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了,但是摆烂 » 第21章 行步踏错

第21章 行步踏错

    黑夜中热气升腾,燥闷热风扑面而来,直叫人浑身黏腻不适。常笙抓紧了缰绳,策马飞奔,心道:“往东南十五里后往南直行百里,再向西南方向走,就能避开此地山贼的地盘。”趁夜飞驰,日间休息时,取出三架手习练,随后接着赶路。

    如此折腾三五天,总算是远离了山贼地盘,如果没有出意外的话,再过十天时间就能返回县城。常笙对于三架手的习练,有所进展,也可能只是他的错觉。他有练过散打和武术操,比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其中字句。总体来说,感觉有点像气功,听名字像是手上功夫,实际上练的是下盘功夫。

    每日站桩至少一个时辰以上,下盘稳固柔韧,便可以开始练步法,也就是所谓的身法。类似于散打里的进步、退步之类的步法。只是它的连贯性更强,没有晃来晃去的那种迷惑性动作,而且行动踏步都与所谓的内力息息相关。

    常笙在地上画出十乘十的纵横方格,然后用数字在指定方格中做顺序标记,再照猫画虎的练习。步法分进、退、奔三种,前两者是以对手为中心,所有步法都是围绕对手的移动而改变。奔是追赶或奔逃所用。

    手上功夫同样也有三种,一是缠架,缠住对方攻势,使对手如陷泥沼,十成威力无法全部发挥,进而削弱对手实力。

    二是格架,格挡对手所有攻势,关键在于卸力。

    以上两者,都对身体素质有很高要求,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要是自身弱小,则反受其害。

    三是崩架,利用缠、格扬长避短。专攻对手弱点,得寸进尺,趁你病,要你命。

    脑海里无论推演的多完美,都只是理论,与现实总有偏差。实践出真知。而且因为环境的差别,制作的工艺也需要变动,甚至材料也要更换。一个环节改变,后续缓解也要跟着变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常笙练习步法,倒不是贪功冒进,而是想知道步法对身体哪个部位会产生影响。其中不乏一些反人类的步法,有时跨度直接拉长到五个方格。以直线来看,不少移动路线几乎是贴着对手移动,这跟舍身送死差不多,着实令人费解。

    以散打步法做参照,无法解释。至于武术操,只有强身健体,并无格斗的理念。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共通,但这种送死的步法。只要不傻,就不会照做。

    高速移动之下突然转向所产生的惯性,很容易叫人崴脚。而在这三百多步的步法中,至少有五十处是突然变向。虽不以速度见长,但仍然会产生超负荷的惯性力,从而自损。

    常笙初走步法,或跳或跨,忽左忽右,陡然变向。可不论怎么走,都感觉在突然变向时,浑身劲力瞬间泄走大半。真要跟人交手,都不用对面出手,自己就已经把自己绊了个平地摔。

    照着步法与内息练法,反复试演。书中只绘了步法,并未说明如何行动踏步。

    常笙走到三十二步时,总是无法办到。琢磨间,他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先入为主。打心底认定办不到,思想自然而然有了局限性。

    “既然常人思维无法想到如何移动,那我就不按常理。首先是不能将后背暴露给对手,所以第一个就排除任何转身的动作……以脚为圆心,利用惯性,头画半圆……貌似……可行?”

    常笙想到了这种全世界都没人能够办到的动作,这不仅仅需要满足极强的核心,更需要违反常理。原来的世界可能办不到,但对于有内力存在的世界,貌似也不是不可能办到。

    常笙稍稍尝试了下,向后踉跄几步,差点跌坐在地。重心不能保持在腰部以下,基本办不到,而运动状态下,重心还会转移。

    躺下容易,转向办不到,更是不可能起来。

    常笙尝试几次之后便放弃了,他感觉这步法跟站桩有关。既然三架手主练下盘,也许是要练功之人下肢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随意变向而不受影响。

    想到这里,常笙也就不急于一时,转而在脑海里推演步法。同时身体力行,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没法施展的步法。

    全部走过一次之后,常笙尝试以转身借力的方式进行变向,结果头晕目眩。突然变向产生的惯性,对大脑的影响极为明显。很明显是身体素质没跟上。

    因家庭条件有限,苦了十二年,而常笙自己对于肉食也没有多大的食欲。因此即使有了钱,他也是一如既往地素多荤少,甚至干脆没有。这次要不是因为出远门,他也不会带上这般多的肉干。

    正所谓穷文富武。

    自古以来,习武都是富人的专属。

    穷人习武,没有好的条件,不易察觉的损伤,日积月累,就会转变为隐患。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武人老了以后,浑身发痛,比之普通人更弱,更易得病,甚至英年早逝的原因。

    知晓自身的羸弱,但因为发懒,并未考虑过改变,只想躺平度过一生。不过现在身不由己,常笙只能随波逐流,稍微改变一下。

    待到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就不必再奔波劳碌。赚够了养老钱,就算工坊被别人侵占,只要不会影响到自己,常笙也无所谓。

    常笙将三架手翻到了最后一页,也没看到说如何药补。估计作者本人并未想到这些,又或是认为富人才不会学他这基础级的一般功夫,而穷人根本吃不起补药,因此也就没有加上去的必要。

    到了时间,收拾东西,翻身上马,接着赶路。

    五日后,常笙远远的就看到了屹立在地平线上的高墙。烟雨朦胧,凉风习习。扬鞭策马,推送一二回,终是赶在入夜前进入了城中。只是所见所闻,皆非印象中的那座县城。寻人一问,这才知道自己走错了方向,本该是向西走,现在却是向西北。两城相距一百二十里,纵马一日几个时辰便可能抵达。

    既来之,则安之。

    时间充裕,常笙也不急于一时,牵马投宿客栈。连骑几日,他的两边大腿内和小腿侧磨的生疼。毕竟是生手,骑技熟练之后就会好些。

    睡了不到四个时辰,常笙便醒了。简单洗漱过后,便开始了站桩。每日练功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也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他感觉到下腹部有一股热气顶在那里,每次存想游身周天过后,都感觉像是吃了薄荷一样通透,呼吸畅快,心情愉悦。

    不过游身小周天需要至少一盏茶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在他心无旁骛的情况之下。稍微有些杂念就要双倍时间。

    常笙倒是无所谓时间长短,就是疑惑到底是真实感受还是自我暗示产生的幻觉。转念一想,是否真实好像也没那么重要,重点是自己通体舒泰就行了。除了三架手,常笙也没忘了散打的反应训练。

    相比三架手这十天如一日的蜗爬进展速度,散打明显更容易入门。而且还是有过丰富经验,练起来自然更加顺手容易。

    实战之中,反应速度是重中之重。不论速度多快,力量多大,反应力慢了,就落了下风。对手的综合实力或许弱,但反应迅速,自己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对手就已经连续进攻几次。

    最重要的是,力量与速度的提升困难,而反应力可以随时随地训练提升。反应快,代表了入门比别人更快,力量、速度与反应力相辅相成。别人还在苦哈哈的训练基本功的时候,自己已经开始进行实战训练。

    常笙自小在酒缸里长大,后又练散打,又是邻居口中的神童,反应力自然不慢。而重病过后,小病不断,身体机能退化。虽然大脑已经反应过来如何处理,但是身体却跟不上反应,导致常笙总有一种身体不属于自己的感觉。

    新生十二载,因为没有专门训练,导致这种交错感仍然存在。而今练功,日渐消减。不过,想要完全消除这种怪异的交错感,还需要身体完全跟上反应力才行。

    结束站桩收功之后,常笙开始了反应训练。

    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小孩游戏,随地捡几个石子就能开始,名为抓子。向上抛起一块石子,在它落下前,抓起地上散落的石子,一块两块或是五块,然后接住落下的石子才算成功。

    向上扔的石子一般是具有弹力的球或是乒乓球,因为弹力球的玩法更多。但以石子做球,则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看似简单,其实难度还蛮高,尤其是要抓的子是硬币之类难抓的物品,则是球落地几回都不一定能够抠起来。事发突然心发慌,手指更不顺心,很容易让人感觉烦躁。更不用说一次要抓两枚以上,还要分辨扔的“球”是哪一枚。

    多数人的惯用手是右手,少部分是左手,更少数的是双手如一。常笙最初是左撇子,被家里长辈强行纠正,不过他也只是在长辈面前用右手,时间一久,两手都灵活自如。

    这一人前右手,人后左手的习惯,至今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