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后我竟然是首负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筹划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筹划

    昌南,紫滩区CBD,昌峰288。

    朱晓军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几份文件。

    左边这一份文件是有关集团拆分物业部门上市的计划书,右边是一个全新的投资提案。拿在朱晓军手中的,是集团当前资金的报表。

    “年底时,账上现金及其他等价物的总额为282亿软妹币,还是少了点。”

    开年就不能大手笔花多少钱了,朱晓军心底默念着。

    “不过就现在这种发展模式,也花不了几个钱。”

    ……

    是真的花不了多少钱。

    去年年底前新立的规矩,没有朱晓军的亲自同意,昌峰集团是不会再参与土拍的。这一个出钱大头被堵上之后,集团能花钱的地方竟都被赚钱的业务抵消。

    项目建设支出?有房地产销售的钱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那每月一万多台的销售是假的?

    此时此刻,朱晓军忽然发现,在自己的英明决断下,在全集团上下的同心协力下,自己好像……没什么大用了。

    不过,他知道这只是表像。

    他还远不能沾沾自喜。

    ……

    虽然,但是,昌峰集团如今也算是步入正轨了。

    把原先将近破产的公司拯救到现在这个样子,总该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吧?

    朱晓军在心底为自己找到一个借口,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给自己一个从公务中脱出身来,去缓一下的借口。

    但真的决定要离开这座大厦的时候,却被秘书办公室里忙碌的人换回了几分思绪。

    ——他们还在忙,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就先跑了?

    心底总有那么点不是滋味,倒也是有一股负罪感浮上来。朱晓军知道,就算是自己离开了这座大厦,依旧不会放心的去度假的。

    ……

    苦笑,哪怕自己已经成为了身价数百亿的集团董事长,依旧逃脱不了为生活而忙碌的命。

    并不是被人逼着劳动,而是心底总有些过意不去——朱晓军忽然发现,未来理想世界中人类自觉劳动也是有显示依据的。

    “春节的时候再找个机会去休息,现在就当是为了集团而加班。”

    朱晓军忽然间为自己的觉悟而惊叹,却也寻思着有没有机会去放松一下。

    毕竟身体不会说谎,为集团操心了一年多的时间,朱晓军也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一下。

    “可是有的时候总是放不下,这或许就是人心,天天为自己找事情干。”

    ……

    朱晓军所期待的机会还是来了。

    作为昌南最大的两家房地产公司之一,昌峰集团的名气摆在那里,自然就少不了巴结上来的企业。

    在之前出现资金链危机前,集团旗下就有多个代建的楼盘——代建,讲究的是一个你情我愿,图的就是一个大房企的名称。

    经过之前的资金链危机,待建的项目少了许多,可在这元旦前后的时期,又有人找到朱晓军头上。

    ……

    昌南南方,枫木城。

    这是一座并不算太大的城市,却由于距离省会很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在这一座城市里,一样有房地产的江湖,只不过相较于省会城市来说,这里的房地产公司普遍要小太多。

    尽管房地产公司都要小很多,分级依旧是存在的。两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房地产公司在枫木城里占据领先地位,其后还排着十多家更小的企业。

    在这一批企业中,有那么一家房企的销售额在5亿左右,略微领先后面的,却又赶超不了前方的,处境有那么些尴尬。

    “智领未来,遥为先锋”,这家房地产公司的名字就是智遥置业。公司小,志气却不小。目标是做成这座城市中最大的一家。

    一座高99米,共24层的写字楼上,马正宇正在办公室里徘徊,等待着秘书带来的消息。

    “如果城北那一块地可以引来昌峰集团的合作开发,我们的销售额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马正宇的目光透过落地窗,集中在远方的一片荒草地上——四个月前,他刚刚花了12.6个亿从政丨府手中拿下这块土地。

    ……

    12.6个亿对于智遥地产来说不可谓不多,这超过整家公司两年所能产生的现金流。但作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马正宇知道自己除了这样做,别无选择。

    “要么把自己做大,要么被别人吃掉,这可不假。”

    马正宇喃喃,这家公司哪怕在这样一座小城里都只能拿到第三的位置,放到外面去,又怎么能抢得过其他大企业?

    “拿下一块地,建设一个大楼盘。一口气将公司的名声打出去,就可以了。”

    为了购入这一块地,马正宇在动用了集团所有可以动用的现金的基础上,还举债十个亿——鲍哲大干一场的心思请了知名设计院进行楼盘设计,但将近要开工的时候,却遇上了房地产的三条红线。

    这一下,情况就变得相当不妙。

    ……

    马正宇知道,在现在这种条件下,自己所面临的很有可能是公司破产的情况。

    但他并没有为此而绝望,毕竟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智遥置地依旧有三个项目正在销售,每个月可以为自己提供不下三千万的销售额——少是少了些,但至少还是有现金流的。

    于是就换来了充足的时间去筹划,并开始设想,现在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公司恢复安全。

    “如果能出售项目的部分股权,换取有足够资金的企业进场,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就可以迎刃而解。”

    马正宇想到了昌峰集团——这一家在省内排行第一的房地产企业,正是自己计划中的合作对象。

    “以2.4亿的价格,出让项目20%的股权和债权。并修改项目名称,同时让对方少股份操盘。”

    只要这个计划可以成功,自己身上的资金压力就可以减掉一半;有了昌峰集团的名字在上面顶着,这个项目也会比自己之前开发的几个项目去化得更快。

    于是,在元旦的前一天,一方切齿诚恳的合作请求就被发往省会。与此同时,马正宇也正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于别人身上。

    “如果合作达成就荣获新生,如果未能合作,就等待破产。”

    他对未来,既有绝望,又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