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吞噬大圣 » 第十二章 进步如飞

第十二章 进步如飞

    第二天上午,小山头上,茅草亭内。

    曹子明把手中一个半斤重的陶瓷酒壶递给郑烁,道:

    “这就是本门秘药,你是首次服用,需一口气全吃下。等过了这次的适应期,下次就可减少用量。且随着武道锻炼,五脏六腑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加,以后对秘药的需求就将越来越少。一般要到得炼筋大成五脏才能承受练功所带来的震动,那时就可去掉秘药。”

    郑烁心情激荡的接在手中。

    打开壶塞,一股好闻的药香扑鼻而来。他定睛一看,大半壶黑乎乎的粘稠药汤,怕是有小半斤重。

    郑烁也不多话,垫起酒壶仰头就饮,只觉一股辛辣顺喉而下。

    没想到这秘药闻起来挺香,入口却如此难喝。淬不及防,郑烁差点没一口吐了出来。忙闭着气,一饮而尽。

    放下酒壶,稍一感应,除了胃中有些暖意再无其他感觉。

    曹子明见徒弟面有疑惑,就笑道:“别急,这药需半个时辰以后才能见效,且先随为师过来。”说着话,起身走向亭外。

    两师徒间隔五六米,亭外站定。

    曹子明道:“神韵图录这部秘法,修炼之后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它的难得之处也在于此。只要是修炼这部秘法的武者,随着自身境界的提升,其身体各项素质都将会均衡提升。而这一项,天下间就很少有秘法能够做到。”

    “除武道秘法,你师祖当年还传了为师一套招法秘技,名曰苟神秘典。此套秘技,不但内含攻伐大术,且随着修习的深入,能大大增加自身出手的力气。”

    说着,曹子明双手划个弧度收与双腹,做了个起手式,道一声:“且看好了。”就右腿前屈,猛然一动,快速打起拳来。

    郑烁只觉身前拳风呼啸,身影腾挪闪烁,如迅雷急电,看的是眼花缭乱。

    过得片刻,曹子明收拳站定,道:“刚刚快打是先让你感受一番。现在慢打,你且仔细观瞧。”

    这次,曹子明放慢速度,口中细细讲解,一招一式缓缓打出。

    郑烁瞧了个仔细,原来这苟神秘典中招法合计只有三十六式,并不复杂。也没有奇怪的姿势,都是普通动作,正常人都能做到。但发力技巧却有独门秘术,若不是听得师傅细细讲解,就是知道了这套动作,也是无有鸟用。

    看得六七遍,郑烁已是记得七七八八。等曹子明停拳,又询问过几处疑惑,就记了个分明。

    师徒俩是一个教的仔细,一个学的用心。不知不觉,半个时辰已过。

    随着时间流逝,郑烁只觉体内那股暖意缓缓扩散。先是五脏六腑,接着是全身筋脉血管,都是一片温热。接着双颊泛红,额头渗汗。

    曹子明见此,忙道:“虽说只用秘法就可锻体,但若是同时习练苟神秘典则效果更佳。你且趁着药效,快来演练苟神三十六式。”

    听了此话,回忆着师傅刚刚的动作,郑烁摆出个起手式,缓慢打起拳来。同时以心神中那虚幻人像体内星点的第一种震动秘法,自双拳开始慢慢牵引体内窍穴星点使之振动。

    武者之间的传承都是通过秘法图来完成的,而这种传承方法算是一种意念传承。神韵图录这部秘法看似只是一张图画,实际上红霞道人同样将自身对这门秘法的领悟毫无保留全部用意念绘与其上。

    所以郑烁心神中感悟的人像已经包含了这部秘法的全部变化。其中皮、肉、筋、骨、髓这武者外炼的五大境界,每一境都有不同的窍穴震动韵律。

    他此时所用的第一种震动韵律正是神韵图录的炼皮秘法。

    随着秘法炼习,郑烁终于明白炼皮武者是如何来强大自身的。

    原来窍穴的震动能够不停的从周边血肉中震出缕缕血色能量,这些能量正是人体内的气血。这些被震出来的气血又会被炼皮境秘法的特殊震动韵律所牵引,然后丝丝缕缕渗入人体皮肤,从而达到将其强化的作用。至于人体内消耗的气血,武者会通过大量进食来补充,这就是炼皮。

    所以说,武者感悟的窍穴越多,震出来的气血就越多,那对自身气血的利用率就越高,这样以来修炼速度当然就会越快。

    郑烁体内感悟的窍穴周天圆满,三百六十五处星点遍布全身。这时一起震动,猛烈程度可见一般。刚开始只是身体微麻,还能承受。但随着招法展开,身体迅速震动起来。一时间他只觉自己血液流动加速,肌肉麻木。同时满身皮肤刺疼,犹如针扎。

    强忍着咬牙坚持了一会,针刺感越来越重,实在难以承受。郑烁呼出口热气放慢拳速,这才感觉刺疼微轻。

    “这苟神秘典不愧是和神韵图录一脉相承,竟能加快窍穴的震动速度,厉害!厉害!”

    曹子明本在一旁仔细指点,见徒弟的苟神秘典打的一板一眼分毫不差,正欣慰点头。但马上又感到他放慢了拳度,立马怒道:“加快速度,要用心!若是这点苦都吃不得,还不如早些下山了事。”

    郑烁身体一震,强忍着刺痛感,只能加速演练起招法来。

    曹子明在一旁聚精会神,仔细指点。只要见他动作稍有变形,就立马指正。

    师徒俩心无旁骛,专心教学。直到郑烁体表血管凸起,体内暖流缓缓消散才停了下来。

    刚停下招法,郑烁就觉得汗流浃背浑身无力,疲乏欲死。他一下子瘫在地上,呼呼喘气。

    “上午就先如此,且回观,下午继续。”曹子明道了一句,就要当先向山下行去。

    只是刚走几步,又身体一顿回转过来。

    在郑烁身前站定,曹子明神色郑重的道:“苟神秘典你要多用些心,这其实是一门特殊的秘技。它不但能在在修炼时加快气血吸收,还能对自身窍穴加以强化,而这一点普通秘技根本做不到。”

    郑烁若有所悟:“秘技?强化窍穴?”

    刚刚在修炼时就有感觉,有苟神秘典加持他体内窍穴震动的频率就会很快。停下拳法,频率就会慢下来很多。此时想来,普通人经过大量运动都能强健身体。那窍穴大概也是如此,经过刚刚那么剧烈的震动,应是能起到锻炼强化的作用。

    “不必问太多,这些你以后自然会明白。现今你要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自身境界的提升上,这才是根本。”曹子明话落,竟自下山而去。

    经过今天的秘法炼习,郑烁已经明白窍穴对武者的重要意义。

    归根结底,武者就是通过大量进食从而在体内产生气血,再以自身气血锻炼皮肉筋骨,以此来强大自身。

    说白了,秘法中的窍穴震动就是吸收自身精血的方法。所以感悟窍穴的多寡与能否成为武者并无关联,哪怕有人只感悟出一处窍穴,其道理上来说也一样可以成为武者。

    但感悟窍穴的多寡却与武者吸收气血的快慢有很大关联。以郑烁为例,他用神韵图录感悟出了三百六十五处窍穴。练武之时,他用这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一起震动来加速气血吸收当然比只用一个窍穴要快出三百六十五倍。

    若是当真有那只感悟出一个窍穴的人和郑烁一起炼习神韵图录,则郑烁习练一年的进度,那人就要用三百六十五年才能追的上。这就是窍穴对于武者的意义所在。

    郑烁好笑的摇摇头,喃喃道::“师傅呀师傅!我这资质怕是不只是‘尚可’吧?呵呵,我就不信大部分人都能无有遗漏的将体内窍穴全部感悟而出。”

    想起听师傅说的窍穴还能强化,他牢牢记在心中。强大的窍穴能更快的吸收体内气血,武道进境当然就会更快。

    “嗯,以后对苟神秘典定要多加炼习才是。”

    回到道观,郑烁刚梳洗结束就感觉体内一股饥饿感猛然袭来,胃里火辣辣,犹如狼掏。长这么大还从没有感到如此饥饿过,他慌忙奔向伙房,去找吃食。

    走进伙房就见年老的吕道人正在收拾半扇羊肉,郑烁颇感新鲜。他盯着那羊肉正要问询,吕道人就笑着道:“师弟回来了,饿了吧?”

    拍拍手中羊肉接着道:“这是观主特意交代,给师弟做药膳所用。呵呵~还要稍等一会。若是饿了,就先到灶上拿俩馒头垫吧垫吧。”

    说着,又哈哈一笑道:“练武之人精力损耗大,食量大增也是正常,不必不好意思,快去吧。”

    郑烁讪讪的拿起俩馒头,蹲在门口边慢慢啃着边与自家师兄闲话。其间,得知林道人被师傅派下山去办事,他也未在意。

    到饭时,郑烁果然另开了小灶。

    半扇羊肉炖着些未知的药材,香味扑鼻。引得他胃中翻滚,扯开嘴巴就是一通猛吃。

    不一会,半锅饭消灭个干干净净。仔细一算,吃的有二三十斤,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寻思着:怪不得德忠大哥练武两年用了这么多的银钱,原来练武之人,如此能吃。

    填饱了肚子,胃中温暖。郑烁静坐片刻,就感到疲乏尽去,精力充沛。

    握握拳,仔细一感应,身体力量明显有所增加。他心中喜悦,暗道:“自己只练了半天就有这般效果,若是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岂能没有成就。”

    当天下午,同样在小山头上。郑烁这次只饮下半碗秘药就由曹子明指点着继续武道修炼。

    修炼结束,曹老道给他讲了些技巧常识和每个境界的细节划分。

    就这样练得七八天,到腊月十四,郑烁已是把苟神秘典练的滚瓜烂熟,动作标准。

    神韵图录中的震动韵律,也是练的身体自生记忆,窍穴随意而动,无有滞碍。

    曹子明这才放手,拿着本书在茅亭中自得其乐。任由郑烁在亭外独自练功。

    又过了两天,见郑烁练的纯熟,曹子明就在山头上固定好绳索,并把另一头顺下山去。由郑烁攀爬上下,自己则不再跟随。

    其后十多天,郑烁心无旁骛一心练功。功法秘典是越练越熟,每天都能感到自身劲力有所增加。练的多了,随着皮肤韧性的增大,体表刺痛感越来越弱,他越练越是有劲。

    得了空,郑烁更是不停锻炼三棱刺。随着武道炼习的进步,郑烁感到自己对三棱刺的掌控也越来越灵活自如。

    他心中激动,更是苦练不缀,一刻也未有停歇。就是小年其间的山中庙会,他都没有参与。

    腊月三十这天,下起了鹅毛大雪。

    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也变得银装素裹。

    一大早,郑烁就被吕道人领到了道观后面。

    他老远就见到悬崖旁边有一个草棚,内里栓着一头大青驴。

    这驴骨骼高大,颇为强健。撒眼一看,还以为是匹马。

    此时那大青驴正低头就着食槽吃草,听到动静,见得人来,它就抬头‘昂昂’的叫唤起来。

    吕道人笑着大声道:“你这孬货,且安静。如今可算到了用你的时候。”

    又扭身对郑烁道:“这孬货叫做葱花,是观主的坐骑。平常也没得用处,还脾气颇大,不过脚程着实了得。师弟,你这次归家过年,观主特意交代,让你骑了它去,也能省些脚力。”

    郑烁这次本不想归家,但又想着祖母上了年岁,怕其心中难受。左右为难,一直拖到今天才算是下定决心。

    因雪下的太大,山路不好走,曹子明担心他路上疲累,才特意给了这大青驴代步。

    时间颇紧,郑烁也没顾着和吕道人多话,牵出这名叫‘葱花’的大青驴就翻身骑上。

    行李也没带,只腰间挂了一小壶秘药匆匆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