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吞噬大圣 » 第四章 永和饭庄

第四章 永和饭庄

    丰县不大,纵横也就四五条街。郑家大院在昌平街,与永和街也就一刻钟的步程。

    阳光明媚天气晴好,气温稍有凉意,郑烁出了家门。

    因是刚过早饭时辰,昌平街又是以经营杂货为主,没有永和街繁华,所以路上行人不多,并没有想象中的嘈杂。

    漫步于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见那道路两边家具铺、洗漱用品铺、打铁铺,各种针头线脑的杂货铺琳琅满目。间隔还有几家卖包子、早餐的小店。路上三五行人聊天、逛商铺、询价买东西,满街朝气。郑烁眼花缭乱,心情极好。

    走了一会,转过路口,到了永和街。

    这永和街是丰县最繁华的街道,高档的青楼妓馆、茶楼饭庄、书店、绸缎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郑烁走在这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是左瞧右看目不暇接。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永和饭庄楼下。

    这永和饭庄总高三层,正门楼上挂着大牌匾,上面烫金的“永和饭庄”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因以前郑烁体弱,和学堂同窗关系处的一般,也没什么至交朋友,宴请参加的很少。再加上永和饭庄消费又高,他总共来这里的次数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次。所以对饭庄内里的布置记忆很是模糊。

    今天来此他心态不同,正想着可要好好参观参观。

    那门口负责迎客的小二打眼看到他过来,老远就满脸笑容的迎上来。郑烁这次心中有数,不待这小二说话,就笑着道:“今天过来是专程拜访你家刘掌柜的。”

    那小二也不问缘由,谄笑着就弯腰领他进门。

    进门是饭庄的大堂,那小二脚步不停直接传堂而过。接着转了俩弯,又推开一扇木门,就走入一座小院中。

    这院子不大,总共也就四五间房,但院里栽了花草,收拾的干净整洁,很是精致。

    领路的小二站在院里刚喊了两嗓子,就听到房内有人应声。接着,就见饭庄那刘掌柜推开房门走了出来。

    这刘掌柜郑烁以前也见过,面相长得老实本分,有四五十岁年纪。今天穿了长衫,戴着瓜皮帽,看着挺精神。

    刘掌柜出门,看见郑烁就是一愣。要知道,这后院平常是不会领客人进来的。

    刘掌柜心里寻思着,满面笑容的道:“唉呀!郑公子可是稀客,今天这是要包桌宴请同学?”

    郑烁笑着回道:“我可不宴客,今天过来是专程找你刘掌柜有事。”说着望了一眼小二。

    刘掌柜会意,先打发小二去前面忙活,又伸手请郑烁进了客厅。

    等关上门,沏好茶,两人坐定。郑烁这才道明来意,又说了祖母的意见,想先对饭庄做个了解。

    待郑烁说完,刘掌柜就恍然:东家这是准备提前接手啊。

    当即口中不停的说着:‘正该如此、正该如此。’又道:“以前东家年幼,老太太专门交代要瞒着您。平常东家过来,也不敢给您说明白,只好交代店里伙计用心招待。现在东家也快束发了,是该先做个了解。”

    刘掌柜给郑烁续上茶,抹了抹眼睛接着道:“当年老东家待我不薄,临的去了又把饭庄交给我打理。我答应过老东家,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给少东家保住这份家业,好到了时候能把这饭庄完好的交接给您。”说着就开始抹泪。

    郑烁听的心中感动,不停的安慰半天。直到刘掌柜收了泪,才问起饭庄的内部情况。

    刘掌柜起身领着郑烁,在饭庄前后院转了半天,仔细讲明情况。

    等回转小院,又着账房送了近几年的账本过来。

    这时饭庄已开始上客,刘掌柜歉意的道:“东家先看账本,历年情况都在里面。有我老刘盯着,必是不差一分一毫。我先去前面忙活,有事东家就安排伙计过去叫我。”

    等郑烁应了,刘掌柜才推门离去。

    郑烁坐下又喝了两杯茶,回忆着刚刚了解的饭庄内部情况。

    饭庄在刘掌柜手中经营的不错,此时比他外公在的时候规模又大了些。店内伙计五六十人,后厨也有十几个人。

    而他眼前这所精致的小院,则是外公当年的家。实际上这小院有前后两道门,另外一道门在后面,正对着胡同,出入很是方便。

    这小院,刘掌柜刚刚也有过交代。是当年阴老爷子去世之后,他为更方便的管理饭庄才住了进来。又说这几天就要搬了去,给东家腾地方。

    郑烁不肯,推辞了半天。刘掌柜不依,说是没有伙计住在东家屋里这个理。

    想着这些杂事,郑烁又看了看茶桌上厚厚的一摞账本,随手捡起一本仔细观看。

    郑国的记账方法比较简单,虽然这里与前世的文字有所差异,但郑烁今生毕竟上过几年学堂,对账本里的文字也都认识。又有上一世的数学基础,看这些账目那真真是小意思。

    翻了几页他就不禁感慨:“外公真是给我留了个聚宝盆,比想象中还要赚钱。平常时候,每月就能盈利八九十两银。遇上好的时候,每月竟能达两百之多。”

    仔细看了一会,发现账本中有几处疏漏。郑烁皱着眉,换了一本继续查看。

    不知不觉间,眉头却是越皱越紧。他发现,这些账本中或多或少都有几处疏漏。

    因这些差错都在不起眼处,再一个是每处差错也都数额不大。若是换个人过来查看,以今世所处之地的记账水平,必是查不出任何毛病。

    但郑烁前世所处社会文明高度发达,财务水平能甩了这里几条街都有余。本来就比这里的人见多识广,加上他数学底子又好,看这些错漏之处那真是一目了然。

    放下账本不再观看,郑烁心中思量:“虽这每次错漏处都数额不大,但加起来可不少。就这两本合起来,数额已相当可观,还不说剩下那些没看的。”

    郑烁起身渡着步,想了想心中就有所明悟,暗道:“必是这刘掌柜和账房都有问题,不然不会如此。嘿!看账本上所记,以前外公对这刘掌柜也算不薄。不但薪水给多,这些年每月还加了分红,年终又加了奖金。应是契约上对这刘掌柜也有安排。”

    “可这刘掌柜看着老实本分忠心耿耿,也像是个知道感恩的,不想竟是如此人物。虽然知道了此事,但国家律法严谨。我如今还不能算是饭庄真正的东家,想处理此事有些不太合适。必得等到明年束了发,到县衙办了手续,再把饭庄内外摸个通透才好着手缓慢处理。”

    思索片刻又心中感慨:“罢了,刘掌柜这些年也算劳苦功高,我就暂且当作不知此事,等继承了这份家业就找个借口赶走他了事,总不能让他为此事吃了官司,也算是酬谢他这些年来的苦功吧!”

    想到此,知道了人心险恶,郑烁驻步,脑门都渗出汗来,一阵苦笑:“唉,刚刚害得我感动半天,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快正午的时候刘掌柜过来见他,笑着道:“想着东家是第一天过来,刚刚安排伙计去给老太太说了,留东家在店里吃饭。您看是在这小院吃?还是去前面?”

    郑烁思量一下道:“还是去前面吧,也能多了解些情况。”

    又道:“晌午事情多,我这里你不用招呼,安排个小二跟着就行。”

    刘掌柜答应了,先请郑烁来到大堂,又交代一位姓王的小二专一伺候,让领着去三楼临街的雅间。接着,刘掌柜又转去后厨,对掌勺大厨做了交代。

    这些暂且不提,就说那王小二领着郑烁向三楼走去。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这时候郑烁总算知道为何饭庄每月盈利如此之多。

    这时辰还不到正午,楼下大堂几十张桌子已坐的满满登登。客人叫菜声、说话声,嗡嗡一片。跑堂的小二川流不息,都是一路小跑。就连二楼的雅间也几乎坐满,只有三楼还稍显空旷。

    王小二请郑烁进了一间临街的雅间。

    雅间不大,但相当精致。视野开阔,很有品味。

    见郑烁很是满意,王小二就请他落坐。又上了茶,这才退出门外。

    郑烁喝着茶,到窗前欣赏着街面风景。

    不一会的功夫,王小二敲门进来送餐。饭菜不再一一细表,都是大厨的拿手绝活,想难吃也是不能。

    话说郑烁吃的正香,突听窗外街上有多人大声喊叫。隐约听到“快躲开”“拉住呀”“那马惊了”!偶尔还伴随有重物落地的哐当声,乱糟糟一片。

    他忙放下碗筷,起身到窗前探身观瞧。

    就见那街道正中,一匹枣红色的大马唏律律叫着,横冲直撞的自西向东跑来。红马的后面已是撞翻了临街一家水果摊。

    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满脸慌急的努力追赶。

    好在永和街较为宽阔,路上行人又迅速向街边两侧躲避,目前还未伤了人。但眼瞅着那马速度越来越快,前面行人将将躲避不及。

    郑烁心中犹豫是否调动袖口飞针给那马来一下,好能阻止惊马撞人。又有顾忌,一是怕被人发现了自己这能力不好解释,从而招来后患;二是怕惊马中针吃了疼更为暴躁,反而更容易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