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效应链:万类连接 »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建筑内外的光照在窗口明显地区分开,鲜亮的光线,与一辆铁皮三轮摩托相会,车的后车厢上堆满了杂物,电视屏幕和主机在最明显的位置。光线好像随着风波动了一下,李四方不自觉眨眼,他的视觉好像捕捉到了什么,因为强光这一次眨眼比平常更慢,同时一团光球配合铁皮摩托在他大脑中残留下来,他想到光球应该在车架上,在废旧显示屏旁边。

    谢梓琼腰带上的无线电波收集器发出清脆警报,但警报只有一瞬间,屏幕出现文字说明,显示李四方的心跳在瞬间提高,但也仅仅是一瞬间。

    “你看到什么了?”

    李四方伸手指在前面,到一半又把手缩了回来,“出去看看。”

    摩托后斗的边沿有一圈水平延伸的护台,这辆老旧的三轮摩托已经很少别人寄予厚望,它实际上是本市的一道市井景点。传言说车的主人在三十年前就死了,说他只是一个收废品的农村男人,因为孩子在少年宫内走失一直在附近徘徊,后来因为家乡变故,急着离开,就把车留在了这里。车上的杂物一开始是懒汉随意处理手头的废品放下的,后来越来越多。再到后来,附近的人就都把这里当做处理废品的临时站点,小贩们也从这里进货,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车体框架已经锈蚀,就算经过不错的护养,内部构件也已经无法工作。

    地面有几滴正在冒出白气的黑点,在边缘护台的半圆缺口上,还有软化弯曲的最后一层铁皮。

    谢梓琼立刻拉住李四方的肩膀躲到建筑的承重柱后。“你看到了激光?”

    李四方本能地摇头,激光武器不会有突然白亮的变化,也没有光团的形象。

    “那就是新型武器,铁皮厚度大概在三到五毫米,熔化的过程无声无息,不是常规热武器。我马上联系武装部。”她其实不太相信李四方的判断,正常人的判断很容易出现偏差,但被熔化的半圆形,受打击面很宽,边缘融化的痕迹十分明显,确实不像是激光武器。

    “如果这是武器,对方的目的太模糊了。”

    “交给其他人处理吧。我们目前不具备自保手段。”

    在向检察官武装部的负责人解释了基本情况后,他们就折返回家,但在半途,赵穹突然打电话说变异的源生命体找到了。

    一些专业领域对全息技术的要求作为驱动力,这项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并且明显与民用设备有落差。

    陈迹准备向全世界公布他的成果,这项发现毫无疑问能帮助他获得全世界生物学上的最高奖项。他准备采用全息技术先进行第一次实验记录,介于这次实验的重要政治意义,他邀请了赵穹和李四方,并且让老王和检察官们在一旁做见证。

    赵穹向本地研究所说明了来意,借用全息投影室的请求在论文的重要级被提到最高时得到通过。

    到研究所时,赵穹一点都没有他电话里的急迫,他老神在在坐在大堂的等候区等招待帮他泡好龙井。

    “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吧,虫子的生命状态还算稳定,但等得越久问题越多,如果急一点,说不定今天晚上突然开始也有可能。”

    “那我们现在?”

    “等着就可以了,他那篇必然会拿最高奖的论文只要拿出来就够一大堆研究所跑断腿挤进来掺和了。但我在考虑他的论文这个时候发布出来到底…在死亡面前的公平都被撕碎了,对目前的社会局势来说很可能带来巨大的隐患。”

    李四方也找位置坐下,招待帮他倒了一杯茶,他让谢梓琼坐下,后者没有推辞。

    “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事。只要政府不发话,媒体的预言就还停留在胡思乱想上,网络上的人能够因为任何原因吵起来,吵起来才好,吵完之后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冷静。”

    等待片刻,研究所的副所长,凝聚态物理学专家国科院院士启封身穿白大褂走了过来。这是个精神头很好的老人,也没有架子,他领着人走进研究所,检查最高还原度的全息投影设备(业界被叫做镜子投影,也是“除了质量,能将实物还原”的投影技术,与民用科技差距至少在冷核环境下的十年)。

    为了有参考性,启封拿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就是我的午餐了,我们先把实物数据收录打开。”

    透明的支撑架以最小接触面积为要求把这碗面条托举起来,磁素(磁性材料的纳米级铁磁晶体)调整配重,并且覆盖在瓷碗上,后续投影会将这部分还原,但可以选择是否保留。固定在瓷碗表面的磁素为碗提供浮力,同时磁素的分布也作为实物信息的收集一部分。大径在二十五点四(十寸)汤碗上还放着一双长筷,浮动很稳定,筷子看不出任何抖动。

    投影进行的过程有条不紊,投影系统先是对环境进行投影,包括光线强度、空气湿度,风速、流向,随后增加物体质量,无质量的物体,例如影子,会先被投影出来。实体的投影也有步骤差别,质量块的增加是渐进的,碗被分割成了许多部分,不完整的碗里面条和高汤有一个光滑的切面,表面的荷包蛋切面里是橙红的蛋黄。但目前画面依然有些模糊,还未达到人眼辨识度的最高等级。

    启封的目光在面和屏幕间来回,他夸张地咽下一口唾沫,然后对身后的三人笑笑。

    赵穹捂着肚子揉了两下,“我也想要尝尝贵所食堂的美味珍馐。”

    “哎呀,对了呀,我们可以公款出去吃大餐的,你提醒我了!”

    投影的画面愈发清晰,物体的质感一遍一遍刷新人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它每一步丰富细节都让人觉得实物就是这样的,但随即变换人的观察角度,又从细微小处找到新的发展。

    超出人类视觉极限的层次性刷新,耗费了与之前相加的所有时间总和还多。人眼无法从中看出变化,但启封说在机械眼中,这还远远不够。

    实物与虚物摆在一起,院士没有做测试,但观众三人都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找出它们的差距。

    “最顶尖的投影能模拟出气味分子,还能模拟出触感,能模仿出振动。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地球的数据,进行一个暂时的模拟,简化数据量后,也可以推测出地球往后大致的走向。这可比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专家预测之类的准确得多。”

    “指挥官也是这样?”李四方从避难所走出来后就有各个行业顶尖的那一批人很可能都了解效应链。

    启封听到指挥官的名字后停顿了一下,“它不是,它的数据处理机制我还不清楚,那可能牵扯到量子层次,比我们现在还高一点,不过也快了,弦理论完善后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架起桥梁,人类还会迎来新的爆炸式发展。说不定我们也能因此找到效应链与现有理论的连接关系。”

    “它的算力比人类的更加高明?”

    “我认为准确地说是算法,它的算力单元是人为制造的电子单元,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会超过人类的大脑,我们对人脑的研究还没有完善嘛!不过也有一种可能,电子单元里面出现了能够困住量子的场,这个场就是指挥官智能的意识,它如果解析了这个场就能把整个互联网变成它大脑的一部分,形成一种更新的算力单元。”

    “好了,要尝尝看这份面条吗?如果使用真实的筷子的话,会有惊喜。”启封从实物上取下筷子递给赵穹,后者把筷子放在虚物上,他真的感觉到夹起了什么东西,触感的细节相当丰富,荷包蛋和面条和汤,三者是不一样的,每一种都给他实物就该是这种感觉的体会。他急着去试了试实物,能感觉到细微的差别,但如果不知道实物是实物,他无法通过触觉将两者区分。

    “不过这个做得再好,也挡不住成本,而且各国之间的差距大不到哪去,如果说对整个人类的影响还是你们年轻人搞出来的东西更厉害。人类可能要借此解开基因之谜了。”

    “你也这么觉得?如果这只是一起意外,一个巧合?”李四方接过赵穹手里的筷子,体会依然是一样的,得到启封的同意,他用手指直接接触虚物,这一次能够很明显地分辨了,触觉的敏锐超出了模拟的极限,他受到的只是一股仿佛来自空气的斥力,这份斥力类似磁铁之间的,形式上也确实是电磁力,不过有更多的变化,他想到把磁铁微分化,每一个单元都成为独立的个体,随后对每一部分的力量进行模拟,如果能将不同的神经单元对应上不同的力量感,虚拟现实就能实现了。

    “就算只是一个巧合也足够人类收获无数了,不必因此心虚,人类社会的进步充斥着巧合,这正好应了那句话,是因为坐上了那个位置才拥有能力,而不是有能力后才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巧合造就了我们,借此机会进步,不断往前看,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会被淘汰呢。”

    “除了人类内部争斗,我们还面对着外部压力吗?”李四方把心中的不安与此联系起来,但他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

    “我觉得智慧生物,不,不一定是生物,所有拥有智慧的个体之间,都不会愿意建立起一个相互制约的结构,这种结构还是太大了,太宏观了,就像原子之间的结构。真实情况可以更小一点,到原子内部的结构,保持神秘感和联系,而撕裂这种联系需要的力量要比核能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