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横推流儒圣 » 第4章 君子不重

第4章 君子不重

    孔秋审视着刚闯进来的少年。

    这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十分魁梧,肤色古铜,脸上带着一股桀骜不驯,一看就是混世小魔王。

    孔秋还未开口,距离他较近的一位少年急忙压低声音道:“夫子,这是申枨,方圆十里的小霸王,你千万不要招惹他,他的脾气比仲由还大,惹他不高兴,他真会毒打你一顿,这申枨下手很重,很有可能伤筋断骨……”

    “是啊夫子,我们犯不上跟他们这种人计较……”

    几个少年都劝说孔秋。

    虽然他们昨天见到了孔秋暴打仲由的一幕,但申枨不同于仲由。

    申枨看起来就非常不好惹,身材魁梧,一般的少年见到就心里犯怵。

    “喂,你倒是说话啊!听没听见我说话?”

    申枨不耐烦,一边说,一边朝着孔秋走来。

    孔秋看着大步朝自己走来的申枨,微微摇头道:“人教人,一百遍都教不会,但事教人,一遍就能会。”

    话音落下,申枨也走到了他的面前,院子里的几个少年已经全都围拢在了孔秋身旁,如临大敌地看着申枨。

    申枨不屑地道:“就凭你们几个,也想拦着我?”

    孔秋身旁的几个少年瘦瘦弱弱,比他矮很多,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鄙视了一句,申枨一声冷笑:“你不过区区二十岁许,就敢自称夫子,你何德何能教人学识?”

    “什么人教人,事教人的,今天我就教教你,拳头大,就能教你做人!”

    沙包大的拳头倏然打出,打向孔秋。

    “不要!”

    猝不及防之下,几个少年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惊呼。

    但孔秋早有防备,伸掌撤步,抓住了申枨的手腕。

    ……

    片刻后。

    鼻青脸肿、顶着两个熊猫眼的申枨,乖巧地跪坐在仲由一旁,和其他几位来听课的少年一样老实听课。

    仲由强忍笑意,压低声音对申枨说道:“我就说夫子以理服人,你看你,不也被他给整服了?”

    申枨心里不停咒骂,嘴上则说道:“是啊,夫子德高望重,博学多才,乃当世大贤,我听夫子一言,胜读十年书。”

    仲由看着申枨的熊猫眼,怎么看怎么有趣,忍俊不禁地说道:“你方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申枨凑近仲由,压低声音恼怒地说道:“你小子坑我是不是?孔夫子这么厉害,你怎么不跟我说?”

    仲由小声说道:“我跟你说了,是你不信……之前孔夫子没这么厉害的,我都能揍他,这几天不知怎的,忽然变得如此厉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打倒的……”

    “你们说还是我说?”孔秋忽然抬起头,目光直视申枨,“申枨,要不你来给大家讲?”

    申枨激灵灵打了个哆嗦,连忙道:“学生不敢。”

    孔秋淡淡道:“你现在还不是我学生,你和仲由明天带束脩来,才算是我的学生。”

    申枨和仲由欲言又止,止又欲言,最后还是点头道:“好,我们明天带束脩来。”

    束脩是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一般就是十条肉干,并不算贵重。

    但即便不算贵重,申枨和仲由也不想拿,就算是免费来听,他们也不愿意听。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想用这十条肉干,换自己不来听课……

    但看孔夫子的神情,显然是不行的。

    孔秋见仲由和申枨态度不错,微微颔首,语气随意地道:“仲由,我听申枨说,你不愿来我这里听课,是吗?”

    仲由连忙摇头,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没有!夫子你别听他瞎说,我愿意听课,谁不让我来听您的课,我跟谁急!”

    孔秋的目光又看向申枨,温和地道:“申枨,你也是自愿来听课的吗?”

    申枨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夫子博学多识,见闻广博,今日一听,如同醍醐灌顶,学生特别愿意来听课!”

    仲由闻言,不由撇了撇嘴,小声道:“我还是喜欢一刻钟以前,桀骜不驯的你……”

    申枨咬牙无声动嘴道:“滚滚滚!你还嫌我被揍的不够狠是吧?”

    孔秋目光扫视了一下院中的七位少年,说道:“今天,我教你们个道理……”

    停顿一下,待所有少年的目光都看过来,孔秋才继续道:“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几位少年不由反复琢磨这句话。

    有个跟随孔秋学习时间长的少年,学识已经算是不错,差不多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说“君子不持正己身,则没有威信”,但他有些不敢确定,连忙问道:“夫子,此言何意?”

    孔秋还没开口,仲由就抢先说道:“君子不下重手,就没办法立威……你看看,夫子把申枨狠狠揍了一顿,这威信立刻就树立起来了吧?”

    申枨:“……”

    孔秋:“……”

    这话硬是让孔秋反驳不了……

    孔秋无语之中,想到了自己刚开始读《论语》的时候,“曲解”解释论语的滑稽场面。

    那个时候,孔秋连《论语》中的字都认不全,借着字典,才勉强将《论语》通读一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孔秋就一遍遍地诵读《论语》,他倒也不急,反正目的是修身养性,他就凭借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论语》。

    那个时候,他真的把“君子不重,则不威”解释成了“君子不下重手,就没办法立威”……

    不过后来孔秋对照释义,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解释是“君子不庄重、不持正己身,则没有威信”。

    孔秋没想到,穿越到了古代,还能听到这种解释。

    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这种解释有趣归有趣,但错误的解释,是不能用来宣传的。

    假如孔秋赞同仲由,有些学识的少年,会将信将疑,因为这与他们往常所学大相径庭,而像是申枨这种大字不识一个的少年,则会无比信服,一点都不怀疑。

    孔秋身为夫子,更是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要注意,避免给这些少年带来坏的影响。

    他脸色一板,严厉地瞪了仲由一眼,“仲由,不许胡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庄重、不持正己身,则没有威信’,君子靠内涵折服旁人,而非武力,你们可懂?”

    有些少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春秋礼崩乐坏,第一步正是需要“修身”,只有自身“正”,才能站得住脚。

    而夫子的“君子不重,则不威”,正是“修身”之道!

    只有仲由挠了挠头,有些疑惑:明明自己的解释更合理,怎么夫子反倒不信?

    孔秋见到众少年似乎从中学到了什么,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回去之后,你们自己好好揣摩这句话的意思,算是作业,明天我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