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半城风雨半城秋 » 第二十二章 双喜临门(五)

第二十二章 双喜临门(五)

    孟无忧登上堤顶时,便看到那台风车正在风里欢快的转动着,而风车下的水车,正被转动着的风车经齿轮轴和链条带动下,水正一节节的从河里经水车往上运。

    田父与田大郎都与村民一样,忘情的看着正在自行运作起水的水车,唯有田子津一脸兴味的盯着风车看。当孟无忧出现在堤上时,田子津便发现了,他朝着孟无忧露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田子津人长得极好,这一笑,别说四个丫头,连孟无忧都恍了一下神,心里道:

    “这货,这脸真有迷倒众生的本钱。”

    孟无忧回了他一个大笑脸外,还双手竖起了大拇指。田子津虽然不很了解那动作的意思,但也猜得出必定是表示赞许。他这刻心里比刚刚风车和水车的传动带接上,水车成功的转动,并且运上了水时,更要欢喜。他也说不上为什么,仿佛这个孩子的赞同比什么都值得高兴。

    眼尖的村民也发现了孟无忧,不知道哪个忽地先跪了下来,别的村民与租户也都呼啦啦的跪了一片,大声喊着:

    “谢谢孟大小姐。”

    只剩田氏父子站在那尴尬不已,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孟无忧着着实实的给吓了一跳,想避开,可黑压压一片,也避不开,无奈下只得大声喊:

    “乡亲们快快起来,这真是折杀我了。田伯父,您赶紧的帮忙扶他们起来。”

    接着孟无忧又道:

    “各位乡亲,这事可不是我的功劳,是田伯父他们的能耐,要谢你们谢他们就对了。”

    村民与租户们又自发的给田家父子叩了个头,才在田父的劝说下起了身。

    孟无忧等大家情绪没那么激动了,才走下来细细看了风车和水车,转了几圈实在也看不出哪里还需要改动,于是对田父道:

    “田伯伯,您不愧是名家出身,这东西都能想到做到,若有一天能得朝中有眼力见的晓得,说不好这也是个将功折罪的物事。”

    田坤听这话不由一愣,心下不由一阵五味杂陈,京中虽一直盛传孟家家风极正,家中老小均是纯良之人,但这也只是传闻,很多人都估计着,也许是他们家家丑不外传,这不,这孟小姐的二叔就曾经被人传得不象话,后来避了出去,那事才慢慢平息了。

    但这一个多月不多的接触,田坤自己还是看出了这个新主子年岁虽小,却是个主意正却良善的人。孟家人,也许比传闻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会听她这意思,是想把这物事给自家,作为往后起复的资本。

    田父急道:

    “小姐,这万万使不得……”

    田父还想说什么,孟无忧忽而笑了说:

    “田伯父,田二哥还没成家呢。这事咱们回头再议。”

    村民租户虽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但他们看来,孟大小姐就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所以,孟无忧一出现,他们便自动自觉的站远了一些,怕自己一身汗味薰着了她。有不知机的靠近一些,也被旁人扯开了。所以孟无忧才在这和田父说这话。

    田大郎和田二郎离得比较近,隐隐约约听了个大概,兄弟俩互看一眼,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可知这个东西,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没有那些图纸,再好的工匠都不可能造得出来。

    孟无忧也没打算现下就和田家细说,提点一下便转了话题,她看着水车和风车想了想,便让宜春去寻一直在此处帮忙的王大柱,让他趁天还早,去找人在风车边上的堤上先搭个临时的屋子,找几个庄户,今晚起便先来看几晚风车,因为风如果太急,水车容易出现脱轨,得及时纠正才行,而且因为风车还只有一架,水未必够用,在更多的风车制好前,负责踩水车的还得辛苦上些时候,不然第二天便没水用了。

    田子津闻言,神情古怪的看着孟无忧。

    孟无忧忽而醒悟了过来,忙喊住己经走出几步的宜春,吩咐道:

    “你就说是田二哥说的。”

    宜春淡定的应了声“是”便领命而去了。宜春早己见怪不怪,心里倒是有点同情起田子津来了:

    “这个是除大公子以外,最好看的背锅客了。”

    孟无忧也不管田子津的一脸欲言又止,转头当作没看到,兴致勃勃的又左左右右的围着风车水车转了几圈,才对田氏父子道:

    “田伯父,等会你们也早些回庄子吃饭,说不好今天还能双喜临门呢。”

    田坤又愣了一下,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喜事来。

    孟无忧看到风车真成了,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会也觉得没什么看头,于是等宜春回来复命,便走了。余下的庄户和村民租户,也都前后零散的回去,一路上都是欢腾腾的,比过年时还热闹喜气。

    孟无忧回庄子的路上,遇到一拔又一拔的来看风车的人,不少妇儒抱着孩子,遇上的人也不管孟无忧看见看不见,都打了招呼就地行了礼。

    宜春小声对孟无忧道:

    “小姐,照这么下去,很快邻村,可能县里的人都知道这事了,您说来看风车的人会不会把堤坝踩塌呀?”

    宜冬拿手指往宜春的额上一

    戳:

    “真傻呢,不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庄子里那成片成片的新地谁种呀,可请不着那么多的人。但若有水了,地势又高,多大的雨都淹不着,总有人愿意来了。”

    宜春掩住自己的额头,委屈的说道:

    “坏冬雪,你也学坏了,一肚子的算计。”

    几个丫头叽叽咕咕的拌着嘴,孟无忧饶有兴味的瞧着,心里却没有这么乐观:

    “几千亩的地,还有两座可以修整成梯田的山,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年代,得多少人才能把这地耕开?附近的人大多都有熟地可种,愿意来开荒的肯定不多,除非是无田无地,或无家可归的。”

    车慢悠悠的走着,太阳己经西斜,阳光变得柔和起来,红艳艳太阳在远处的山边,稻叶子在风中发出沙沙的,有点象浪的声音,孟无忧觉得日子就是这么一辈子的过下去,也是挺好的。

    路不远,主仆几个觉得只是眨眼间便回到了庄子里,孟无忧院子里伺候的粗使妈妈听了信,自去厨房提了水到洗漱间备着了。她们知道主子爱干净,但凡从外面出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沐浴更衣,吃饭反倒是其次,所以每次主子出去,粗使妈妈们也不用再另行吩咐,早早在厨房备好了热水等着了。

    孟无忧半躺在浴桶中,舒服的长叹了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有点儿昏昏欲睡了。

    孟无忧正摆了个舒服的姿势,准备眯一下眼,便从外间传来了赵嬷嬷的声音:

    “小姐可是洗完了,可要嬷嬷进去伺候?”

    孟无忧忙应道:

    “不劳嬷嬷了,我这就出去。”

    孟无忧从心里叹口气,依依不舍地认命的从水里站了起来,也不唤人伺侯了,自己擦了身子穿了衣裳便从洗漱间出了来。

    赵嬷嬷拿了毛巾正准备给孟大小姐擦头发呢,宜夏便进了来,见状赶忙从赵嬷嬷手接过毛巾。

    赵嬷嬷这个时候过来,孟无忧估计应该是有事要说,便问道:

    “嬷嬷可是有事?您先坐下再慢慢说。”

    赵嬷嬷自去给孟无忧端了杯,才搬了个绣墩坐了下来:

    “正准备来说说田家那边的安排,小姐看可是稳妥。田家父子现如今住的那个宅子只有一个主院一个小偏院,原先他们住着还行,如今田老夫人她们如果搬过去,倒是安排不下了。”

    孟无忧笑着说:

    “正想和嬷嬷商量这个,我们之前在塘西那里建的那个大两进的院子,本来准备给诸先生住的,但他嫌冷清,一直在学堂那边和阮秀才,王名阁他们一块住着,那院子如今还一空着,但一应物件都是齐备的,着人收拾一下再重新置些被服帐子便能用了。

    诸先生既是喜欢热闹,咱们在学堂边上再建几个挨在一块的院子,让他们住得舒服些彼此又能有些照应。”

    赵嬷嬷想着也觉得稳妥,后又商量了一下晚宴的安排,便下去做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