担起学宫各项费用,寒门子弟照收不误,但入门前提是答对各位博士亲自出的题或者通过他们的面试。

    学宫前几年主要靠着司空震在魔界的收获和平肩王府的历年积蓄支撑,等寒门学子毕业后果然比勋贵权臣子弟可靠,各种孝敬赠送勉强可以维持学宫发展,直到好基友太乙真人表现出炼丹天赋,在他的“资助”下,学宫直接扩建,现在仅仅占地面积就超过6000亩。

    作为大唐第一所高级学府,稷下学宫师资力量极其强大,囊括了大唐近半名家宗师,光是授业博士就包括甄逸(杂家、文宗)、庄周(道家)、姜子牙(道家、阐教)、闻仲(道家、截教)、王诩(又号鬼谷子、道家、纵横家)、王禅(道号玄徽子、道家、纵横家)、韩非(法家)、老夫子(儒家)、墨子(墨家)、孙武(兵家、纵横家)、李白(儒家)、宫本武藏(东瀛剑圣)。

    凭借着各名家的声望,各地学子都以进稷下为荣,而学宫也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员。

    ……

    法王司空震不好女色,甄宓(甄姬)失踪后一直保持单身,膝下就一个宝贝女儿还英年早逝,于是宠爱全给到了两外孙身上了。因为约定,长山成了夏侯家家主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二哈就是司空府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仅从地位上来说,兄弟二人就已经是大陆最顶尖的太子党了,而太子还有各种掣肘与责任。相比之下,这俩兄弟就自由多了,只要不自己作,把自己玩死,以后尽是枯燥而又乏味的有钱人生活。

    没有经过任何考试啥的,长山兄弟直接成了稷下学宫学员,这后门走的。

    不同于俩不要脸走后门入学的家伙,此时在全国各地都有稷下学宫的考官在进行招生考试。

    考试已经进行半个多月了,考试内容各不相同,主考官的自主权很大,各种出题、比试、海选都随便主考官发挥,目的是为了给学宫带来天赋最顶尖的学子。而考官清一色是稷下学宫资深学员,学宫给他们定下最低招生人数的标准,每个学员必须满足这个标准。

    如果有学员钻漏洞或者尸位素餐,在招生时收贿赂,对于平民与富人的标准不一样,把天赋高的拒之门外;或者干脆不把这当一回事,随便找人糊弄。

    那学宫也不是很在意,你招收的学员在开始时都是考官本人负责教育的,资源也是从你那里扣,直到这个学员被各位高级讲师甚至是博士看中,而你又同意放人为止;这招收的学员和考官在学宫的命运息息相关,博士们给你的评分中,你招收的学员表现就占了四成,而这些评分,就是你能否毕业的依据。

    这一套方法是老夫子提出的,当初学宫扩建。鉴于之前学宫办学总是抠抠搜搜的,主要服务于勋贵和官员子弟,导致学宫知名度并不算很大。眼看诸位博士都极其敬佩的学术大师鲁班、智者张良纷纷进楚师任教,稷下学宫众人坐不住了,这学宫怕是要被霸王那边给超越了。

    于是,为了提高学宫知名度、学员质量,李白师徒一合计,共同整出这一招。

    当初试用这个方法时,有“最年轻博士”之称的李白莫名其妙就成了资深学员,未毕业学员。李白也懵,我一个学宫博士、管理者、教育家、太子太傅、诗仙、剑仙、半神,怎么就莫名其妙成了学员了?学宫还没建立我就出师了好叭。

    老夫子:正是因为学宫还没建立你就出师了,所以有些系统的理论课你没上过,这次正好借机会补一下。

    李白:你就是记仇,你就是不满我对你外号的解读!

    老夫子:都直接称呼“你”了,师傅都不叫了,看来确实需要教育一下了。对了,这次要是你找来的学生不如我的学生,你就别想毕业!

    李白:我今天没喝,清醒的很,你就是想套路我,这个世界上哪里还能找出第二个二十六岁的半神,你就是不想让我毕业!这件事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各位博士都不会同意这个决定的!

    姜子牙:这个确实不妥,李白你出身儒门,最应该尊师重道,在这一点上你确实应该再次接受教育。(早看你们师徒不爽了,一个年纪不大非要染白发装老一辈;一个在做自我介绍时前缀一大串,比我道家还离谱,怕别人不知道你厉害还是怕别人不知道我们废物?)

    鬼谷子:这种天才的想法确实需要天才去实践!(大家早就达成共识了,没想到吧,小白白)

    于是,稷下学宫资深学员李白踏上了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