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山海经有一条大河 » 第三章 盘古开,天辟地

第三章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崩塌,万物惨绝;岩浆与海水交融,天空中清气漫布,流光地狱,呼喊满天。气,汇集成雨滴落下,咸如泪,生灵涂炭,四面八方无不横尸,在风暴中惊恐,搅成肉渣血沫,混着霜雪染上天穹。

    母纵身一跃,撑起无尽玄幽,世间的寒冷被祂吸入口中,面色发白,连蛇眉也冻结成霜,阴寒之气在祂身边涌动,撕扯。

    凝眉一肃,为了万物山海,重重没入大地正中,没有想象中的碰撞,毫无一丝的声响,没有翻涌破裂,就这样与大地交融。

    祂的身躯是龙虎手足,龙手化无尽地脉,延苍茫,连山河每一片支离破碎的土地;虎足化点点地穴,止风云,定波涛。

    涌现高山,承接万物,地陷深沟,灌入海水,生灵被温柔地送到大地之上。

    又有多少生灵能在这场灾难之中幸免于难,大地上的血肉尸骸就是悲痛的源泉,无可避免,生于死相对,这是天命,是平衡。

    生灵痛哭,它们失去了太多同族,孤单地流窜,大地上也没了连绵的森林,大海也充满死气,整个世界如同斑驳的枯叶,没了生机,惊慌已经过去,它们只剩下麻木。

    从未在它们世界观的力量,它们蒙昧也能感到恐惧。

    母身以毁,只余蟒眉蛟目的人面之首,最后温柔地看向这片大地,尘归尘,祂生大地,也要镇守大地。

    祂的首飞至天之极北,此处是烛龙卧身之地,现在倒是祂回来了。蛟目缓缓闭上,最后一滴泪水滑落,没入大地,化作一滩地中大海,头颅落入海中,化作一处海中幽谷,玄暗弥漫,阴气吸纳,谷中幽暗,天不见半。

    目化无数蛟龙,在海中游荡,守卫此方,眉化青藤缠绕,支撑幽谷,幽谷阴气逐渐凝聚,化作一阴森之气,血色透明之气不断从外界飘来,祂纳入其中,转而又吐出,成白色透明之形。

    白色透明之形似一猿猴,在幽谷中蹦跳,似乎进入仙境。

    谷正南有一巨石,上书道文——幽都

    ……

    世间昏暗无光,烛龙化阴阳,阴灭阳生。

    天泪!地戚!先前灾难之中,大量生灵死去,现在鲜血成雨流下,滴落在大地之上,山海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尸体在血汇成的溪流上漂流,向西海而去。

    ‘咚!’

    ‘咚!’

    ‘咚!’

    天间,正中之地,混混沌沌之间浮着极阳鸡子,咚隆声四起,一声启灵,二声悲地,三声示天!

    “轰!”

    鸡子破裂,化为三十六块碎片悬浮身间,祂静静悬立于天地之中,龙首蛇身,双臂孔武,双目紧闭;极阴生阳,母以全数极阴之力孵化极阳,以求阴阳完美之体,现今,极阴死,极阳生。

    “吾!”

    目睁。

    “名元!”

    天明。

    “盘古当开,天无天道!”

    元望向天穹,祂之使命,灭天道也,万物被天道束缚,灵气皆归天道,万物生灵蒙昧无知,天之道,饲万物补己身;此种天道,不如毁去,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鸡子碎片在盘古手中凝聚,化作一柄山海巨斧,阴阳五行之力化作道文,印刻其上,斧刃更是朦胧虚灭,似乎是时间的力量,四周空间颤动,生怕自己被巨斧砍破。

    元向天而去,天道汇集法则抵御,三千六百法则化作三千六百锁链,天威齐聚,要压迫元。

    锁链环绕成球,将元困入其中,法则流转,天威森森,生死存亡,天道不得不纳出在这方天地吸纳的灵气,用以对抗元。

    “天道灭尽!”

    一斧砍出,划出半月流光,时间在斧刃上扑闪,一时间,法则锁链叮铃晃荡,法则之音入生灵耳,三千六百道,三千六百法,已经破碎百道。

    破碎的百道化作流光粉尘流入山海间,被山海吸纳,山海因得法而有灵,得法而有途,可惜生灵蒙昧不知,怕是难以记下道法,倒是山海吸纳,在山海间印刻了道法。

    若是天地生灵有灵,恐能从中悟道。

    此方一战,元是想碎天道,哺育山海啊,可恶,天之道以补地之不足,大地方璞天,形成世间圆满而不损,怎能忍得!

    天道怒,法不可轻传!不可!

    天道之力无尽而来,想要沟通外界混沌,以混沌之力来抵御元,争取逃脱。大道……怕是被拦住了,是混沌之上的世界啊。

    第二斧!

    三千六百又破碎百道,天道也越加虚弱。

    一道道斧光蕴含道韵,砍在法则锁链,天道不能撤回,撤则是亡,祂之前寄希望于大道,却无可奈何,现在祂又多了好几种情绪,失落,抱怨,无力……

    天道也有无力之时,只是未到天命。

    无量的混沌之气从外界涌入,这是天道的力量,外界倒是没有插手的意思,就如帝俊所说的:大道,有何称奇。

    混沌之气蔓延上法则锁链,联合这世间灵力,山中力量交织,巨大的压力向元袭来!

    “轰!”

    元手持巨斧,抵御来犯,道纹在巨斧之间流转,闪烁,天道汇集的锁链难以撼动,反而道道裂痕出现!

    “天道!再接吾神斧!”

    “轰!”

    天道默然,法则难道真的无法撼动祂!还是吾不够强,若是能寄托此方世界,自己能更进一步吧……道途难进,惜哉!

    最后一道法则锁链崩裂,天殡!

    “呜!”

    外界,众位看着这一幕,天地之变,最是奇妙,又是感悟啊。

    混沌朦朦胧胧之中,下起了细雨,这是悲哀,是大道的泪,多情寻道者,多久这般无奈过了,大道唏嘘,亘古之前,自己是谁,吾都忘了,岁月长河的源头在哪,太易在哪!

    “诸位道友可是找到太易之法了?”

    大道幽幽道,这太易啊,传闻是道的所在啊,谁不想寻求。

    “道之所在,那里是好寻的,在岁月长河寻找这般久,也不见一丝痕迹啊。”

    燧人笑叹,吾道已成,可不知是否就是尽头。

    帝俊一叹,此番倒是不同体验,天之道为掌控世界神者,可也能被推翻,自己之道就为掌控,倒是略有所感。

    烛龙闭着眼,唉声道:“天之道,不可一也。”

    帝俊看向烛龙,烛龙所说倒是像在反驳祂的道,哼,轻笑:“吾之道,怎会浅薄,掌控者,岂是以力掌天地!”

    燧人微笑,祂们道不同,却是可相谋。

    “大道,汝那天道怕是有了不同啊。”

    大道没有言语,此界已经没有祂的席位,不必与祂们争锋;天道不同,也是好事,从盘古界摄出天道意识,纳入自己的意识身躯。

    天道所毁,是魂灭,意识尚存。

    大道虽收回天道,但却没有离开,此番天地之变,却是给祂一丝灵光,元?天道,感情,盘古,创世!

    祂继续凝望元。

    天道亡,盘古世界已经不再是混元一块,它不再是法则浩劫之地,枷锁已去,重获新生。

    天道散,化作道印,深深印记在山海间,为世界奠定了完美之基,有道而无形,没有固定的道路,万物皆可成道。

    元看向这片天地,祂跨越空间,将天涯海角都收入眼底,大地在这场灾难之下,新生得更加广大,祂的目光已经无法笼罩整个天地,可惜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母生大地,元化天穹,天已经不能笼罩大地了。

    “吾元,今化天立命,不掌万物,只愿天地安定,万物昌荣!”

    “盘古开,天辟地;此方为山海真界,万物不可磨灭!”

    “元!”

    生灵泪,无力改变一切,它们只能被迫接受,母去,元化,懵懂无知的它们,无法表示出更复杂的情感,木讷流泪。

    元放开双手,斧落,掉落而下,如玉之华,落地为而掩,不显世间。

    这是元之天命,祂黯然闭目,天地无光,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天间清气上升,扩散,笼罩大地,天圆地方,将山海真界包裹,免受混沌之扰。

    他龙首蛇身,血肉化作生气,向山海挥洒,与阴相合,地生绿幕,山现繁阴,山海被生机渲染,郁郁葱葱;可惜,死去之神已不再,何况是普通生灵,身亡魂去,就算再活一世也非自己,意识消散,怎能补全。

    绿草森森之间,血河依旧,大地被划分为五大陆,称五山,各守四方,与中山之地隔一海,散乱岛屿也可成桥梁,西海有引,五地之血皆往西海。

    西海之处血气蒙蒙,不可看清,只知天地所弃,血液之洲。

    元之力以无,大千世界祂翻手可开,这山海真界却是耗尽心力,意识已经消散,血肉已无,只余蛇脊龙头之骨立于天地之间,天无天道,清气难以承天,元之骨,应当承天。

    元骨法天象地,蛇骨盘盘,冲上天穹,龙头之骨顶天而起,岁月流转,天逐渐高耸。

    岁月之中,元的意识已经消散,天高一月,唯有寿比天地者者,可触;唯有岁月不染则,可出。

    “嗯?亘古岁月,我也要醒来了,这方天地都这般繁盛了!”

    中山西北之处,海陆交汇之间,高耸的山丘一半在海中,一半在陆地,这里是他的生长之地,天地之变也不曾动摇过一分,之上深嵌一池塘,其中阴阳两鱼游荡,荷叶遮蔽天空,倒影波光,最中间的是一莲花骨朵,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神力内敛。

    正要绽放开来,意识正朦胧而起……

    天穹上的龙头神光以淡,整个身躯从天穹之上携清气砸落于中山之西北,山海之间,裂开一道不愈裂谷。

    “轰!”

    天竟然开始下沉,无神力顶,怎能长久。元骨本能,意识以无,神威犹在!

    从裂谷拔地而起,蛇尾盘于西南,延伸开来,脊梁于中拔天而立,没入天穹,天地就此安定。

    “亘古肉身,神者博爱,好一地母天元,好一山海真界。烛龙之道,真是大开眼界。”

    燧人盘立混沌,看这重生后的山海真界,大叹,眼中布满智慧之光,手中火焰明暗扑腾。

    朦胧之间之感觉自己被一阵巨力砸中,意识瞬息消散在天地间,高耸的山丘也在巨力之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深嵌黑暗,陷入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