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二维艺术家 » 第10章 方台

第10章 方台

    “像咱们两个这样,生活在大一统朝代的人,你可要知足!”

    “大一统朝代很罕见吗?”

    “那可是,整个古中国也才9个。”刘徽哼哼一声,这引起了梵高的好奇。

    “如果没有生活在大一统朝代里面,会怎么样?”

    这位公元三世纪数学家好像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他抖了抖,用恐惧的眼神看了梵高一眼:

    “那可就惨了,所有人都会死,本来宇宙就很可怜了,要是连大一统都没有,所有人都会为了争夺水洼而自相残杀,然后像是沙子里的鱼一样纷纷死去。”

    梵高害怕的缩了缩脖子,他仍然问出了那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晋朝为什么是第四个大一统朝代,前面的三个呢?都毁灭了吗?”

    “基本都完蛋了,诸葛亮就是第三个大一统朝代的遗留,他那么聪明?怎么样?还是没能阻止第三朝代的灭亡,但是我不一样,诸葛亮不懂算术。”

    说着,刘徽抱着筐子倾斜了一下,将里面那本破烂厚重的《九章算术》册面展示给梵高看。

    他的声音在竹筐后面透过烂书穿了过来。

    “我懂!”

    “诸葛亮失败了,但是只要我重新摆好七星灯的位置,形成一道互相勾连的黑色长城,就能把灯内的地方保护好。”

    “哼哼,我可是唯一一个能拯救晋朝的人。”刘徽说完,又拖着他那宝贝竹筐子向前走。

    在这种梵高无休止的提问中,时间过得很快,梵高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像先前那样特别长的昼夜轮换,又来回经历了七次。

    但现在他再也走不动了,晨曦第八次打在他身上,梵高却觉得浑身都仿佛要烧着了。

    在他就要快要渴死在这次旅途的时候,刘徽拽着他踏入了一片松软的黄土之中。

    “咱们到五丈原了!”刘徽站在一块石头之上,手里的竹尺高高的挥舞着,梵高觉得尺子上应该绑一截布条。

    “是啊,但我也要渴死了。”梵高躺在黄土上,双眼无神的看向空无一物的天,他有点想念女仆给他热的甜牛奶了。

    梵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水会有的,奔腾的河流会有的,浩淼的海洋会有的。”刘徽将尺子高高举起,仿佛竖起了一面旗帜,梵高感觉周围有些震动,他不免歪头看去。

    大地上出现了许多黑点,他们在褐色的大地上激起烟尘,烟尘遮蔽了并不存在的朝阳,世界在短时间内化作了灰蒙蒙的一片。

    那些都是人,梵高认得这种生物。

    ……

    梵高被理所应当的认为是刘徽的追随者,人们没有过多盘问他,在刘徽的提醒下,人们给这个快要渴死的西洋人喂了一些水。

    梵高以为自己到了那个被称刘徽称为黄泉的地方,他低下头喝了几口黄泉水,活了过来。

    他看到了一个高大的方台,大概有一千米那么高,很大,占据了梵高的半个视野,高台仿佛要伸到天上去似的。

    梵高想上去。

    人们簇拥着刘徽,来到了这个方形递进的高台,刘徽拾阶而上,他的身形渐渐拔高,周围人无法再阻挡梵高看向他的目光。

    看见刘徽在高台的阶梯上,让梵高恍然大悟。

    “他的视界提高了,像是在我们的半封闭圆环里一样,外面的人都能看到他,因为他的高度提高了!”

    他再一次的对高度的概念产生了新的认知,或许是因为这里的梵高这几天一直呆在这个世界的原因。

    他老是忽略z轴的存在,仿佛z轴天生就永恒存在似的,丝毫不令人注意。

    方台很大,那阶梯似的递进大约每一个有一米左右的高度,刘徽需要背着他的背篓一点点爬上去

    这样的阶梯有一千个,如果方台是一个正方体,那么阶梯在方台的三分之一处便戛然而止,这个梯形只剩下截面了。

    “你快上去,你不是他的追随者吗?”有人在后面推了梵高一把。

    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有人推了第二下,第三下。身后传来的推搡不断出现,梵高被迫来到了方台的边缘,他索性学着刘徽的样子爬了上去。

    爬的很慢,是不是张顾着四周。

    到了方台之上,梵高才意识到真正的宽广视界,高度的提升带来的是鸟瞰效应,现在的梵高可以毫无保留的扫视方台之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了。

    “这就是拥有z轴的世界吗?”梵高的惊骇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大地方。

    但是忽然出现的动静打断了他。这时的梵高才注意到方台之上,除了刘徽,还有其他人。

    数量还不少。

    这些人在方台上密集的分布着,直到一片空间忽然在人群中挤了出来,像是一滴洗洁精点入了油污之中。

    司马衷走了过来,他仰着头,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向这位山羊胡老头。

    “这是晋惠帝,是这个大一统朝代的唯一皇帝。”有人凑近梵高小声的提醒。

    梵高点点头,他当然知道皇帝是什么东西。

    “伟大的晋朝皇帝,我带来了《算术十经》中的《九章算术》。

    它可以重构诸葛亮的七星灯位置,就能将七星灯组成的图案重新搭建,与诸葛亮那漏洞百出的勺子不同,我保证根据算术得出的六面形一定能严丝合缝的闭合在一起,阻止晋朝的灭亡。”

    “你知道欺骗皇帝的后果的,数学家。”

    “是的,请相信我,陛下。”

    “那就现在,得出算法的结果。”晋惠帝命令道,他的表情并没有因数学家的到来而表现出过多的欣喜。

    自从太康之治结束之后,晋武帝已经召见了不少的民间智者,但无论是纵横家的传人,还是墨家的残余,亦或者圣人的后代。他们都没能阻止晋朝的进一步崩坏。

    在司马衷的要求下,这些人很快都跟随晋武帝去了。

    相比于前三个强盛的王朝,晋朝羸弱的多,内部的弊病也远比汉朝尖锐。司马衷能感觉到这个大一统王朝即将走完他那短暂的一生。

    司马衷希望他遇到以后像诸葛亮的人,即使不能如同第一个汉朝灭亡之后再造第二个汉朝那样伟大,也要像蜀汉那样为汉朝延续最后一丝生气。

    其实司马衷还有一个伟大的想法,这种想法与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那就是他希望在大晋就解决前三个朝代无法解决的坍塌问题。

    再不济也要给后世的大一统王朝留下一些文明的种子。

    纂史官站在晋惠帝的旁边,司马衷感觉那覆面的冕旒无法阻拦身旁纂史官的窥刺。

    皇帝稍向前走了半步,离纂史官更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