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来:乾隆与马戛尔尼的对话 » 第三十五章 专项经费

第三十五章 专项经费

    “至于怎么处罚通文行,既然通文行与西洋客商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朝廷介入后,如果西洋客商最终选择真心合作,那相关费用就由通文行承担;如果西洋客商选择不合作,那原来生产的那批织金彩瓷镂空转心瓶,就充公抵做朝廷的费用。”,掌柜亢不悔的方法倒是简单粗暴直接。

    “但是,朝廷拿着这批织金彩瓷镂空转心瓶也没有用啊?”,松韵觉得很奇怪,既然西洋客商已经说了侵犯他们信仰,大清不会有人要,西洋就会有人要?朝廷充公取回来也是累赘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既然西洋客商选择抵赖,那就证明只是下家取消订单了,并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侵犯了他们的信仰,自然可以卖给其他客商,只不过价格就不一样了而已!”,掌柜亢不悔一脸得意的笑着。

    虽然知道掌柜亢不悔也不过是想浑水摸鱼,万一朝廷查抄充公,说不定就可以低价捡漏,拿到那批织金彩瓷镂空转心瓶。但是,松韵也不戳破。

    “果然,亢老哥就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想得周到妥帖!”,松韵赶紧夸赞道,“难怪生意做的如此之大!”。

    松韵正说话间,却见外面冲进来几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满面油光的衙役。

    “老亢,都是熟人,今天算便宜你了,交两千两银子吧,图大人已经到广州郊外的驿站等候了!”,衙役也不看松韵,直接就吩咐起顺义行的掌柜亢不悔来。

    “差爷,这又是出什么事了?不是前几天才孝敬过图大人吗?”,每年挣的钱是多,但是衙门来要钱的也多,掌柜亢不悔也是感觉非常肉疼。

    “少打听,给钱就行,图大人安排的,我们能找你随便要吗?”,衙役见掌柜亢不悔磨磨蹭蹭,赶紧催道,“我们还要去下一家要呢,不止你一家给,这种事少知道对你有好处!”。

    掌柜亢不悔见衙役执意要收,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也清楚,不给是不成了,就吩咐旁边的伙计取出两千两银票。

    松韵却是忍不住了,“亢老哥,这些当差的连个事由都不说,你凭什么给他们钱啊?”,说着,松韵就直接望向衙役。

    伙计正在拉开抽屉,听闻此言,也就停下来了。

    “哟嚯,你是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是吧?老子按照图大人的吩咐来找你们收钱,需要向你们说什么?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我劝你们,不该知道的不要瞎打听!”,衙役一脸嚣张。

    “马王爷长几只眼我不知道,但是老天是长了眼的,人在做天在看!”,松韵自带一股威严气质,倒是说的掌柜亢不悔腰杆都硬了。

    “对呀,差爷,该交的我们自然会交,也从来没有拖欠过,但是您也看到了,这生意啊不好做,今天都还没开张呢!你总得给我个说法不是?”,掌柜亢不悔于是也软磨硬泡起来了。

    “好,既然你们这么爱打听,那我就告诉你们,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即将来广州查案,图大人吩咐给凑得孝敬银,图大人自己都已经提前到广州郊外的驿站候着呢!你们就甭废话了,赶紧交完拉倒,老子还要去下一家!”,反正给这些人说了也没什么用,衙役不耐烦的解释,就赶紧催着掌柜亢不悔交钱!

    “就这家普通的商行收两千两,广州十三行总共有接近六十家商行,你们得收多少?”,松韵质问道。

    “你瞎操什么心?我们又不是只收你们商行的,还收其他地方的!”,见这个陌生人像个狗皮膏药一样粘着,衙役也是有点烦了,“老亢,这是你们家亲戚?”。

    “差爷,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该交我们就交。差爷也不要和这位爷制气,他是刚到广州,想做进出口贸易的北方商人,不懂规矩,就不要见怪了。”,掌柜亢不悔赶紧示意伙计拉开抽屉取钱打发了。

    “慢,你们说你们要迎接钦差大臣,送孝敬钱,光这一家商行就两千两,还有其他商户,怕不得十万以上?”,松韵质问道。

    “关你什么事?不该操心的就不要操心,十万怎么了?这是定例,哪个钦差大臣来了,也没有少拿!”,衙役也是看他是外来的没有再和松韵纠缠,“你们北方的就不交?笑话!”。

    说话间,伙计已经拿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递过来,掌柜亢不悔一把接过,就满脸堆笑的低身交给衙役。

    衙役一把抢过银票,就准备转身而去。

    “慢着,你们收了钱,就不给个字据?”,松韵质问道。

    “老亢,你是不是疯了,带着这样的人过来,我劝你们还是识相点!”,衙役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老弟啊,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这种事每个月都会有,见怪不怪了,你还想要他给你字据?怎么可能呢!”,掌柜亢不悔赶紧拉着松韵劝导。

    松韵暂时自然不可能告诉掌柜亢不悔,自己就是钦差大臣这件事,但是也决定了,过后一定要好好查一查这图萨布!

    “每个月都有,每笔都要这么多?”,松韵觉得很气愤。

    “要不怎么说,这开个商行也是赚的辛苦钱,没有衙门背景吧,开不下去;有背景吧,交孝敬钱也就是给别人打工的!”,掌柜亢不悔一脸无奈的笑着说道,“这还算好的,有时候碰到大事还得收五千两,一个月最少也得一次,到年底可能会有好几批!”。

    “哐当”,一个沉闷的声音响起。二人正在聊天之际,就见门口一个后背写着大大的“丁”字的八旗兵丁,步履踉跄,晃晃悠悠的就摔倒在门口,连带着打翻了摆在门口的一排瓷器样品。

    一股冲天刺鼻的令人作呕的,夹杂着腐败食物的劣质酒味,四处散开出去。

    一个黄色牛皮酒壶从他手边滑落而出,仍有液体,汩汩的往外溢出,不一会,就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