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效应链:万类连接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但你也说了,人类正因为存在这漏洞般的创造力才与众不同。个体偏差或许也是帮助我们寻找真理的重要力量。”

    “是的,所以我也只是抱怨,并不是真的想要一个所有人都一样的世界。那样对于心理学来说简直是灾难。”

    “与你们交谈很开心,与避难所里的所有人都一样,嗯,除了一个编程专家,他在我看来有些过于极端化了,没有研究员的严谨。”

    “编程?”赵穹把目光放在手机上,一个指示性的联想串联了想法和现实。

    “你说的这个人是谁?他也跟我们一样是进入避难所作为种子的人?”

    “当然,我们都一样,那些检察官也是。避难所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种子。他叫杨普拓,数据库里就能查到所有人的信息。午饭过后最好在室外活动片刻,这里有幻想植物园(虚拟投影),你们可以去看看。”

    “谢谢。”

    为了减轻怀疑,两人一起到幻想植物园内休息了片刻后才回房间。

    “为了避免信息量过高造成大脑过载的情况,每读一行字就要把目光从上面移开。在确定能够承受后再继续阅读。”

    “新的世界就在眼前,我们不能倒在这里。”

    “当然,但我们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活下去,就算最后四万万同胞中多数人活了下来。他们很可能也已经被打断了脊梁。”

    “这一切都是因为,外面的人把华夏当成了一个关住实验鼠的笼子。国际社会已经把华夏人认为是人以外的物种。他们不肯公平的对待弱国的公民,资本世界的一切都由利益串联。”

    “眼前的问题是,他们要对我们进行劣化培育,但因为人口基数在前面,这需要很长时间,于是他们就打算从我们的基因入手。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从未现象到,也绝对无法翻倍的武器,因为它们就存在于空气之中。”

    “这样的武器为什么没有被禁止!”

    “又可兄,你太迟钝了,我们已经没有资格获取任何形式的援救,自救是唯一的出路。不要再做梦了,那只会让我们变得懦弱。”

    “可我们能够自救吗?毒散步在空气中,人如何能不呼吸。”

    “找不到防毒的措施,就从杀毒的方向入手。我从外国的媒体上看到了一种名叫抗生素的药物。”

    “这我也知道,可是冯特兄,你也说过要我们不要再乞求支援,资本家只会锦上添花,他们不会雪中送炭解决我们眼前的麻烦。”

    “是的,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找到这种名叫抗生素的药。好在我华夏亦有千年的医学,有一条传承千年的效应链。”

    “中医…刮骨疗伤已经被认为是谬误,中医书上的许多都是封建陋习,至多起到安慰剂的左右,又如何能杀毒?”

    “正因此医药学中的效应链并未在中医上显现。神农尝百草取药性其中方法粗糙笼统,没有能找到病害根源,而只是远看表象,这当然无法形成系统化的救治方法。我所提到的效应链不在中医之形,而是它苦寻道路的精神上。万物引生机为豪,细胞学说里却讲,我们身上的一根毫毛亦有万千生命蕴藏。药性在其中的作用无非投某些细胞细菌的所好,强调一项,强压一项。由此可以看来阴阳学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笼统的概念套用在任何的事实上都能有解释。”

    “这也没错,但我有实际支撑,我相信阴阳学说,并非因为它能纳用万物收归己用,而是因为它能粗浅的给人解释部分原理,总结出规律。你可知就算是庸医在乡间村野也是稀少至极,多数人目不识丁,想要一个规律一个在现在看来很简单的道理在民间传播开需要耗费就只能找到最容易理解,最概括性的理念。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本质上是要为人服务的。或许有人想得到,单靠资本是不可能建成金字塔,建成长城的,还需要狂热的信仰,需要所有人的认可,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责任感。我们不能像西方一样,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那在四万万人口的华夏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的效应链只能由无数人来建成,用庞大的数量来堆叠概率,而这将是除我们以外再没有国家、没有任何集体能办到的事。同志们,我们要把信仰传播出去,从自然界的万物中寻找提取精华,找到一种能够适用国内情形的抗生物,用它来战胜所有疾病和痛苦。”

    赵穹靠在床头,他用很慢的速度阅读上面的文字,屡次打断自己的思考,烦躁的心情让他看到最后还是主动打破了一次看一行的规矩。

    -----

    埃里克告诉夫人,世界将要面临一场灾难,尽量囤积资源,最好搬到避难所去。

    夫人认为他病了,于是帮他叫来了心理医生。医生给出了恐惧症的判断,并且开了一些麻痹神经感知的药物,并且嘱咐夫人要辅助埃里克战胜恐惧。

    埃里克的书房在白天也点亮了亮度最高的LED灯组,在强光之后,夫人不敢在这里久呆,但埃里克强烈抗拒离开灯组。他设计了一个方案,让他能在最大亮度的环境中躲进避难所。只有在格维泰上门时,他的症状能够稍稍减轻。

    “老师,你终于来了,你能再给我讲讲你的研究成果吗?我们把它整理出来,然后向联合国反映,必须告诉所有人这场变故意味着如何可怕的灾难…”

    “埃里克,你太紧张了。宇宙并不会毁灭。”

    “所以还需要老师给我解惑,为什么银河系内连续发生伽马暴,那一天我看到的伽马暴难道不是就在太阳系的附近吗?那天你跟我讲过,用康普顿散射理论理解能谱。我尽量理解了这个理论,在此前我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方面,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错误,我们使用费米五卫星观测天空,大范围的望远镜上覆盖伽马暴瞬时辐射高能段的波频,最先到达观测点的GeV光子达到光子能量78GeV,同时斯威夫特卫星在同方向上观测到X射线源,目标就在近距离,最强的能量点从未有过地出现在了距离地球仅有不到三百五十光年的区域。后续MeV光子的检测与GeV光子之间的差距也证明了,观测点到爆发点距离在三百到四百七十五光年内。我们马上还能得到寄主星红移值的估算,这将让我们彻底确定宿主星的位置。”

    格维泰坐在灯组后面,他的目光向窗外发散,灯光与太阳光在窗口相接触,两者融合成更容易被眼睛接受的正常光团。

    “往常的伽马暴从来都来自宇宙学距离,尽管这次只是短暴,并且在地球与该星系的连线上有七十五度角的偏差,但地球依然会受到辐射影响。宇宙射线导致基因变异的概率将会增加千分之一个百分点。同时还会加剧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这些数据都已经公开了,并且那之后距离接近的伽马暴又发生了两次。它们就好像在有目的地朝地球靠近。它们是如何发现我们的?我大胆地把它与老师的研究联系起来…”埃里克捡起桌上的水壶,将其中的流体倒入口中,冰冷的液体入口的瞬间,引起他面部肌肉的紧缩。

    “是引力波控制对吗?引力波让你提前知道了,伽马暴会对地球进行围剿?”

    “一定是有地球之外的文明使用引力波向你发出警告,他们告诉你地球上的文明即将毁灭。”

    格维泰很平静地摇头,对埃里克的异想天开没有特别的想法。

    “那是什么?我这几天看了很多有关联的论文,引力波通讯是很早之间就出现的设想,而且有理论支持,这是可能的。然后目前支持的火球模型已经确定,发射短暴的两颗致密星不可能第二次发射伽马暴。不对,在这个距离内根本没有双致密星的系统。而短暴往往都源自致密星融合,这不就证明,有外力参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