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江山月圆 » 第六十一章 举贤(上)

第六十一章 举贤(上)

    韩尚维因宿北镇一事上报失职而被罢了官,没了繁重的公务压着,来大王府的次数倒是比往常更频繁了些。

    今日呼延良与温瑜方才练完早功,远远地便瞧见韩尚维又踱着四方步进了王府。

    呼延良送温瑜进房先梳洗换装,转身拾起地上的石子冲着门口那自由出入府门的无赖甩过去:“怎么?韩大人这是当本王的王府是酒肆还是戏院,每日倒是来的勤。”

    韩尚维没闪身,边走边伸手接住飞过来的石子:“好在王爷没用力,要不我这手臂怕是要断咯。”方才呼延良扔石子仅用了一两分的气力同他玩笑,韩尚维的手心便因冲击力印出了红。

    “过几招?”呼延良接过侍女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汗,将帕子扔回铜盆里。取了一旁架子上的木剑扔给韩尚维,自己拿起来另一把木剑。

    温瑜在屋里梳着头发,便听见外面回廊内木剑击打的声音,笑盈盈地问替她整理发髻的侍女:“这个月,这是韩大人第几遭来了?”

    侍女将发簪插好,替温瑜将外袍拿过来伺候她穿上,手里的活没停歇,嘴上答复着:“回王妃,想来有个十多回了。”

    “十多回了?”温瑜笑了笑,“我这大王府里的饭菜当真这么好吃?”只怕是某人另有所图吧。

    “青檀大人呢?”

    “回王妃,青檀大人应是一早便去典礼司当差了,想来要午后下了差便会顺路来一趟府上。”

    温瑜换好了衣服出来,一身青色素袍,袖口领口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珍珠。温瑜最近不知怎么迷上了这东海珍珠,发饰耳饰均换了珍珠饰物。呼延良见她喜欢,便不知从哪儿带回来了一匣子珍珠粒子,温瑜便使唤府里手艺巧的嬷嬷将它们点缀在了素袍上。素雅的袍面配上珠圆玉润的珠子,煞是温婉。

    温瑜遥遥地见两人仍在打斗,便让侍女先将早膳的点心端到庭院里来。

    温瑜将粥盛进小碗里温吞着,又拌了些槐花蜜进去,一边搅拌着调羹一边看两人打斗。早前不清楚韩大人的水平,今日一看,武艺也算是高深莫测,至少同王爷能勉强斗上些许个来回。

    看着粥温度差不多了,温瑜便喊了停,要他们二人停手用早膳。

    两人当即放下剑,就着一旁的铜盆洗了洗手,走过来。

    桌子上琳琅满目摆着十几个小碟,因温瑜喜食甜口点心,因此王府里的早膳素来是要放些各式各样的糕点。

    “人人都说,这西京城内,除了宫里陛下用的御厨,就数这大王府的厨子技术最好。”韩尚维倒也不客气,夹了个糯米团子就往嘴里塞。

    温瑜戳了戳呼延良,将温度正好的粥递过去,顺便炫耀了一下自己珍珠缀着的素袍衣袂:“好看?”

    呼延良伸手捻了捻她袖口的珍珠嗯了一声,又滑了一口粥进去:“好看。”

    韩尚维也滑了一口粥进去,却被烫得直跳脚,瞪着眼睛瞅着面前两位喝粥的样子:“怎么?这粥也会欺负外来客吗?”

    “粥不是欺负外来客,只是欺负娶不上夫人的孤苦人罢了。”温瑜伶牙俐齿,一句话就将这韩大人噎了回去。

    看着韩尚维吃瘪,温瑜眼珠一转,又添了一把火:“不过呢,这韩大人倒是也不像孤苦的样子。只是这青檀啊,今个又不在府里,韩大人怕是又走空了。”

    呼延良与温瑜也不清楚这韩尚维怎么欠了青檀银子,这几日常常往府里跑。每回来见着青檀,便还她点碎银子。这也不知道还了多少遭了,反正这银子就是还不干净。

    “你何时同那青檀姑娘竟然如此熟络了?”呼延良拣了个梅子酱夹心的小甜饼给温瑜,随口一问。

    “谁说我是来看青檀的,我是来同王爷商议典刑司尚书一事的。”韩尚维将那一碗烫舌头的粥推远了一点,煞有其事地正经了起来。

    不过他也不算说谎,毕竟确实是带着消息来的:“信王府举荐了左阁老的胞弟,时任典刑司的一位管事。”

    “左朴焘?”呼延良记忆力好,西京城内同他打过照面的官员,他多少都有些印象。

    韩尚维点点头:“王爷以为,这人选如何?”

    这左阁老是国君旧臣,虽年事已高辞官在家,但曾官至宰相,在西京朝野上仍是颇有威望。左家一脉有不少人在朝中为官,大大小小算上竟有数十人。

    “这老二啊,功夫还是不够。”呼延良将调羹搁下来,看着身侧的温瑜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吃点心。

    “老四呢?他提了谁的名?”

    “四王爷?”四王爷放荡不羁,本就不爱理会朝堂之事。若不是此次国君命令三位皇子必须每人提名一位,恐怕这四王爷根本连理都不会理。因此韩尚维并未特意探听四王府的人选,只听说四王爷随手填了个近日与他饮酒论诗聊得来的散士罢了。

    “怎么突然问起四王爷?听说是荐了一位旧居塔城的江湖散士,名为陈云之。”

    “散士……”呼延良琢磨着,“这呼延禹何时同塔城扯上了关系?”

    “这……我也不知。王爷,那您府上举荐谁?”

    “典刑司这几年来一直是老二的人掌控着,王大人下了台,老二必然急着补个自己的人上来。”呼延良手中的玉把件叩击着玉石台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不如,从西京城外,寻个州郡政绩好的地方官员,调入西京?”大王府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武将上,门下的文官位份高的皆有职务,位份低的又衬不住尚书的官位。

    “要不本王举荐你?”呼延良实际上在说笑,韩尚维自然也知道王爷在说笑。

    且不说韩尚维自己年龄尚浅阅历不足,单凭自家父亲官拜兵马司尚书,这典刑司的尚书之职就怎么着也不能轮到自己。

    韩尚维喝了一口茶,仍是那一副公子爷百无聊赖的态度,连连笑着说:“典刑司沾的多是些阴晦事,不知多少冤魂,晦气得很,我才不愿触那霉头。”论冤魂,难道机卫所的就少些?作为西京的情报系统,暗卫西京,监察各司,这手里的血,怕是一点也不少。

    “不如举荐马大人?”说完,温瑜便塞了个豆沙团子进嘴里,此刻嘴鼓着,正咀嚼着。

    马大人说的便是马易,莫肃被俘后,便是国君钦点了他做了主审官。

    呼延良拉过温瑜的手放在自己的腿上,指腹摩梭着她手指上戴着的珍珠,笑了笑:“行,本王今日便拟折子,就举荐这马大人吧。”

    韩尚维愣住,怎么?只是王妃随口一句,便定了人选?昏庸啊昏庸,王爷这也太儿戏了。“王爷您确定?”

    “可这马大人是信王殿下的人啊。”马大人是信王心腹,更是莫肃案的主审官。怎么想,都不似与大王府有渊源的样子。

    呼延良玉把件敲了敲,送给韩尚维一个眼神,韩尚维再细想,才顿悟其中真谛:“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