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横推流儒圣 » 第5章 内力增加

第5章 内力增加

    授课结束。

    孔秋目送七位朝气蓬勃的少年离开。

    “跟这些少年呆在一起,我感觉我自己都年轻了不少……”

    孔秋轻笑一声,随即反应过来,他现在本身就很年轻,不由摇头失笑。

    关好院门,孔秋习惯性地打了一套拳法。

    随后开始习练吐纳术,也就是“内力”。

    刚刚开始运转呼吸,孔秋就霍然睁开了眼睛。

    眼中充满了惊讶的神色。

    今天,他的内力又多了“一碗水”!

    不,准确的说,是“一碗多的水”,加上昨天的“一碗水”,总共是“两碗多的水”。

    这直接打破了孔秋之前的猜测!

    如果原身之前吃过增加内力的天才地宝,那么应该就是一次性的,总共能增加“一碗水”的内力,怎么今天还会再多出“一碗水”的内力?

    孔秋皱眉思索。

    内力快速增加固然是好事,但想不明白为何会增加,让孔秋隐隐有些不安,同时也没办法复制这种快速增加内力的做法。

    “既然今天又多出了‘一碗水’的内力,那么肯定就不是吃过天才地宝这种一次性的东西……”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没吃过天才地宝,我昨天和今天,为什么会突然多出大量的内力?”

    孔秋眉头紧皱,冥思苦想。

    “从今天增加了‘一碗水’的内力来看,昨天增加的‘一碗水’,恐怕也不是原身的原因,而是因为我做了什么……”

    “那么昨天我第一天穿越而来,我做了什么?”

    “总不可能是新手大礼包,每天增加一定的内力吧?”

    孔秋仔细想了想,新手大礼包这种想法一点不科学,先排除。

    如果说是他自己做了什么有别于普通人的事情,导致增加一定的内力,那么就肯定是他念了《论语》。

    昨天念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天又说了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句话增加“一碗水”的内力,大体上也能解释的通。

    “是因为我念了《论语》吗?”

    孔秋喃喃道。

    目前来看,这个猜测是最合理的。

    “只不过,为什么今天增加的量,是‘一碗多的水’?”

    “昨天我也同样念了一句《论语》的呀……”

    “今天为什么会比昨天多?”

    “难道是因为有误差?”

    孔秋疑惑不解。

    “先不管了,明天再试试,我多说几句《论语》,如果一句话增加‘一碗水’左右的内力,那么就基本能确定,就是因为念了《论语》的缘故……”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应该是找到快速增加内力的办法了……”

    孔秋暂时放下思索,不管怎么说,大量增加内力总归是好事,只要能找到原因,以后就可以继续复制,从而快速提高实力。

    孔秋继续练拳。

    ‘两碗水’的内力虽然不多,但也能增加一定的拳法威力,现在孔秋练拳都带着微弱的风声,隐隐有劲风呼啸之声。

    插拳、截拳、挂拳……一套套拳法被使了出来,孔秋打的酣畅淋漓,足足不停歇地练了一个时辰,孔秋才身形一顿,吐故纳新,开始运转吐纳术。

    呼吸逐渐平稳,孔秋自语道:“拳法进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前世即便暗伤缠身,我也没有放下武功,穿越而来,我可以很快就把武功招式给拾起来……”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熟悉这具身体,以及锤炼身体的根骨和韧性……”

    “而且这个世界还有内力的加成,如果每天都能得到‘一碗水’的内力,最多半个月,我的实力就能超过前世的巅峰时期,哪怕我招式远没有巅峰时期那么纯熟……”

    内力的加成很大,如果内力深厚,甚至能够超越人体极限,倒拔垂杨柳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只有“两碗水”内力的加成,孔秋感觉出拳的力道就增加了不少,半个月“十五碗水”的话,单凭力量都能碾压许多成名的高手。

    孔秋脸上泛起一丝笑容。

    还有什么是比暮年穿越到一个能畅快练武道的世界,更痛快的事情?

    ……

    “夫子,这是我们的束脩,请您收下。”

    仲由和申枨早早来到孔秋小院,分别将十根肉条放在孔秋身旁。

    “嗯。”孔秋淡淡扫了一眼,“去一旁坐下,等人齐就开始讲课。”

    “是,夫子。”两个少年跪坐在蒲团上,老实地不发一言。

    没过多久,其他少年也纷纷到齐,孔秋见七位少年齐了,于是开口道:“今日不讲新知识,我与你们讲讲学习的道理。”

    “在此之前,我先问问我昨天布置的作业……”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昨天谁回去想了?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仲由和申枨把头压低,他们大字不识一个,想破头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更何况仲由昨天刚被夫子训斥,他更是不敢多说。

    其他几位少年面面相觑,露出犹豫的神色,但最后还是低下头,没有起身回答。

    只有一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神色坚毅,前天问“爹”和昨天问孔秋“君子不重,则不威”什么意思的少年,就是他。

    这少年站起身,有些忐忑地道:“夫子,我姑且说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您指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是说,君子如果不持身以正、持身以重,就会在他人面前没有威信,也就说明此人学识不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不错。”孔秋微微颔首,这少年的解释基本符合原意。

    见到孔夫子露出满意的神色,这少年顿时松了口气,面露笑容地坐下。

    孔秋想了想,这少年好像叫“冉耕”,他记得,圣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中,就有一位叫“冉耕”的。

    “这少年的表现很不错,难怪日后能成为圣人孔子的门下高徒……”

    孔秋收敛思绪,神色庄重地说道:“今日,我便给你们讲讲学习的道理。”

    顿了一下,孔秋指着冉耕,说道:“你跟我说一下,你为什么要学习?”

    冉耕被孔秋指到的时候,下意识一个哆嗦。

    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

    一听孔秋的问题,他才松了口气,跪坐在蒲团上,朝着孔秋一礼,朗声答道:“学生想要探寻古人的典籍,在典籍之中寻找做人治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