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来:乾隆与马戛尔尼的对话 » 第五章 岭南名窑

第五章 岭南名窑

    瓷器是中国的文化名片和国粹,而其中最为知名的恐怕就是青花瓷、珐琅彩、粉彩和颜色釉瓷等四大名瓷,以及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和定窑等五大名窑。

    虽然在宋元明时期,不同瓷器百花争艳、各领风骚之际,广东地区并没有知名的瓷器产品和特色亮点,因而显得异常落寞。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清代后,峰回路转,以岭南窑为代表的广东瓷器行业,突发奇想,以景德镇高档白瓷为原料,借鉴西方最新的金胎烧珐琅技法,创新运用茅订陵低温釉上彩装饰工艺,配套秘制颜料和自创的二道烧制技术,充分吸收东西方最新科技成果、陶瓷工艺和传统文化,兼容中西合璧的美学精华和装饰手法,具有炫彩华丽、辉煌夺目、雍容华贵的特点,最终在乾隆年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因此,被誉为“世界官窑”。

    织金彩瓷在欧洲与黄金、宝石同价,象征着权势、地位和财富,深受海外皇室达官贵人喜爱,而其中生产难度最高的镂空转心瓶,更是被誉为“陶瓷工艺皇冠上的明珠”。

    广州织金彩瓷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保持技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习惯,因此具有一定知名度并且被西洋商人认可的瓷窑也不超过十家;而能够生产织金彩瓷镂空转心瓶的,就更少了,只有传统的岭南窑和最近脱颖而出的西村窑。

    通文行曾经与岭南窑长期保持合作关系,通文行接到外贸订单后,都是直接委托给岭南窑生产。

    但不知从何时起,不见经传的西村窑不知用什么手段,不知从哪挖来一批能工巧匠,获取织金彩瓷生产技术,不仅能够生产织金彩瓷,甚至还能生产镂空转心瓶,产品质量和岭南窑相差无几。后来,西村窑为抢夺市场,大幅压低供货报价,从而异军突起、后来居上,通过讨好巴结潘友笃,成为潘家通文行供货商,为此,潘老爷子还斥责潘友笃没有风险意识,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被供货商拿住命门;没有诚信意识,抛弃原有供货商岭南窑,被同行忌惮诟病。随后,潘友笃曾经试图让岭南窑降低报价,以维持多条供应渠道,但是效果甚微,而西村窑瞅准时机,继续巴结奉承潘友笃,最终,西村窑事实上垄断了潘家通文行瓷器生产的供应渠道。

    年深日久,潘友笃也已经习惯和西村窑打交道。

    如果不是这次西村窑的蔡诗文突然毁约,决定不接订单,潘友笃都不记得上次什么时候和岭南窑打交道了。

    被这该死的蔡诗文害惨了!

    如何与岭南窑的卢观恒说这个事呢?会不会被拿捏呢?

    岭南窑怎么突然有这么多订单了?

    岭南窑自己订单都外包给西村窑了,还会不会接通文行的订单呢?

    管他呢,也许岭南窑卢观恒不记得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事事情呢!

    再说了,已经派人出去找过了,其他瓷窑根本就没有织金彩瓷镂空转心瓶生产技术!也就是说,没得选!

    潘友笃正在琢磨着这些事情呢,跟班伙计潘友顺已经提醒,前面就到岭南窑卢观恒家了。

    只见飞檐翘角、朱门高栋,红木的门楣雕刻着富贵的牡丹,金漆闪耀,间或还镶嵌着珍贵的玉石和宝石,一对气势凛然的石狮盘踞在大门两侧,名贵的青石门柱上细细的雕刻着圣母和天使等西方宗教图案,花岗岩的石阶笔直延伸到路口。可以看出,卢观恒对中西方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和热爱,是一个格调高雅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成功商业人士。

    “笃笃笃”,跟班伙计潘友顺轻轻的扣了三下门环。

    片刻,门房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探头问道,“请问尊驾,有何贵干?”。

    “烦请通传,通文行潘友笃专程登门拜访卢观恒掌柜。”,跟班伙计潘友顺低声说道。

    “好的,贵客请稍候片刻。”,中年男子回头关门而去。

    “啊呀,什么风,把潘大少吹到我们岭南窑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隔了老远,潘友笃就听到了岭南窑掌柜卢观恒熟悉的尖锐而又细长的嗓音。

    只见一个浓眉细眼,八字须,面色黝黑,戴着瓜皮小帽的矮胖中年男子快步打开府门,转身斥责道,“瞎了你的狗眼,潘大少过来了,也不知道直接领过来?下次记得,潘大少来了,不管有什么事,赶紧通报,直接领到客厅来,泡最好的茶!”。

    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赶紧把潘友笃让进大门。

    双方坐定,立即有下人上来端茶倒水。

    卢观恒瞥见,立即喝道,“贵客临门,去去去,一定要用最好的茶具,泡最好的茶!”。

    看起来,卢观恒是个性格直爽粗野之人,和外表倒是很像。

    潘友笃受宠若惊,却心里纳闷,虽说自己是广州十三行通文行的少东家,在广州呼风唤雨,可毕竟当初曾经抛弃岭南窑选择西村窑,虽然在商言商、低买高卖,只是正常市场行为,毕竟这个事情说出来确实不好听。而且,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再打过交道,卢观恒为什么还对自己热情得不像话?自己主管通文行后,并没有任何恩惠,哪怕只是口头的实惠也没有给过岭南窑啊!

    正在恍惚间,下人已经快步换上一套新的茶具和茶。

    娇羞的玫瑰,鲜活的绿叶,吉祥的喜鹊,甚至能清晰看出茎秆上细细的嫩刺,细腻柔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加上鎏金的边沿,不用说,一看就是最新款的织金彩瓷茶具。

    “潘大少,来尝尝我新买的明前龙井,这可是花了大价钱托人专门从杭州买来的,一般客人来了可没这个福气。今天,就和潘大少一起品鉴。”,说着,卢观恒就亲自端起一杯香茗来到潘友笃身前。

    潘友笃立即起身,双手恭敬的结果茶托,连声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