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逆势遨游 » 第四十九章贪食的耗子

第四十九章贪食的耗子

    这武师嘟囔道:“就是啊,你这先生,瞎耽误功夫……”就要纵身跳出墙外,便听牟先生叫道:“哎哟……还真是有耗子,好多个耗子,怎么都是死的呀?”

    他愕然回望,果然见到灯光朦胧,照见一只灰毛耗子僵死在墙根下,旁边的草丛里,另有两只僵死的耗子。

    这一下可让武师也将信将疑起来,问道:“我听到刚才有人说话,往墙外跑了,那是谁?”

    单夫子嗫嚅着答不上来,就听牟先生惊叫一声,道:“有人,谁……”

    他吃惊过甚,灯笼撒手丢掉,在地上一滚,烛焰熄灭,周遭陷入一片黑暗。这武师眼神锐利,却已看到有人躲在树下。他顿时恍然大悟,料到原来是有人故布疑阵,向墙外投出了石子,其实却藏在院中。

    他不及细想,取下脚上的鞋子,挥臂掷去,紧跟着跳下墙来,双手横持齐眉棍,棍头朝下,侧身缓步靠近。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鞋子正中目标,却听不到有何回应。

    这武师扬声说道:“哪里来的朋友,请教高姓大名?这里是教学的书院,斯文地方,朋友若想求财,还请另外择地高就。”

    见对方还是没有回应,他有些后悔。若非害怕黑夜之中误伤了两位先生,刚才直接发射钱镖,那人已然受伤,纵使他武艺精强,也先挫伤了锐气,不足为虑。现在倒好,他不声不响,反倒让我弄不清虚实,心下发虚。

    再走几步,忽然听到那人嘤咛一声呻吟,接着好一阵剧烈的咳嗽,那人衣衫窸窣,扶着树干,缓缓的站起身来。

    这武师棍头疾点,带动一阵劲风,向前攻去。他实在是没有了耐心,不管对方闹什么玄虚,要先下手为强了。

    却听牟先生喝道:“且慢……你,你不是那个书童吗?在这里做什么?”牟先生摸到灯笼,晃火折点燃了,往前一照,见到果然是萧瑜站在那里,右手抚着胸口,兀自剧咳不止。

    单夫子一呆,随即双掌一拍,道:“哎哟,那耗子从房中跑了出来,沿着墙头往外跑,萧瑜追过来打耗子,却从墙上摔了下来。这动静大了,那位壮士,打扰到你了,真是罪过,对不住。”

    到这时候,牟先生再无怀疑,叮嘱了几句,举着灯笼走开。那武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奇道:“怎么会是这样,我没伤着你吧?”

    只听萧瑜说道:“没有,多谢……多谢你了……”还要说些什么,又是一阵剧咳,将武师的鞋子双手捧了,毕恭毕敬的交还过去。

    这武师穿上鞋子,拖棍走向前院,心中奇怪至极,只觉得这新来的师生真是一对活宝。当老师的稀里糊涂,不知所谓,那书童也是一脑袋浆糊,不知好歹。挨了一鞋,还要满口道谢,谢什么,谢我揍得轻了吗?

    想到这里,觉得事情蹊跷,站定了身子,正要回身去问个清楚,却听到墙边窸窣有声,那僵死的耗子竟活了过来,后腿弹蹬几下,蓦地恢复了力气,翻身爬起,拖吊着长尾爬到了墙头。

    草丛里的两只老鼠也苏醒过来,没入夜色。

    这么一分神,他便就忘了再去质问,一边连连摇头,口中啧啧称奇,踱步走了。

    单夫子也瞠目结舌,道:“怎么回事?它们起死回生……开玩笑吗?”

    萧瑜暗自苦笑。两只老鼠起死回生,捡回了性命。他又何尝不是呢?他当时晕厥过去,只感到身体越来越轻,不住向上漂浮,情知这是灵魂离窍的情境,自己快要死了。

    忽然感到胸口受到猛烈撞击,喉头收缩,竟然将那口浓痰吐了出去,一口气回转过来,就此醒转。当真是在阎罗殿转了一圈,险之又险的死里逃生。

    他长叹一声,望到树下的那摊呕吐物,似乎被舔食了一大半,他心中一动,正要过去察看,被夫子叫住。两人相伴着回屋,听夫子将华先生要收藏古籍一事说了。

    这时已是深夜,经历了呕吐晕厥,吵闹变故,萧瑜身体困乏,来到床上倒头便睡,也忘了去察看呕吐物一事。从这之后,他练武时再没有呕吐晕厥,也就渐渐淡忘。

    过了几天,李管家果然交还了古籍的原本,又开出了一个书单,要单夫子逐一找来交付。却也常见,正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本儒家经典古籍。

    单夫子听李管家一口气提出五本古籍,只怕不好下手,跟萧瑜说好了,自己先去踩点,找到书籍的存放处,然后由萧瑜夜间行动,偷偷拿来。

    谁知去书房察看之后,才发现那些古籍虽然保存得周全,却也是在藏书房的书架上特意用油纸密封起来而已,并没有额外的专柜专放,或者深藏密室。单夫子装作翻看,偷偷放入到袖袋里,根本无人注意。

    他毕竟是读书人,对这样的稀世孤本心生怜惜,生恐被李管家用赝品来掉了包,便用毛笔蘸了墨渍,点在书脊扉页,又将不同的页数折起小角作为记认,等到收回了书籍,看到记认仍在,而且折起的小角都没有摊开,安心之余,却也大惑不解。

    他们要翻阅誊写,制作赝本,怎么会连折起的小角都不理会,倒好像是压根没有翻动一般。实在奇怪。

    总体来说,这三个月的访学生涯来得突然,过程之中有些古怪,整体上却是令人愉快而安心,每日不愁吃穿,没有人催债逼盗,是萧瑜有生以来少有经历过的安逸岁月。

    他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沉入梦乡,后来被嘈杂的声音吵醒,一揉眼睛,见到船头人影幢幢,却是船夫在定锚系缆,已然靠岸停船。只是夜色苍茫,雾气弥漫,看不清楚是到了哪处港湾,要去哪里讲学。

    萧瑜叫醒单夫子,背起行囊,登上了岸边的一辆马车。那马车形状古怪,车厢扁平,车顶中间凹下,四边突起,好像是要用来承载物件一般。上边随意放着几个箩筐,筐中是绿色的蔬菜,盖住了车厢车门。要是不仔细看,绝难发现这竟是一辆载人的厢式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