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后我竟然是首负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转身是光明

第一百四十五章 转身是光明

    朱晓军其实也并不是特别想你这样的理由离开公司总部。但现在的条件就是这样,也只能找得到这个办法自欺欺人。

    “我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去谈合作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悠闲而出游的。”

    朱晓军知道,自己和智遥置地的合作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是集团进入一座小城的里程碑事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项目合作。

    “这种事情只需要部门经理,去跑一趟,要什么董事长?”

    如果遇到这样的声音,朱晓军便会直接一摇头。

    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人。

    ……

    枫木城,智遥地产等到了它所需要的答复。

    昌丰集团并没有同意去接手这家房企旗下的项目却也没有明确反对说不会合作,只是说了将会从总部派出考察团,去考察相应项目的价值。

    “根据合作项目的价值来确定是否进行合作。”

    像这样的公文总是让年轻的公司领导人叹一口气,大叹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毕竟只要有人来,就说明局势,还有的谈,只要还有谈,他就会尽力把这事落到实处。

    “哗啦12个亿拍下的土地应该是有它的价值的,相信对方不会拒绝。”

    马正宇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却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心慌。毕竟这家公司的体量太小,为了目前的这一个项目耗费了太多。

    有可能决定自己生死的一笔交易,能不慎重才怪!

    ……

    枫木市。

    这里确确实实是一座小城市了,整座城就没有几条街。

    从南到北,倒是有一条高铁通过,也正是这样的一条高铁,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人流——坐上高铁到省会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来回的票价也控制在20元软妹币左右。极大地丰富了城际通勤人员的生活。

    随着省会昌南的房价不断走高,在最近这五年内,城际通勤人员的数量已经提升了超过200%,并且仍在快速提升中。

    这一部分人也极大地促进了小城的房地产产业,特别是城北接近高铁站的区域,一片片崭新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在阳光下绽放光芒。

    一样是接近于城北高铁站的区域,一片不小的空地还没有被施工的围栏围起来,却已经有好几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站在这里。

    “小宇他想要引入昌丰集团来一起开发这个项目,这不就是长了外人的志气?”

    “没办法,本来这个项目我们都是反对的,谁叫他一心只想着往前冲,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项目根本就开发不了。”

    “可这也不是便宜外人的借口。”

    “现在的问题不是便宜不便宜外人的问题,而是如果没有别的公司介入的话,我们这小房地产公司根本就吃不消!”

    争论是嘈杂的,毕竟都是亲戚,我的年纪大,你的职位高,谁也不服谁,更遑论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占据主导地位了。

    所有人就耗在这里,却等待着两位正主的到来。

    ……

    算起来,朱晓军早就不知道自己是多少次经过枫木市了。

    虽说多次经过枫木市,但作为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从没有真正进入这一座小城市——大概是因为原主作为昌峰集团的董事长,一贯只关注于类似于省会和大城市这样的大市场,却没有关注一座县城,或者其他的小市场。

    毕竟,相对于省会城市之类的大市场,枫木市实在是太小了。

    虽说接近省会的枫木市区相对于大多数县级市来说发展快上太多,可终归是一座小城市。想到这些,朱晓军也对自己在枫木市所要做什么没什么期待。

    “那些小企业,一个价值才十来个亿的项目,对集团的发展来说意义并不大;这一次合作与其说是花几个亿玩玩,不如说是给自己度假。”

    是的,度假,朱晓军抵达枫木的时候,见到在车站等候已久的马正宇。

    “久仰,久仰,朱老板近来过得可不错,新的一年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利润?”

    马正宇看着朱晓军,对面的人比自己要年轻好几岁,但他万万不敢轻视这位年轻人。

    “不过是下面人做的好,我现在也不过是在董事长办公室坐一坐罢了。”

    把责任推给下面的人,朱晓军忽然觉得自己现在有那么一点不那么正道。

    “朱老板说笑了,朱老板这十几年一直努力,才让昌峰集团成功成为省内第一的房地产公司——我这种现在还走不出一个县的,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光顾着耗时间去了?”

    马正宇谦虚着,他不知道朱晓军究竟喜欢听好话还是坏话,但这时候是自己求着别人帮忙的,他不敢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

    ……

    枫木南边,红枫皇朝。

    这一做会所是智遥地产开发的一个项目,建立之初就是为了给马正宇和合作方进行商务会谈的。

    建成至今已经六七年,红枫皇朝为马正宇带来了不知道多少关系,拉来了不下30个亿的合作——但,今天的这笔合作,比以往的任意一次都大。

    十多个亿的项目,虽说交割的股权仅有20%,也相当于智遥置地半年的销售额;项目的操盘方发生变化,着更是不能轻视的改变。

    马正宇虽说很担心项目的成败,却也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不能慌乱的。

    “朱老板,你是知道的,我司现在所需要的是外来的投资,贵公司需要的优质项目的补充。现在看来,我们刚好可以互补。”

    午饭上面粗略说了些,等到的是朱晓军一句“暂时不谈”。“看了项目才能决定”本质上没什么问题,马正宇点头表示理解。

    ……

    谈话是谈话,吃饭是吃饭。马正宇有意让饭局不谈事情,朱晓军也是单纯地希望自己可以休息一下,这一来,两边人虽各怀鬼胎,却也取得了难得的互相认同。

    两个人默契不去讨论关于合作的事项,却也不是没有考究。朱晓军是有意无意关注了马正宇的习惯,马正宇也暗中考察了朱晓军的态度。

    这生意,有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