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来:乾隆与马戛尔尼的对话 » 第十五章 空谷幽兰

第十五章 空谷幽兰

    几乎是飞一般的,潘友笃赶回了家。

    他太想见到绿珠了,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吧。

    “绿珠姑娘来了没?”,刚进门,潘友笃就焦急的问着门房。

    “少东家,绿珠姑娘来了,按您的吩咐,和丫鬟一起送到书房了”,门房头回见到少东家对一个女人这么上心,继续说着。

    潘友笃哪有心思听完,径直奔向书房。

    远远的,却听到飘来悠扬的琴声,如溪水流淌,轻柔而细腻;又像是散落在山涧的花香,让人沉浸在安详的意境中。

    伴随着音律的跳跃和回转,仿佛是幽兰在风中摇曳舞动,轻盈而优雅,潘友笃仿佛置身山野,漫步在兰花盛开的花海,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生命的美好。

    一曲终了,潘友笃仍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平复。

    古曲《幽兰》流芳百世,人间幽兰心向往之!

    “可是潘公子到了?”,书房内,响起绿珠熟悉的声音。

    潘友笃终于回过神来,“让我猜猜,刚刚姑娘弹奏的,可是孔圣人所作的《幽兰》?”潘友笃兴奋的高声问道。

    “潘公子好见识,正是曲中之王《幽兰》,只是潘公子是否知道是哪个谱本呢?”,想不到潘友笃虽是一介商人,年纪轻轻,却对乐理音律了解甚多,绿珠不禁心生好感,但还是想再考考潘友笃,调皮的问道。

    潘友笃饶有兴致的细细思索了一番,“刚才绿珠姑娘弹奏的《幽兰》,虽然用的是凡八段,但主要用的是宫音,料想应该是徽言秘百谱本吧,不知是否侥幸猜中?”。

    “哎呀,潘公子,绿珠姑娘,您二位慢慢聊,我就不打扰了”,说着,坐在书房右间书架旁的丫鬟,不合时宜的一脸坏笑揶揄。

    说着,就斜挎着一个小包,轻盈欢快的准备出门。

    “红蕊,你别走啊,就在这看会书,待会我们就一起回去了”,绿珠一脸娇羞的,叫着那个应该是红蕊的丫鬟低声说道,声音低的自己都快听不见了。

    直到这是,潘友笃才发现,书房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人,“对啊,红蕊姑娘,你带着东西到处跑也累,还不如在房间看书喝茶”,潘友笃看着红蕊斜挎着的小包轻声喊道,这书房还是有一些珍藏古玩等贵重物品的。

    也许是意识到潘友笃的疑心,“没事,我随身习惯带些瓜子,乏了闷了就嗑一点”,说着,红蕊就从包里掏出一把瓜子,随意的嗑了几颗,“我先出去走走,在房间里总觉得透不过气,有股酸酸的味道”。

    “红蕊姑娘,只要不到后院老爷子房间逛,其他地方随意去。想要什么吃的喝的,直接找人要,问起来就说我让你拿的”,想不到红蕊小小年纪,倒是挺善解人意的,潘友笃不放心,还是小心翼翼地叮嘱。

    “好的,谢潘公子美意,我就不打扰了”,说着,红蕊就偷笑着出门逛去了。

    红蕊走后,潘友笃和绿珠陷入了短暂的尴尬的沉默。

    终于,还是潘友笃忍不住打破了沉默,“绿珠姑娘的琴艺高超,上一次听《高山流水》我就已经如听仙乐,今日这《幽兰》更是对姑娘五体投地”。

    “潘公子谬赞了,奴家只是从小喜爱琴棋书画,自幼父亲也颇爱此道,耳濡目染,勤加练习,略有所长而已”,绿珠谦虚道,只是无意间,又想起了双亲不在身边,生死不明,、祸福难料,顿时心情为之抑郁,几乎忍不住就要哭了。

    “绿珠姑娘,莫要着急,我已吩咐人不计代价去查找,以通文行的势力,应该很快会找到的”,潘友笃耐心宽慰。

    “感谢潘公子宅心仁厚、仗义相助,并非催促,实在是人非草木,奴家在蔡家安枕热饭,却不知双亲流浪何方、生死未卜,为人子女,实在惭愧!”,绿珠说着,就拿出手绢,轻拭不经意间滚落的晶莹泪珠。

    “绿珠姑娘,莫要悲伤,我会尽快寻找,争取让你们一家尽快团聚的”,潘友笃柔声劝慰,“绿珠姑娘喜欢《幽兰》这首琴曲,想必对杜大绶的《幽兰图》也会有一定心得,要不我们先欣赏这幅名画?”。

    潘友笃心知,不能再让绿珠沉浸在父母离散的悲伤之中,赶紧转移话题。

    说完,潘友笃也不等绿珠回答,转身走进书房右边厢,打开书架后的一个红木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乌木长匣,打开一层又一层的丝绸包裹,终于取出一幅卷轴,想必,就是杜大绶的《幽兰图》了。

    潘友笃取出卷轴,拿到左边厢书桌,小心翼翼展开,赫然一幅《幽兰图》映入眼帘。

    只见一株婀娜多姿的幽兰,在淡淡的绿叶和蒲苇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丽动人。

    幽兰的花朵盛开,似乎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在述说着自然的神奇美妙。

    画面的背景是一片静谧的水域,水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起点点涟漪。湖面漂浮着几片轻盈的蒲苇,与幽兰相互映衬。远处山峦青翠欲滴,柔和的融入自然景色的整体中。

    “这幽兰真实栩栩如生,根茎粗壮,叶子柔软而丰满,笔触细腻而自然,我都能感觉到它在风中自由轻盈的摆动呢”,绿珠惊喜的说道,想来,绿珠还是感慨于自己漂浮的身世,难以真正释怀。

    “你看,这幽兰的花朵绽放的恰到好处,花瓣洁白而细腻,黄色花蕊犹如明灯般熠熠生辉,真是曲线优美自然,就像大自然赋予每个人的生命,就像这花朵般,充满了活力和张力”,也许是感受到绿珠淡淡的忧伤,不知是真的在夸这幽兰花蕊,还是在安慰绿珠,潘友笃轻轻说着。

    “嗯,看了这幅《幽兰图》,莫名间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美好感觉,我相信山谷里的幽兰尚且如此坚强执著,人世间的人更要珍惜爱护自己和家人,一定会努力的”,似乎是在说自己,又似乎在说自己的父母,又似乎在说其他什么,绿珠低声自言自语。

    “对,一定会的”,潘友笃心有所感,也低声附和着。

    “对了,欣赏了《幽兰图》这么久,绿珠姑娘的眼光非常独到,我倒是非常期待绿珠姑娘的画工如何了”,潘友笃饶有兴趣地,“要不我们现在开始临摹这幅《幽兰图》,如何?”。

    “那就献丑了”,说罢,绿珠转身从自己带过来的袋子里取出几张空白的宣纸,细细铺开,准备临摹。

    而潘友笃也没有闲着,赶紧从旁边取出相应颜料,一一摆放在案头。

    远远望去,就像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青梅竹马,恩爱相知的夫妻红袖添香,只羡鸳鸯不羡仙!

    白日放歌谈诗画,青春作伴好还乡!

    良久,随着最后一个落款题写完毕,绿珠临摹版《幽兰图》大功告成!

    只见画面中,幽兰的形态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被临摹的栩栩如生。

    绿珠临摹版《幽兰图》充分展现了女子对幽兰的深入理解和细腻表达,笔触纤细而流畅,运用轻重缓急之间的变化,巧妙地勾勒出植物的线条和纹理。同时,作为女子,她更注重细节,将花蕊的细微轻微纹理表现得更加丰满细腻,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既保留了原作的氛围和情感,又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和表达,使得整幅画更多了一点生动,更多了一份柔美。

    “太妙了,想不到绿珠姑娘不仅琴艺惊人,画工也是相当了得。对《幽兰图》的理解如此深刻,还使用了更加丰富细腻的技巧,使这幅《幽兰图》更加温暖,佩服佩服!”,潘友笃这才发现,这绿珠姑娘真是个隐藏的宝藏,居然这么厉害!

    “照虎画猫,临摹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绿珠赶紧谦虚起来,“主要还是杜大绶画的太好了,我临摹的仅有形似,缺乏神韵,还要多加练习”。

    说着,绿珠抬起头看了会天,有点阴,已经很晚了,今天又待了很长时间。

    “潘公子,不好意思,一时兴致,又耽搁了你一天时间”,说着,绿珠就收拾临摹画作,准备告辞回蔡家。

    潘友笃心有不舍,但也深知不该强留绿珠,柔声说道,“绿珠姑娘,临摹作品我就先珍藏了,以后欢迎随时再来交流。现在确实不早了,我待会就送姑娘回去,当然,有你父母的消息我也会尽快告知,到时欢迎随时沟通”。

    说罢,安排管家将红蕊找来,准备马车。

    红蕊像是嗑了半天瓜子,包里已经空空如也。终于,百无聊赖之际,管家找到了她。于是,快步去往门房。

    潘友笃和绿珠在门口仍是依依不舍、窃窃私语,见红蕊到来,二人立即会合,乘车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