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后我竟然是首负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提升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提升

    对于朱晓军来说,想要走好接下来还真的不是那么难。

    只需要自己做好,现在要做的是基本上现在的昌峰集团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如果没有好高骛远,其实是什么问题都没有的,怕就怕在能力不足的时候还希望能做出些什么,那就有可能出事。”

    朱晓军并不是原主那种做事不计后果的,三思而行,他希望自己所做出的决策对集团都有大用。

    这真正对集团有用的决策,大多数时候就是“什么也不用做”的决策。

    这惹得朱晓军心头颇有些烦躁。

    ……

    “其实就现在来看,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或许是化解危机的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手段。

    和自己合作的企业多了,自己的退路也变得更多。届时就是遇到了什么不利的情况,也可以相对容易地解决。

    “相对以往,集团。在还是趋向于保守的。”

    作为一座城市中最强的企业,昌峰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评论员们的神经。

    不过好在今年的年底显然和其他年份有很大不同,可以聊得更多,就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一家,并没有太多话题量的企业。这对于昌丰集团来说,既是幸运,也是不幸。

    ……

    “经过多年时间的运营,作为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昌峰集团其实还算是比较稳的资产。”

    听惯了负面消息,偶尔也会有一两位第三方的研究员发出几句对集团有利的评价。

    “通过各项指标来看,这家企业发展顺利,增长迅速,且负债水平较之前有所控制,并未出现特别严重的高杠杆及杠杆蚕食企业利润的情况;企业旗下有关资产质量不低,重组过程对有关资产的估值很可能较之前更高,对培厚净资产,减少资产负债率有积极影响。”

    评论员也当然看到了在过去两年间发生在企业上的危机,但这一次,这位与众不同的人选择了一句话带过。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相信这家企业在经历过有关危机之后,会把风险管控做得更好。”

    这句话说到了朱晓军心坎里。

    ……

    可就现在而,他还不能太掉以轻心。

    昌丰集团是稳住了,但依旧有许多可能会影响到集团经营的事物存在。

    “短时间内,集团所面临的市场大环境不会变,集团需要继续以目前这种状态运行。努力做到在保证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增多销售额,力保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向好运行。”

    这里说的都是官话套话,但没有人会怀疑,身为集团董事长的朱晓军有那个保证集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安然无恙的能力。

    没人知道这种信任从何而来。只是在注意到的时候,它就已经深深根植在众人的脑海中了。

    ……

    接近年底的时候,朱晓军要麻烦的不仅仅是集团的事物。

    集团的事情确实需要他去忙,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此事不怎么相关的麻烦是需要这位身为董事长的优秀人员去执行。

    “昌盛一年,再临高峰”,“昌丰集团二零年度公益暖冬活动”很快就要进行。这对于朱晓军来说,又是一样不小的挑战。

    作为集团已经坚持多年的公益活动,每年昌丰集团都要捐助一大笔资金用于乡村教育水平改善和一些民生对点帮扶。这位集团积累了好名声,也在现实中为昌丰集团收获了不少利益。

    “历年来,集团用于公益资助的资金每年都不下一个亿,在集团条件相对较好的几年,每年在这一方面的支出都有三到五个亿。”

    “哪怕是去年,集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亏损,依旧分出了。1亿的现金用于帮扶行动,这一笔现金对集团的运行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却货真价实的改变了市场上,对于昌丰集团的种种看法。”

    话说回来,这种做法其实还是朱晓军换了个腾骏的灵魂之后,本着减少对现状的改变的精神作出的决定。在去年曾经事实上为集团赚取了一波好口碑。真真切切影响到了集团的利益。

    但去年毕竟是多事之秋,像这样的活动虽说有所进行,却终归没有做到像往年那样影响重大。甚至颇有些草率。

    今年是集团恢复正常的第一年,是绝对不可以草率行事的。这使得昌丰集团注定要把新一年的公益行动做好做全,以免失了众人的支持。

    毕竟,公益事业是国家大力推动的事业,身为一个爱国爱党的先进企业家。不参与些公益事业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名号?

    就算从市场竞争力上来说,口碑也是重要的竞争力来源——没必要跟钱也过不去啊!

    ……

    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董事长心中有过的纠结,只知道今年的公益活动,董事长自己是亲自参与了。

    活动的地点在南部山区,距离省会城市不远的那一片在历史上曾经和革命事业有不小的联系,可现在已经成为落后地区之一。政府屡次寻求社会力量改变彼处的现状,却终究难以如愿。

    对于朱晓军,这样的事情已经做过很多遍。对于换了灵魂的朱晓军,这还是第一次。

    乘坐集团旗下派发的专车来到这深山里,朱晓军是真切体会到了道路的崎岖难行。也不禁担心自家的车辆续航里程是否真正达到了设计上的要求。

    “董事长尽管放心,车上的电足够用。”

    开车的司机心里也并不是那么有底。但身为下属员工,他若是说车上的电不够,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车上拥有所有最新的技术,包括AI智能计算需要输出的马力、在下坡时设置动能回收等,保证拉车型的最低燃料消耗,哪怕是崎岖的山路不停油门刹车也不会增大其耗电量。减小续航里程。”

    这一段话,是朱晓军在集团对外的宣传页上曾经看到过的,但事情太过久远,听起来只不过是耳熟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开发的车型还是挺不错的嘛。”

    朱小军心中默念,也有一些自豪的情感生发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