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 » 第八十三章 延州射术大赛

第八十三章 延州射术大赛

    李守节看李万全接受了第一点后,又接着说出了第二条建议:“择要地建立堡寨,招人营田,尽快恢复延州的粮食自给,除此之外还要修缮驿道,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的话,延州也能富足起来。”

    “虽然这两年官家明令不准地方节度使干预州内推官、判官的任命,但是您作为一州的守臣,定些方略,供他们几个推、判官执行,倒也不是什么逾矩之行。”

    李万全被李守节提点一番,心思也熟络起来:“贤侄,若是你能在延州多呆上一段日子就好了。”

    “李叔父你放心,只要你愿意相信我,我将延州的情况熟悉后,会亲自替叔父写个方略出来的。”

    李守节提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招揽蕃部,派人屯田,其实这两条已经是属于老生常谈的治理方略。

    像李万全这样的莽夫可能说不出来这几句话,但是随便找些读过史书的士子,都能把这几句话说得头头是道。

    只是能够意识到这是治疆良策是一回事,能够把这些方略因地制宜地实施下去又是一回事。

    而且相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武将出身的守臣根本没有治理地方的心思。

    在国家没有统一之前,东京朝廷是不可能抽出手来插手西北事务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守节提前插下钉子,稍作尝试,相比日后同百蛮大国正面刚,断其右翼或许更好一些。

    李万全听李守节说得头头是道,他心神大定,一拍大腿道:“如此甚好,贤侄,我自然是信你的,你且放心地去办,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差人向我问。”

    “对了,沟通夏州之事,就交给我去办。”

    “如此就有劳李叔父了。”李守节冲李万全拱手施礼道

    ……

    延河河谷,党项部落司家族驻地。

    作为拥有数千族帐的党项部族,司家族毫无疑问是延州近郊的第一部族。

    其驻地离州城不足五十里,一旦有事,他们沿着延河河谷行军半日,即可抵达延州城。

    因为司家人马精悍,历来担任延州节度使的守臣为了州城安全,都是会同司家首领在暗地里达成互不侵犯的约定。

    今日三骑延州彰武军军卒在午时前后赍着文书,直抵司家驻地。

    本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文书的内容经过族中归化汉人读书人的解释,在延河河谷的族帐里传了开来,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听说了吗,延州的汉人将军要举办射术大赛,广邀延州善射的蕃汉民,在延州城外一决高下。据说能够进入前二十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一律有赏赐。”

    “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也听说了,族里识汉字的汉人先生与我相好,他告诉我,若是能够夺得前三,我们能够得到一匹良马或者两头耕牛,除此之外还有种子、农具、粮食和羊豕等相送。”

    “有没有茶叶、盐之类?”

    “好像赏赐之物不少,应该也有吧……”

    “你要去吗?”

    “……”

    要知道司家部族因为临近延州城,能够同汉人交易所需物品,又占据肥沃的延河河谷,整个部族的蕃民还是比较富裕,

    但是即使如此,整个部族里面仍旧是平均六七人才拥有一匹马。

    而现在只要去射几支箭,就能得到一匹马,这足够让这些普通蕃民心动不已。

    ……

    贝家族临时驻地。

    首领阿常听着识得汉字的部民讲解公文的内容,不由得思量了起来。

    “汉人一向狡诈,会不会是想诈我族中好手到延州,好统统抓起来呢?”

    他摩挲着下巴,在考虑要不要派人去参加这个什么射术大赛。

    “这个李万全到底想做什么呢?”

    “……”

    经过三两日的传播,延州不少部族和汉民百姓都知道这次的射术比赛,其中不乏有生性好动的射术好手前往延州城一探究竟。

    此时的延州城外已经立起一座营寨,专门用来招待此次前来参与比赛的蕃汉百姓。

    当然延州节度使府只管参赛者留住一事,参赛者吃喝之类的花销还是要自己承担。

    营寨中央的一处营帐内。

    李万全听着手下汇报,连连点头,之后便让其退了下去。

    “贤侄,如何?”

    “应该差不多,毕竟是第一次举办,只要这次能有超过一百多人参与,就是成功的。如果没有的话就是找人参加,也得把声势造出来。”

    为了举办这次大赛,延州府衙支出了不少,包括各种场地的准备和赏赐之物的购买。

    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到第三名可以选择一匹马或者两头耕牛,此外还有茶叶、农具、羊豕之类的附赠品供其选择。

    按照现在的行情,一头牛大概是两贯到三贯,一匹马则是八贯到十贯不等,两头牛再加上一些其他赏赐堪堪比得上一匹马的价值,这还是不算马匹的附赠物。

    所以从价值上来说,挤入前三的参赛者选择马匹肯定是更赚一些。

    毕竟这些马虽然便宜,但也达到了堪骑的一般军马水平。

    但是事无绝对,对于农家来说,如果马不能保值地尽快卖出去,一匹马就是再金贵也比不上一头耕牛来得实惠。

    此次延州节度使府一共买了三匹马和六头牛,买了两倍的赏赐,这倒不是因为延州府衙气大财粗,而是李守节觉得视觉效果要做到极致。

    所有的赏赐之物就养在大营的东侧,实实在在地摆在所有前来报名的人眼前,还有什么比这更直观有力的宣传吗?

    而且即使最后剩下了马匹或者耕牛,也可以租给车马行之类,或者直接卖掉,反正是不亏。

    第三名到第二十名,虽然没有了马和耕牛的赏赐,却有一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一个月了。

    总之这次新奇的射术比赛,奖励不可谓不厚,声势不可谓不大。

    本次登记报名者主要是姓名,住址或者蕃部名称,流程又不可谓不简单,短短三日,报名者超出了李守节预期。

    九月八日辰时三刻,延州第一次举办的射术大赛正式开始。

    李守节跟着李万全坐在讲武台上,坐在二人左侧的是延州的一些文武将吏,坐在右侧的是一些蕃部首领。

    这些蕃部的名字翻译成汉字都很奇怪,什么司家族,贝家族,苏尾族。

    西北的蕃部还没有经过汉化,自然没办法产生李守节熟悉的什么包家,李家,刘家这样的著姓。

    能够吸引到一部分蕃人首领亲至,是李守节在意料之外,但是思之又在情理之中。

    延州帅臣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蕃部的生存境况,也由不得这些首领不来,他们人人带了百余名部众,再将人马留在营外,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才进入了大营。

    在没有李守节的亲军都和彰武军士卒的参与下,汉人百姓中善射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或者说愿意来参加大赛的还是太少了。

    也可能是不少汉人百姓心里还是存着疑虑吧,毕竟现在是农忙时节,世代务农的汉人始终还是把农作当成了第一要务。

    报名的近三百名选手里,编户齐名的汉民只有四十多人,其他的都是各个蕃部的蕃民。

    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不断拉升射箭的距离,采取淘汰制度,所有人分别参与四十步、五十步、七十步、一百步等距离的射箭比赛,以十支为数,一轮一轮地将成绩较差的人筛选出去。

    营寨的比赛区很大,最少能够容许十几人齐射,只不过由于能够计数的小厮太少,为了保证公平,比赛还是以十人为一批。

    而营寨外边是各种的小摊贩和围观的蕃汉百姓,对于可能来凑热闹的观众,李守节的看法是越多越好。

    因此只要这些人不靠近营寨寨门,没有人会驱离他们。

    “唉,这最后都得让这些番子把牛马迁走,这延州大帅到底搞什么?”

    一个城里的帮闲拍打着寨墙无力地发泄着不满,看到一个个蕃人打扮的汉子不断晋级,他不由得生出了一丝火气。

    “你行你怎么不去啊?”旁边一个汉民回应道。

    “我是真的不行,要不然我肯定是要为延州的汉人争口气的。”

    听着帮闲的大实话,周边几个汉民也是不住地叹气。

    另一侧的栅栏前,一伙汉民聚在一起围观营寨内的比赛。

    “可惜我来迟了,报名截止了,要不然乃公非得上去露两手不可。”

    “就是,他只给我们留了三日的时间,我们知道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一日半了,我们几个人怎么可能赶得过来嘛。”

    “白跑一趟,真是晦气。我在乡里把夺得头筹的大话都说出去了,之后回乡后还不得羞死。直娘贼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混球办的差事?”

    “……”

    “阿嚏,阿嚏。”李守节没由来地连打了两个喷嚏。

    “贤侄,你可是受凉了?这西北夜里苦冷,你还要多加注意一二。”

    “嗯,劳叔父挂心了,我之后会注意的。”

    虽然只有三百人不到,但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够发挥出来水平,比赛中间还特意设置了几刻钟的休息时间,因此比赛一直进行到了午后。

    带着大量部众的司家族和贝家族,包揽了前三,剩下的十七名胜者中,汉人只占了四名,剩下的全是各部蕃民,可以预料到今年李万全少不得被延州的汉民百姓骂。

    比赛名次一经核定,所有的赏赐立刻分发了下去,童叟无欺。

    不管是参赛的,围观的都对比赛的赛制和赏赐毫无意见。

    所有的流程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因此至此延州第一次射术比赛成功地打响了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