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半城风雨半城秋 » 第二十一章 双喜临门(四)

第二十一章 双喜临门(四)

    与厢房那边的田家一家心里忐忐忑忑患得患失不同,此时的孟无忧心情欢喜得很,宜春看着自家小姐一脸春风的样,不由得嘀咕道:

    “看样子,不知道又准备算计谁了。”

    孟无忧一听,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心里暗想:

    “这小丫头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的,但心里却明镜似的,连我正暗搓搓的想着谋算田子津那货都看出来了。”

    孟无优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正在算计别人,于是笑问宜春:

    “春花啊!你家小姐我如此良善,怎么可能算计别人呢?我就是为了田伯他们一家团聚开心不行吗?”

    宜春撇了撇嘴,说:

    “小姐呢,善良是真善良,可算计,也是真算计。”

    正在给孟无忧通头发的宜秋拼命忍着才没笑出来,但拿着梳子的手却抖抖索索的,一不小心扯痛了孟无忧,孟无忧痛呼了一声,宜秋吓了一跳,赶紧住了手,急声道:

    “奴婢该死。”

    孟无忧抚脸,回身挑眉看了看宜秋,翻了半个白眼:

    “秋月呀,说了几回了,有欢喜的事就且欢喜完再做事,不然乐极生悲的事容易发生。”

    宜秋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家小姐。

    主仆三个正在说着话,就听守门的小丫头一声呼:

    “昔冬姐,您可算回来了。我可想死你了。”

    语气里的欢喜掩都掩不住。昔冬也是欢喜:

    “一月多不见,你这胖丫头这小脸的肉肉更多了。你这想我想得可真特别,想着我每餐能多吃一碗饭。我先去回了小姐,回头你上我屋里去,我可给你带了好东西了。”

    小丫头脆生生的应了声:

    “谢昔冬姐。”

    宜春在她们说话间已跑到门口,对昔冬嚷:

    “可给我带了好东西?我也想你了,主要是想你的好东西。”

    昔冬噗嗤一声:

    “宜春姐,你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等昔冬走近,宜春一把把她拽过来,认真的端详着她的脸,半晌后道:

    “这小脸都黑了。”

    昔冬轻打了下宜春:

    “黑就黑了呗,等先回了小姐,回头我给些银子让吴妈妈整桌好饭菜,咱们大伙聚聚。”

    昔冬进到内室时,宜秋己帮孟无忧弄好了头发,按孟无忧的意思松松的绑了个马尾。昔冬一见孟无忧,眼圈有些红了,自跟了小姐,还没离开过这么久呢,正准备跪下行大礼,孟无忧眼急手快,一把拽住了她的手臂:

    “唉唉唉,怎么了这是?怪你家小姐我把你弄出去受苦了?一回来就这么生分,这是和你家小姐置气呢?早知道就让春花去了。”

    昔冬一听,原来那点哭意一下子便散得干干净净,直起身子后又规规矩矩的给孟无忧行了一个福礼:

    “小姐明知道不是的,偏要埋汰奴婢,奴婢这一回出去,才知道天下这么大,人这么多,还不知怎么感激小姐让奴婢去见识了番。刚刚昔夏想过来的,让奴婢抢了先机,她们几个都去安排安置田老夫人她们的事,脱不开身了,她们都想小姐得紧,前几天知道快回到庄子里了,都没怎么睡得好。”

    孟无忧笑道:

    “我也想你们了,这一院子的丫头,私下里都不知道唠了多少回了,说你们怎么还不回呢。”

    宜秋己知机的端了绣墩过来,昔冬也不客气,斜着身子坐了,开门见山道:

    “奴婢们这一趟去,田家老夫人,田大少夫人和三小姐都接回来了。我们找到她们时,她们己经被安置在甘南盛隆,那个行商也算厚道,给她们租了个小宅子,留了些生活费用,说主家到时候了就会去接他们。姑嫂两个日常做些针线活送到绣庄代售赚些银钱,因为她们的针线活做得好,绣庄价钱给得不低,倒也没吃太多的苦。

    但那个路上生下的田小少爷和她们不在一块,那个行商告诉福伯,当时田大少夫人生产时,那队商人不能担搁行程,因为带的货不能等,没到指定地方却又不敢把她们留下,无奈之下,田家三人便把孩子留在了途经的一个叫明惠寺的寺庙里,她们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舍了,还把传家的一方双环佩留了一半作为信物,让方丈养着,五岁后若没有人拿了另一半环佩去认领,便让方丈称是路上捡的,自给他找个好人家送养,身世也不必告诉他,方丈当时也应了。

    知道这事后,福伯便想让余春和余冬带了田家的信物过去寻人。福伯也不好直说,旁敲侧击了下,田老夫人称环佩一下子找不着了,福伯也看出她们是心存疑虑,怕遇上阴谋,怕真把一家都人搭上了。

    没得小姐明示,福伯也没敢太勉强,暗地里吩咐奴婢回来后紧着问问大小姐,那田小少爷怎地去接。”

    孟无忧静静听完,有些愧疚的说:

    “是我想得不周,竟没想到田大少夫人有了身子,事情安排得不周全。这事今晚再与田伯父他们商量吧,到时议出个章程来再说。”

    孟无忧想了想又问昔冬:

    “田家几人性情如何?”

    昔冬脸上便露出赞许来:

    “都是生性纯良的,我伺候的是田家三小姐,这三小姐人长得好,也不自恃貌美而眼高手低,若是别家小姐,怕是没她那么明白,难得的是,当日被崔家退了婚,也没心生怨恨。田大少夫人当初夫兄也劝她大归,她却不肯。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话还真不假。”

    孟无忧也是喜欢:

    “那就好,劳累了福伯和你们,如果救群不知好歹的回来,还真的让人头痛得很。”

    孟无忧猛的想起风车的事来,一拍脑门,啊了一声:

    “光顾着高兴了,宜春,你赶紧的去通知赵嬷嬷,让她下晌不必跟着到堤上去了,代我去见一见田老夫人她们,安排她们先用饭,再好好休息一番。先不要说田伯他们的事,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晚上他们一家人见了面,估计都睡不着了。对了,还让赵嬷嬷去寻了惯熟的牙婆子,看有没有好点的小丫头,送些过来让田老夫人她们自己挑挑,调教一下若是得用的便留着给她们使用,你们几个还得回我这来,这一个月没你们在,城里的几间铺子都乱了。再说,也还得避下嫌。”

    宜冬这时带着小丫头提了食盒过来了,三人看到昔冬也是高兴,但因为要伺候自己小姐吃饭,便没多说,又约了到时让吴妈妈弄席面聚聚,只留下宜冬伺候,新丫头没到位,昔冬还是回去伺候田三小姐,其他人都各自己吃饭准备下午到堤上观风车去。

    堤上尽管大太阳下炎热异常,也止不住田家父子三人的动作,庆春拉了一马车的肉包馒头和水,租户和村民都各吃了个饱,剩下的庆春也把它均分了。这回饱食一顿的各人都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力,都希望能帮上忙来。他们也是知道好歹的,这东西若成了,最得好处的便是他们这些在田地里劳作的。往后不用踩水车,多出的时间能做好些事呢。

    田子津继续去调整风车立杆,而田子渝负责的风车与水车的传动带也正在作最后的调整,被田父改良过的水车,负责轮流踩水车的租户踩动试过了,比之前孟无忧让人打造的还要更轻便,停止踩动后倒流水速更慢。

    田父心里的担忧稍稍减了一点,心下道:

    “即便是风车不行,这水车暂时也能用上一用,至少一个多月做的也不全是无用工,对主家也是个交待。”

    田父心里想着即便是不成,孟大小她也不一定会责怪,但他还是迫切的希望成功,他想看到孟家大小姐那双纯净的眼睛笑成月牙状,那么纯良的孩子,便应该是高高兴兴的。

    想到孟无忧,田父不由又想起自己的老来女,那个憨直的孩子,自从自出事后,便没见到她了,被买的那一天,因为男女分开,所以也没见着,也不知道……

    想到这,田父不敢再往下想了,赶忙用袖子去擦混了汗水湿了一片的眼睛。

    未末申初,孟无忧才又带着宜秋几人,由钱伯驾车到了堤下,刚一停车,堤那边便传来了一阵此起彼伏的喊声,似欢呼又似惊吓,幸好驾车的马是匹好马,上过战场的,主人牺牲了,马也伤了腿,被孟候爷带了回来,最后医好了,也能正常行走,但是再上战场却不可能了,于是孟无忧便讨了来,平日里走短途时拉拉车什么的。听到那如雷的呼叫声,那马也不惊,只是有些烦躁的用蹄子刨了一下地。

    孟无忧他们在西堤下,堤筑得不算低,所以在西堤看不到河那边的情况,但听那声音,应该是成了。

    孟无忧心里砰砰的跳起来,也懒得再淑女了,宜秋先下的车,准备掺扶自家小姐下来,谁知小姐扶住车把,一个轻跃,干净利落的下了车。

    跟在后边的宜春看着自家小姐刚刚那一跃的动作,比余冬还要箫洒熟练,宜春的嘴巴张得差点能塞进只鸭蛋,半日合不回来。

    孟无忧也懒得理自己这傻丫头,挑了下眉毛问:

    “准备在上边等钱伯载你们回去呢?”

    宜春扁了下嘴,在宜秋的帮忙下,宜冬宜夏也下了车,忙去追已上到堤坡中段的主子。

    因车上还放置了不少主子的东西,钱伯虽也想上去看看,但没人看车可不行,想想便作罢了,坐上了车架上,百无聊赖的啃着随手拔来的草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