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指尖下的时光 » 第54章 海与岸

第54章 海与岸

    11月27日黄昏,修禅向佛的朋友S君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谈到关于海与岸的关系。大意是:人生如海,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挣扎着,脱离海,游向岸。

    说实话,以我眼下的修为和资质,尚无法回应有关禅意的大课题。

    我起身来到阳台上,站在窗前,仰望着窗外暮云四合的夜色,扫视着灯火阑珊的城市,闻听寒风微微叩击着窗棂,渐渐地,心有所动。

    记起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当望见岸而溺死的人,其死亡是双倍的凄惨。莎翁这句名言表明,他的心中有海,也有岸。

    生活真如海?直催人争渡?

    一闪而过的问题,使我跌入青葱的少年时代、文青时代。那时,青春的小舟在生活的茫茫海洋上航行,遇到浪打船头,风吹悬帆,甚至樯倾楫摧的挫折,诸如情场失意,事业遇阻等等,那是在所难免的啊。因为年轻,稚嫩的双肩担不起,狭小的心胸也放不下,因此,总喜欢“强说愁绪”,把生活比作苦海。

    若人生如海,这海真的是太辽阔了:物欲,情欲,名利,事业,工作,健康,美丽……人人深陷大海,遥见海水冲刷海岸线,苦苦挣扎,岸却在远方。

    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岸、游向岸啊?

    记得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某年,我因失恋而落魄。女友无意间引用佛说的一句话渡我: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当时并不大懂得回头的深意,也不明白怎么才能回头。但这句话却不经意间抚慰了受伤的情感。面对无望的爱情,面对无情的所爱,转身回头的确是最为轻松的选择。否则,即便你潜在爱海苦涯里不能自拔,我执、我望到底,又能怎么样呢?人生的许多时候,回头是正确的,转身是优雅的。我后来更喜欢这两句名言:一句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另一句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前者让人产生敬畏,后者让人常怀希望。多年以后我弄明白了:当你陷入苦海的时候,这就是两根能搭救你游向岸边的稻草。

    去年一整年,在我去职,又被身体疾病困扰的日子里,一直慢慢地细品《蒋勋说红楼梦》。我从蒋勋的文字里读出了繁华世界里的人性和仁爱。粗俗如薛蟠之流,下流如贾瑞之辈,蒋勋以悲悯之笔,对他们施加同情。把他们从令世人厌恶的海水里打救上岸。

    海中有岸,岸上有海。

    海与岸的差别,不在空间,不在位置,而在一念之间。

    这一念,便注定了人与人的不同,注定了海与岸的远近,注定了今世与来世的差别,注定了生与死的轮回……

    蓦地想起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两句诗,很合我此时的心意,便随手发送给S君,算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复吧:

    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