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215章 旧手稿

第215章 旧手稿

    暑假的日子过得很快,柯凌在李建军家生活得如鱼得水,和院子里的大大小小一群邻居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外婆也很喜欢她择的菜。这女大学生比自家女儿要勤快得多。

    在柯凌亲自辟谣下,院子里对她的身份已经确认清楚。当得知到她是来自某省省城的姑娘时,院子里的小姐姐们很是羡慕。

    青红不明白省城和楚城哪里不一样,问柯凌省城有没有皮皮虾,大螃蟹。柯凌说很少,还贵。青红撇着嘴:“这都没有,有什么可羡慕的?”

    柯凌大度地自嘲,确实没什么好羡慕的。

    李建军这些天跟着柯凌去实习。指挥部里大多数工作人员是温鹤飞的公司派过来的。在聊天中,李建军听到了好多信息。

    他们最常提到的是谁谁谁最近恢复了工作,谁谁谁担任了某重要职位。李建军前世对这些事很少关注,而且那时年纪特别小,根本不关心这些。

    实际上,在李建军前世生活的贵妃县,谁恢复工作或者谁担任什么职位,跟他毫无瓜葛。现在却不一样,他不经意间竟然接触到了省内和县内的最高层,再听到这些信息,他发现这些就是自己身边的新闻。

    一天早上,李建军照常来到指挥部。一进院子,一工程师就大声说:“小李来了,他一定听说过。”

    李建军问什么事,工程师拿来一张报纸,说就是这个人。

    李建军一看,报纸上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看不出年纪的男人,穿着一身秋装,正在某农村的土路上和一群农民说着什么,应该是前些年拍的。

    李建军问这是谁。工程师说,这是著名经济学家董轩晟。李建军觉得这名字很熟悉。突然,他想起来了。“是他?”

    他印象中的董轩晟是一头乱发,一个脏兮兮的老头。这照片上的人看起来很体面。

    他拿着报纸仔细看,这脸确实有点象。他快速地看了一下。原来董轩晟现在是某大学的一位系主任,最近负责调研农村经济模式课题。

    李建军不知道工程师为什么对一个经济学家感起了兴趣。问:“真的是他?”

    工程师说:“当然是他了,以前是我们学校的名人。只是这么多年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今天报纸上说他以前在贵妃县的一个叫红星大队的地方呆过。”

    李建军不知道一个工程师和一位经济学家有什么交集,大概也只是在某一时段在同一个学校呆过。

    他没多问,把自己知道的和董轩晟有关的都告诉了工程师。其实也就三言两语的事。

    工程师感叹了一会,李建军见他没多说,也就不问了。

    下午下班回到家,他翻出了衣柜底部的那包旧衣服。柯凌进来,见他奇奇怪怪的,过来想看看。

    李建军让她把灯打开。

    柯凌见他把包裹着什么东西的衣服放到床上,好奇地问:“什么宝贝,这么沉?”

    李建军没有搭话,小心地把发着霉味的衣服打开,露出里面一层薄膜。他轻轻地摸了一下,解开薄膜上的绳子。

    柯凌凑近身子,看到一叠用蓝色墨水写着的手稿。她张大眼睛,刚伸手想抓起稿纸看一下,李建军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

    柯凌吓得赶紧收回手,不想,李建军用力太猛,她硬是抽不回胳膊。手腕被李建军牢牢地固定着,她这才有了痛感。大声说:“干么呢?放手。”

    李建军也哑然失笑,说:“我这是紧张过度了。”赶紧松了手,说:“这是一份重要的手稿。”

    说着关上了门。柯凌一下尴尬起来,问:“你要做什么,还要关门?”

    李建军也不解释,把电扇叶子转了个方向,说:“这是秘密,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如果我爸看见了又要做很多解释。”

    柯凌知道自己误会了他,笑了笑,说:“我这不是紧张我这黄花闺女被人惦记了么?”

    李建军懒得理她,说:“今天工程师说的那个董轩晟你还记得吧?”

    柯凌谈谈地说:“记他干么?又不是什么熟人。”

    李建军也谈谈地说:“是我的熟人。”

    柯凌并不奇怪,上午他们都说了。这人在红星大队呆过,但这也没什么值得她纪念的。

    李建军见柯凌的反应挺冷淡的,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他的手稿,放这里好多年了。”

    这语气完全不是一个小屁孩该有的。

    柯凌激灵了一下:“你是开玩笑吧?他的手稿怎么会在你这儿?”

    李建军猜到她会有这么一问,笑道:“很奇怪吗?他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是忘年交。”

    柯凌的成长过程中都是风平浪静的,哪里见过董轩晟这样的人物?对于李建军嘴里的忘年交,她无法揣摩。问:“你?和他?”

    李建军点了点头,笑道:“就是,他离开前,大概嗅到了什么苗头,把这个交给我保存。说如果他不能来取回,就让我一直放着。”

    李建军拿起一张纸,上面有几处字迹模糊了,是当年他滴下的那几滴眼泪给搞的。

    柯凌好像一下子走近了迷魂阵,说:“你就答应了?万一是什么祸害人的东西,你不是自招晦气吗?”

    李建军笑道:“我以为了解他,相信他不是坏人。只是过去了这么久,我竟然忘了这东西。”

    李建军以前根本不了解董轩晟的底细,但凭着前世的知识,他知道这是一个有分量的人物。

    在他离开的那一天,他心里觉得就是永别,相信这人基本上是被处理掉了。最初的时候,他还时不时的避开外婆检查一下手稿还在不在。

    慢慢地,他不怎么看了,后来就忘了。今天报纸上介绍,这董轩晟是某知名高效的一个系主任,是著名经济学家。

    李建军努力回忆前世自己知道的一些算得上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好像并没有这个名字。当然自己关注齐经济方面的新闻,是在上大学以后。

    现在算算,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是一个真正的小屁孩。对于那时候的新闻人物,特别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基本不会去关注。加上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即便听说了某个有影响的人物,也根本见不到真容。

    他又觉得这理由不科学。如果这董轩晟真的是著名经济学家,自己后来也是学经济的,总会听说过他的名字。为什么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努力在脑子里搜索前世自己知道的姓董的经济学家还有谁,但就是找不出一个可以匹配的。

    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倒是有一个相似度接近的人,也是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几年。后来回城,用在农村调查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参与制定了很多有影响的经济政策。

    只是人家太出名了,名字还不一样,叫董盛。不过李建军没见过他的图像或视频,经济学家很少上电视。即便偶尔见过了也印象不深,否则现在就可以鉴定真伪了。

    当然,这和现在的董轩晟应该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