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研友 » 42反杀序幕

42反杀序幕

    邹安民,射手座,受圣母特质的约束,易被激怒的射手座并不容易把小的矛盾放大激化,也更不会毫无缘由地主动投降。因此,猎杀射手,要利用其多疑的特点,把他拖入内耗,最终从内部攻破。

    第一次敲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给他一个谜,却不告诉他答案,就是钓到射手最好的鱼饵。

    木子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针对邹安民的反杀,该开始了。

    就在我自信满满地准备黑化时,意外发生了——木子对邹安民提了分手。

    在木子发给我的聊天截图里,两个人吵得很凶,木子受够了纠缠不休的生活想要离开,邹安民却从木子的各种作妖细节下手反复拉扯,什么吃饭不愿意排队等座位,复习提不起精神,画快题的时间突发奇想去看电影,等等,看电影?

    木子跟邹安民看过电影了?

    这刺痛了我的神经,木子一年前就许诺我的电影到现在还因为种种理由没有兑现,为什么被邹安民抢了先?

    我感觉到我在变形,强烈的胜负欲让我想撕碎天地,争回一切属于我的东西。

    因此,转天晚上的“谈判”,电影就成为了我的一大诉求。

    那晚,木子回家后约我下楼走走,我们绕着中华园走了两个来回。

    “我那天,其实突然想通一个事儿,现在你和邹安民的矛盾不是重点,重点是考研,所以我想能不能暂时放下这些,一切等考完研再解决。”

    “这就是你想通的?”

    “还有……”

    “还有什么?”

    “你昨晚说你和江枫承受了太多的情绪,我由衷地觉得对不起,也真心希望你能跟江枫好好的,而且我觉得你不该是现在这个状态,是我把你拖下水的,所以我有责任把你拉出来,至少从抑郁里拉出来。”

    “谢谢,但是邹安民死之前,你拉不出来。”

    “一定要这样吗?”

    “你还是舍不得。”

    “也不全是,我只是不希望接下来再影响到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复习状态,我跟他分手可以,但是你也看到了,他不会罢休,还会继续拉扯,到时候矛盾只能更大,纠缠的时间只会更长……”

    “分手?你们现在算在一起吗?你敢认吗?”

    “我不敢,我觉得对谁都无法交待,只是他一天在催着想公开。”

    “哦。那这叫我怎么信任你?”

    “我想改改策略,以后在家的时间多一些,拿出来陪你一起复习。”

    “你们家我可不敢去了。”

    “那去你们家也行,我都可以,只是想为了咱俩的复习考虑。”

    “让我缓缓吧,复习的事儿我还需要时间。”

    “行。”

    “但是我也有三个条件。”

    “你说。”

    “第一,邹安民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出现在家附近,第二,考完之前,你们不能以任何形式官宣,否则我一定去八五七演一场好戏给你们看看,第三,明天把欠我的电影补上。”

    “好,我答应你。”木子略一犹豫,抬头道。

    那晚木子穿了一身黑色运动衣,背着一个斜挎包,这是我喜欢的样子,我们好像很久都没有享受过那样清净的时光了。

    后来,乐一天和周导都问过我,为什么还要跟木子谈判,在他们眼里,那三个条件简直代表着愚蠢,我告诉他们,我要复仇。

    第二天,木子如约请我看了电影,还吃了饭,我偷偷录下了几段视频作为当天她跟我在一块儿的证据。

    席间,我跟木子说:“我们回复兄妹关系吧。”

    “你看看我的微信备注,一直没改,你其实一直是我哥。”

    “我还想把最后的一点想说的话告诉你。”

    “你说。”

    “无论你怎么选择,未来邹安民都一定是受益者,而你我注定两败俱伤。”

    “啊?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付出成本,他以第三者上位却大言不惭地以正主儿自居,而且他不想你我,在这些两难的选择里反复受着煎熬,所以他只享受了占有你的权利,却没有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自己也没想到,几个月后,我一语成谶。

    那天晚上,我接到了来自小杭的电话,她埋怨我上次买好机票却又爽约的事情。

    “我知道,你来找我是个幌子,就是想缓解在林木子那儿受的伤,我也只是一枚棋子。”

    “你瞎说,危难时刻我第一个找你求救,你说你对我多重要!”

    “你知道我多难过吗,我好不容易以为清明节有人陪我过了,结果还是一场空,我一个人去了灵隐寺,又一个人在家待了两天。”

    “我过几天找个周末去一趟吧!”

    “你可别画饼了,而且,如果还是林木子的事儿,你自己消化吧,我没空陪你。”

    “不是,是我想去转转了,顺便给你赔个礼!”

    “你说的啊,那就这个周末,别找时间了!”

    “行!”

    我故意跟木子放出风去,说要陪江枫去趟乙市散散心,周末就出发,木子叮嘱几句便不再发言,好像她真的开始注意不影响我和江枫的关系。

    我应该庆幸当时有一场乙市之行,因为一年后,我将与那个城市深深绑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