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只为降妖除魔 » 第四十三章 学剑吗?

第四十三章 学剑吗?

    赵治费劲儿转动着轱辘,将水桶从井中提了出来。

    听着不远处几人在议论那宗门叛徒的事,他叹了口气。

    这个结果,摆明了死得都是替罪羊,也还好牧禹够讲义气,没把他和赵武的名字说出去,不然赵治都准备拉着他哥跑路了。

    拎起一旁靠放着的扁担,赵治回头准备挂桶,却是愣住了。

    桶里的水呢?

    抬头四处搜寻,忽然一愣,只见前方不远的树荫下躺着一人,身前放着两个装满水的木桶,赵治是怎么瞅,怎么觉得那像是自己的。

    走到这人身前,赵治已经认出他了,虽然牧禹脸上盖着一张大荷叶,但那身形还是好认的。

    “姓牧的,私自采摘天池的荷花荷叶,都是要受罚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

    见牧禹没动静,赵治将手里的两个空桶放下,就准备去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两个装满水的桶。此刻却突然眼前一黑,赵治忙用手一摸,才发现是一张大荷叶盖在了自己脸上。

    再一看,牧禹已经坐了起来,而那两只满着的水桶也被他藏到了身后。

    “这才几天不见,牧哥哥就变成姓牧的,赵治你小小年纪,咋这变脸比翻书还快啊!”

    赵治那个气啊!

    还好意思问我,要不是你那破提议,你赵爷爷我差点挖坑挖到把自个儿给埋了。

    不想搭理牧禹,赵治伸手就要去抢回自己的桶,却听牧禹有气无力地说道:

    “今天我打早儿就来这儿打水,这已经是第二十八趟了。让我缓缓,算我牧禹借你的好了,行不行?”

    见牧禹这半死不活的模样儿也不像是在说谎,赵治最终还是拎起了两只空桶,等他再次把水打满,也累得跑到这片树荫下躺着了。

    “喂,我和我哥,应该不会有事儿吧?”

    牧禹没回答,兴许是休息好了,担起两个水桶就准备走人,这时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顺口说道:

    “我跟预修堂的周先生讲过了啊,你和赵武从今天起,就是预修堂弟子了。午后应该就有人把东西都送过去,记得早点儿去上课吧。”

    直到牧禹走远,愣了好久的赵治才反应过来,他用力掐了自己一把,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竟不自觉地流淌下来。

    如今成为预修弟子,便是一张保命符。而这也代表他们脱离了奴籍,已经是自由身了。

    ……

    从天池峰回到朝阳峰青莲顶,将这最后两桶水倒入那口大缸,放下手里的东西,牧禹就跑到草庐前的石墩上坐着吹风。

    “怎么挑几桶水,就把你累成这样,亏你马上就要筑基了。”还在练剑的辰玄铃见牧禹这般狼狈不堪的样儿,忍不住调笑几句。

    牧禹则是翻了个白眼儿,但也没出言反驳。毕竟上次见过了何佑民一手提起那大缸,直接就飞去天池峰取水后,他的这些诉苦就仿佛只是个笑话。

    见辰玄铃手持一节文竹作剑,剑式疾走间如飞鸿惊起,步伐迟缓却又似游云轻盈。

    此时一阵清风拂过,带起辰玄铃那如瀑长发飘散而起,而这一袭青衫衣袂翩跹,绰约身姿如凤凰起舞一般,让人目眩神摇。

    若是这世间真有女子剑仙,当是师姐这般吧。

    牧禹已经看痴了,心中只有三个字。

    帅炸啦!

    于是他忍不了开口道:“师姐,我也想学剑!”

    辰玄铃其实早就注意到牧禹在看她,纵使这番剑舞她早已演练千百遍,但此刻也不禁心跳加速,她甚至都开始在想牧禹会怎样夸赞自己了。

    但牧禹的一句我也想学,便让她停了下来。

    见师姐那双清澄美眸看着自己,牧禹不知为何有种心里发怵的感觉。

    “想学?”

    牧禹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这时不知辰玄铃从何处又招来一根细长文竹,扔给了牧禹,等牧禹接好后,就忽听耳旁风声乍起……

    半刻钟后,被抽得哭爹喊娘的牧禹趴地上,直呼自己不学了,再也不想学了。而一旁的辰玄铃呼出一口浊气后,只觉得是神清气爽,笑眯眯地对牧禹说:

    “不,你想学!”

    牧禹:……

    午后,上山送饭的小珠看着眼前衣衫褴褛的牧禹,有些好奇。

    “小师兄,你这是怎么了?”

    在听牧禹说是练剑后,小珠明显来了兴趣,围着牧禹叽叽喳喳地询问着怎么练的啊,我可不可以学之类的话。

    一听这话,虽然得益于强健体魄,那些伤痕早已消失,但牧禹却感觉身上又是一阵火辣辣的疼,当即挎着脸问道:

    “你也想学?”

    小珠正想答应呢,却被辰玄铃拉住,可小珠毕竟是孩子心性,挣脱开后就跑到牧禹面前,小鸡啄米一般点头答应,生怕小师兄要反悔似的。

    牧禹正想再戏耍这小丫头几句,却被辰玄铃狠狠了一瞪,只好无奈作罢,便对小珠有气无力地说着诸如“你还小,把握不住的”之类的话,总算是把这小丫头糊弄过去了。

    接着想了想,牧禹还是对辰玄铃说道:

    “师姐,这学剑太难了,我练拳都还没练好,不如算了吧。”

    其实牧禹最开始想学剑,只是得自于“男儿仗剑走天涯”的美好愿景。可是真练起来,却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叶公好龙吧。

    辰玄铃其实最开始只是生气,尽管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生什么气,但这并不妨碍她借这个机会抽牧禹一顿。

    可后来一想,教牧禹学剑其实是势在必行的。

    因为前不久辰玄铃就听父亲说,等牧禹筑基后就要下山远游了,到时候这剑法自然有大用,更何况她的涤尘剑早就赠与了牧禹,总不忍心让自己的爱剑明珠蒙尘吧。

    “学剑与练拳并不冲突,为何你要将这两者对立呢?”辰玄铃就单手成掌,做了个挥砍的动作,继续说道:

    “拳武一脉并非只练拳法,同样的掌法,爪法,甚至是腿法这些都有涉及,而手中兵器,其实就是身体的衍生。

    你觉得剑难练,那只是你从未将它看成你身体的一部分罢了。”

    牧禹闻言一愣,细想下突然觉得辰玄铃说得很对,兵器也是工具的一种,自然是弥补人体的不足而打造的。

    而上一世也经常听到诸如“人剑合一”这类的说法,这便是将手中兵器运用到如自己身体一般。

    既然如此,那练拳与练剑,确实就不能说是没有关系了。

    但是想到自己手握文竹时的无措感,牧禹就有些颓然。

    对于牧禹的这个问题,辰玄铃认为还是一点,就是牧禹对“劲”的把控还不够。

    为了能尽量减少牧禹在武学见解上的不足,辰玄铃将一些自己在拳武之上的修行感悟讲与牧禹听。

    “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劲有刚柔之分吗?

    拳经有云:

    “四肢发力,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此为刚势也;而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此为柔势也。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

    刚柔相济,则无术不得其自然矣!”

    你若是能将劲的领悟更上一个台阶,掌握刚柔之势,那想将手中剑掌握到如臂使指一般,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然若是一时难以掌握,也不用急。等你筑基之后再去领悟,会更为简单。”

    这种刚柔相济的用劲技巧,放在江湖武夫中,是需要长久的勤学苦练才能达到这层境界,而牧禹若是想走捷径,却可以通过筑基来达到。

    炼炁筑基之后,拳武一途他自然而然就可以尝试去领悟“通劲”神通,而通劲之意自然不必再赘述。

    这也难怪为何很多极为年轻的修行者,能早早拥有远超世俗之人的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