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宋捉妖人 » 第22章 无心捉妖,一心回山

第22章 无心捉妖,一心回山

    应该有人直接从这一章开看。

    为了照顾这些看官,可能会多一些(划重点,一些)看起来没必要重复的内容,请从头看起的看官见谅。

    ……

    天兴县城秦家小姐遭妖怪附了身,秦财主重金悬赏求高人捉妖。

    朱(zhū)圉山(shān)上的小道士方有天被师父带下山来捉妖,听闻此事后,非但不感兴趣,还想立即回山修行。

    他曾是澶州德胜南城远近闻名的小神医,见多了城中穷苦百姓饱受病痛折磨却无钱问医。

    一月前中元节,厉鬼破封妖狱,妖族重现世间,得知世间有仙。

    欲以仙药降甘霖,普度众生脱凡身。

    让病痛远离百姓。

    为此机缘巧合下拜得朱圉山上老道士只强道长为师,只为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真神医,对捉妖无半点兴趣。

    捉妖是朝廷捉妖司的事,是朝廷大儒的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想走出济世路,当个真神医罢了。

    本来他是不想下山的,要不是师父的一番话,他都不会出门。

    师父告诉他,封妖狱不止一处,还有封印更多妖族的封妖界,这些逃出的妖族若是救出所有被镇压的妖族,必将苍生泣血、哀鸿遍野。

    人都没多少了,他悬壶济世的志向还有什么意义?

    下了山便发现,事情没师父说的那么严重。

    秦家小姐遭妖怪附了身,被秦财主早年得到的一张道符制住,翻不起什么浪花,只要等捉妖司的人上门即可,用不着他们操心。

    和师父走在天水城中,看不出百姓有半点受到妖族影响的样子。

    当今官家终结了坊市制,任何一条街上都能听到叫卖的吆喝声和孩童的笑声,走入原本的坊市区域,更见熙熙攘攘。

    去人多的勾栏瓦舍中打听,也没听到偌大秦州有第二起妖族祸害百姓之事。

    整个大宋也不过二百余州而已。

    方有天不想去捉妖,秋高气爽,入目尽繁华,也不想停下来享受。

    “师父,我就说妖族翻不起浪花,他们怎么跑出的封妖狱,就会被怎么抓回去,用不着我们劳心费神。不如我们现在便返回山中吧,您带着我飞,还能赶上晌午饭。”

    他刚道脉境,学会了御风之术,但赶路还是比不上师父。

    只强道长是当今天地间一等一的修道者,带着他拆过捉妖司,还打的皇城大儒没脾气,更是扬言能凿穿宋皇城。

    “徒儿,天兴县城并不远,来都来了,不妨去看看,说不得有需要我们的地方。”

    “师父,不如真的需要我们捉妖时,我们再下山。现在弟子更应该努力修行才是。”

    只强道长有些头痛。

    这弟子哪里都好,心地善良、眼中黑白分明,就是被家里人保护的太好,没经历过什么蝇营狗苟之事,心思太过简单。

    先前他拆了捉妖司,就是方有天认人不淑,惹来杀身之祸,他前去为方有天讨公道。

    等以后天下真的大乱,方有天不可能苟活山中,必会下山捉妖。

    这样的人,活不了太久的。

    此次他骗方有天下山主要也是为了让方有天增些阅历,现在就返回山中,那不是白下山了?

    秦财主的悬赏已经吸引了不少人,浑水摸鱼的人不会少了。

    他们下山时隐藏了真实身份,不会被优待,必然要经历一场明争暗斗的抢夺,正是让方有天成长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只强道长看着无心捉妖的方有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清澈双眼,轻轻摇了摇头。

    稚子而已,也想难倒他?

    “徒儿,你阅历较浅,未曾察觉出,秦小姐之事恐怕另有隐情。”

    “另有隐情?”

    “自然如此。秦小姐之事,整个天水城几乎无人不知,而天水城为秦州治所,能瞒得过知州等人吗?但已经三日之久,捉妖司还未出面捉妖,你不觉异常吗?”

    “师父这么一说,是很不对劲。”

    “要么秦小姐遭妖族附身之事是好事者杜撰,要么便是捉妖司也无可奈何,那妖族已经造成天兴县生灵涂炭,朝廷为避免百姓恐慌,封锁了此事的消息。”

    “啊?”

    “若是后者,妖族之祸必将蔓延至整个秦州,到了那时,你追求的众生脱凡身、人人皆如龙,又有什么用呢?”

    “师父,那还等什么啊!”

    方有天听的心中着急。

    他不想捉妖的,但只强道长话糙理不糙,要是人都死了,他还悬什么壶、济什么世?

    谁都不能挡他济世路,谁都别想阻他当神医。

    如今是仙道新纪,天地间无灵气,只修大道。

    先前的炼丹、炼药之术已经无用,新的道路需要他自己去走,这需要他有足够高的境界,对大道和大道之力足够了解。

    妖族想让他成不了神医,他不能总依靠师父,也要有强大力量。

    他现在需要利用好每一寸的光阴修行。

    只强道长乘风入云端,为照顾方有天,放慢了速度,方有天赶忙跟上。

    “师父,你带着我吧,我们早些解决天兴县的妖患。我也抓紧时间修行,争取早日开辟道海,踏入辟海境。”

    “这事情急也无用,若形势危机,为师或许顾不上你,你需要先学些保命的本事。”只强道长拒绝了。

    “还请师父教我。”方有天修行时间才一月之久,还未来得及学正经的战斗本领。

    “你先想一下,想要用何种类型的法宝吧!”

    仙道新纪没有灵气,直修大道,战斗需借助大道之力。

    方有天因自身经历,所修大道为罕见的苦难大道,说起来,苦难有灵魂上的苦难,也有肉身上的苦难,大道之力可斩魂,也可灭身。

    可惜方有天境界太低,如今借助大道之力,只能影响到精神层面。

    还是要配合法宝进行斩身。

    “用剑吧!”

    方有天很快做出决定。

    他三岁识千字,五岁辨百草,七岁背《神农本草经》,八岁读《黄帝内经》,九岁通《黄帝八十一难经》,十岁坐堂问诊得名“小神医”。

    读《黄帝内经》和《难经》时,得知黄帝有轩辕剑,是护佑苍生的圣道之剑。

    剑也是百兵之君。

    “为师还以为你会选斧头或者锯子。用剑的话,为师这里并无好的法宝,只有故人当初赠予的一柄龙泉剑。”

    只强道长的法宝是斧头和锯子,上次拆捉妖司用的便是斧头。

    用他的话说,用斧头是对捉妖司的尊重,不用锯子是对捉妖司的仁慈。

    方有天礼貌的笑了笑。

    接过师父递来的一柄宝剑,问道:“师父,这是谪仙人赠予你的吗?”

    只强道长摇了摇头:“你这倒是提醒了我,故友已逝,神剑蒙尘。解决了天兴县的事情,为师可带你去尝试一番,看能否得到他的佩剑。”

    随后只强道长让方有天御剑飞行。

    以大道之力包裹宝剑,增加大道和宝剑之间的联系。

    又口述《太白十二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亲自出手引导方有天。

    在二人抵达天兴县城外时,方有天已经可以御使飞剑,用出太白第一剑的“十步杀一人”。

    只见剑上银光一闪,数十丈外一棵大树便被拦腰斩断。

    在苦难大道之下,大树被截断的刹那便飞快枯萎,树叶扭曲又干巴的散落一地。

    可惜,方有天修炼时间太短,只能直来直去的御使飞剑。

    县城城门有士兵把手,也有行人进进出出,看不出惶恐和慌乱,方有天松了口气:“师父,看样子秦小姐的事无隐情,还是回山吧!”

    “来都来了。”只强道长不可能答应的:“不去秦家,也先进城把晌午饭吃了。”

    方有天同意。

    没有灵气养身体,就算是师父这种强者,也是要食五谷的,更别说他了。

    天未亮就下了山,现在还真的有些饿了。

    找了个人多的脚店,点了些饭菜,二人等待时就听有人议论秦小姐的事。

    “谁成想,附身秦小姐的妖怪太过厉害,不少高僧和道长都无可奈何。秦小姐也是可怜,本生的貌美如花,现在被妖怪折磨的已经没了人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是一座肉山,鼾声如雷,仿佛能直接将人给震死。要不是秦财主的道符封印,一个鼾声就能灭了整个秦家,到时候咱们县城的人也危险喽。你问我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我姑母可是远近闻名的神婆,被秦财主恭恭敬敬的请去了秦府,这都是我姑母亲眼看到的。”

    方有天听的神色一紧。

    事情没有师父说的那么严重,但有一点师父没说错,这妖怪看来是捉妖司也无法解决的,现在只能靠秦财主的道符。

    回山的事先放放。

    只强道长神色肃穆的点着头。

    “看来我们师徒必须走一趟了。”

    那议论之人显然是胡说八道,这种人他见的多了,但傻徒弟看不出来啊!

    吃了晌午饭,两人略一打听就找到了秦府,还未到近前,就看到大门外聚集了不少人。

    有桃木剑挑着黄纸符的老道士,有持着金刚杵的怒目和尚,有神神叨叨着请神的神婆,有腰间佩剑的书生,有壮若黑塔的巨汉……

    方有天二人没闹出什么动静,静悄悄走来。

    但靠的近了,方有天见他们都看了过来,一个个的目光不是太对劲,看得他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