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来:乾隆与马戛尔尼的对话 » 第二章 回京述职

第二章 回京述职

    不知过了多久,西暖阁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精神矍铄、慈眉善目、体态丰腴的半高太监走了出来。

    不过,可不要因为慈眉善目、其貌不扬,就因此小看了这太监,这可是深得乾隆信任的大太监高德全,所有人都知道,高德全办事做人滴水不漏、八面玲珑还手段高明,几十年来深得圣眷、风头无两。

    “松韵大人,皇上召见,请吧”,说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有劳高公公了”,松韵赶紧回了个请的手势,示意高德全先行。

    高德全也不再推辞,头前带路,领着松韵就往西暖阁里走。

    “库伦办事大臣、户部侍郎松韵觐见”,正往里走,太监们已经依次开始通传。

    “奴才松韵恭请皇上圣安”,跪安后,松韵紧接着来到乾隆皇帝面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的毡垫上。

    坐在案头的乾隆,浓眉鹰鼻,八字胡须,脸颊消瘦,轮廓分明,双目炯炯,不怒而自有一番威严。此刻,乾隆仍在全神贯注的奋笔疾书,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意气风发,良久,终于放下手中的朱砂红笔。

    “松韵啊,乌拉勒斋抢劫案件,这个事可大可小,如果处理不好,两国就会刀兵相交。你大事化小,有理有据有节,处置的非常妥当,很好!朕当初没有选错人!”。刚一开口,乾隆就先自顾自回忆起当年的乌拉勒斋抢劫案件,毕竟当年也是个棘手案件,前任库伦办事大臣勒保还因此被撤职,影响很大。

    “近几年,你在库伦也干的有声有色,朕是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漠北那边太平了,俄罗斯人也消停了。朝廷是不会亏待忠心又能干事的人!”接着,乾隆就开始表扬了松韵在库伦的业绩,看得出来,此刻乾隆的心情是非常不错的。

    “皇上褒奖了,奴才不敢居功,这都是奴才应该做的”,松韵赶紧谢恩。

    “松韵啊,你写的关于乌拉勒斋抢劫案件的奏报和治理漠北蒙古的折子呢,朕看过几遍,写的很详细很好!刚才,朕又读了一遍,深有同感哪!”,乾隆顿了一顿,却没有马上说话。

    松韵低着头,却也不敢接茬。

    “你折子里关于治理漠北蒙古的条陈呢,都很好!但是啊,全国是一盘大棋,现在各地都缺银粮少良才,东边的台湾还没有完全归心,南边的安南、廓尔喀随时准备趁火打劫,西边的准噶尔、西藏每年也要消耗大量钱财兵力,北边的俄罗斯一直蠢蠢欲动,国内的白莲教、天地会等暴徒乱民时不时闹腾一下,海外的英吉利、法兰西、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也是居心叵测,要是再遭个天灾人祸的,这大清就是一间四面漏风的屋子,朕不容易,朝廷不容易,国家不容易啊!”乾隆似乎是在发牢骚,又似乎在讨论着松韵提交的折子。

    “有些人总诋毁朕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刚愎自用,这些朕都不计较、不在乎,欲戴王冠、必负其重!殊不知,朕现在掌控的这个大清,就像一艘行驶在急流险滩的大船,到处都是暗流涌动!朕如果不收复新疆、剿灭青海等地叛乱,边疆不安宁稳固,内地如何太平发展?朕如果不巡视江南,那帮地主贪官就敢把朕的子民敲骨吸髓、剥削殆尽!朕如果不修建圆明园,不展示天朝气象,那些洋夷就敢轻视觊觎天朝疆土!世人只道是康乾盛世,却不知得来有多不易啊!”也许是松韵的折子刚好触动了隐藏已久的心事,乾隆随即有感而发。

    “皇上日夜辛苦、为国操劳,功绩昭彰、思虑周全,实乃臣等不及。”松韵忙不迭磕头。

    “老子说的好,治大国若烹小鲜。满蒙藏汉回,都是朕的子民,朕都要管、都要爱护他们。凡事有轻重缓急、先后主次,国家多事之秋,只能优先解决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其它一应事项,主要以维持现状为主,待时机成熟,再酌情处置。”乾隆话说到这,松韵也算是明白了,国家现在到处都缺钱缺粮缺人,漠北的事情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松韵啊,你在漠北待了这么些年,也是有突出成绩的,你觉得当下漠北蒙古最重要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虽然乾隆是天下的皇帝,但是,他也是漠北的皇帝,也很关心漠北的稳定安危!

    “回皇上的话,奴才以为当务之急,首要是稳定漠北蒙古各方势力。”清了清嗓子,松韵继续补充,“目前,土谢图汗势力日渐庞大,通过明里暗里各种手段主宰了哲布尊丹巴转世,甚至控制了蒙古僧俗。而由于厄鲁特蒙古、科尔沁蒙古诸部势弱,缺乏制衡,喀尔喀蒙古部分王公贵族人心异动,哲布尊丹巴首鼠两端、暧昧不明,此次乌拉勒斋抢劫案件背后就有分裂势力在背后蓄意挑拨、通风报信、暗中支持,意图挑起中俄间争端,两败俱伤之际,火中取栗而得渔人之利。”松韵简单分析了蒙古各方势力和态度。

    “自太祖高皇帝以来,藏传佛教方兴未艾,在漠北亦有众多信徒。宜将西藏的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进一步完善,不能再任由喀尔喀蒙古胡作非为,把哲布尊丹巴的认定权一律收拢,从而加深宗教思想交流、团结蒙古僧俗、汇聚漠北民心,此乃当前第一要务。”松韵思考片刻,斟酌着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将西藏的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推广到蒙古等地,把藏传佛教的解释权和认定权收归中央?这想法不错!

    “爱卿所言甚是!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只要民心在我、军民一心,从思想根基上瓦解消融,谅他们宵小之辈、分裂势力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乾隆听完松韵所奏,连连点头称赞。

    看得出来,乾隆对这个提议非常感兴趣!以至于脱口而出的“爱卿”,连对松韵的称呼也不知不觉中变了。

    平定西藏叛乱后,所推行的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乾隆深信,制度改革的成果必定会在不久显现。通过推广弘扬藏传佛教和佛法,掌握其解释权和认定权,册立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的尊崇地位,进而软化同化教化民心,逐步笼络各地王公贵族门阀世家,再辅以制度体系和帝王之术,就可以维护大清万年统治!妙啊!

    一想到这,乾隆不禁激动的站起身来,在房间内兴奋的来回踱步思考。

    不过,虽然乾隆对这个提议非常感兴趣,但还是有一些疑问。

    “爱卿,看得出来,经过这几年在库伦的打磨历练,尤其是和俄罗斯等洋夷曾打过多次交道,你的格局视野和能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当今世界变化莫测,恕难预料,不知你有什么感想,朕也想听听你的建议?”

    松韵顿了顿,“托皇上的福,奴才最近几年在外历练,偶有心得感悟。在皇上圣明领导下,我大清可谓富有四海、国富民强、天下咸服。”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选择坚定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当今天下大势变幻莫测,大清发展了这么多年,各项体制机制已经不合于时宜,确实应该有所变革了。”

    “譬如说,财政经济方面,就像皇上所说,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是库伦等偏远地区,每年只有几百两财政拨付,但维持衙门运转就达几十万两,不能给予明面正常开支,官府则只能掠之于商贾、盘剥于百姓。奴才以为,农业地力始终有限,还是要大力发展矿冶开采、工商贸易,增加财政赋税。只有财政有保障,兵丁们才有饷银,人心才能安定,国家机器才能运转”。

    “譬如说,科学技术方面,俄罗斯等洋夷已经携带半自动火器,但蒙古的兵勇们仍然只配备了弓箭大刀长矛,永远没有洋枪火炮等强大。如果大清不发展换装先进武器,长此以往,洋夷必将掠夺我们的财物、割走我们的领土、奴役我们的子民。这次能够妥善处理乌拉勒斋抢劫案件,也是得到了乌利雅苏台将军和科尔沁蒙古的鼎力支持,洋夷不讲法理道义,只认拳头和强权。据奴才所知,英吉利、法兰西等海外诸国天文、历法、算术、纺织、水利、军事等等突飞猛进,长此以往,落后只能挨打,落后只能亡国啊”。

    松韵一口气说完这些,但看乾隆脸色,最终还是没有提及政治体制等方面改革。

    乾隆听完,默然不语,在房内继续开始快速踱步。

    良久,乾隆终于停下来,轻声叹息,“爱卿所言,朕何尝不知?自太祖高皇帝起兵以来,以不到20万八旗入主中原。只是这祖宗成法体制机制岂是说变就能变的?大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看起来无比强大,实际人心未附,内有暗流涌动,外有强敌环伺,就像个泥足巨人,经不起一点大风大浪,也许一点变动就会轰然倒地。推动改革,发展科技工矿商贸军事,谈何容易?”。

    这已经是松韵能够预料到的最温和的反应了,所以也丝毫不意外,只是沉声道,“皇上所虑甚是,然而诸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还请皇上早下决断!”。

    乾隆也不回应,面色阴沉,继续踱着方步。

    半晌,方才幽幽叹道,“朕登基已近六十载,十全武功,功德圆满,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宜缓不宜急、急则生变,只能边走边想边干,留一些难题让阿哥们历练,相信后人的智慧吧”。

    “念在你稳妥处置乌拉勒斋案件,稳固边疆有功”,乾隆冲门外喊道,“高德全,拟旨:擢升松韵为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

    门外,高德全立即应声入内。

    “松韵,朕今日有些累了,你且退下吧。”,说罢,乾隆朝松韵挥了挥手。

    “谢主隆恩,奴才告退。”松韵再次磕头跪安后,由高德全领着,退出西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