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二维艺术家 » 第14章 西晋

第14章 西晋

    大地震结束之后,晋惠帝重新开了灯。

    与先前无所着落的光芒不同,这次的天上确实出现了一个核聚变球,这个人造太阳正在为晋朝的生命提供光和热。

    “在刘徽驱动晋朝忙于变轨时,低密度星际云撕裂了晋朝的舰体,生态系统的局部崩溃死了很多人,这在晋书上没有写,但是晋朝的飞行日志上有提及。看来我攥写的史书终究遗漏了一些内容。”房玄龄叹息一声。

    “大地震结束之后,是不是一切都结束了?”梵高合上史书询问。

    “并没有,一切才刚刚开始。”

    梵高又将怀里的史书打开,在冰冷的黑色方台上,他借着人造太阳的光辉,仔细阅读着剩下的文字

    【晋书·列传·第二十二章】:“备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人常诫……”

    “史书最喜欢总结教训,但后来者往往不会听取前面的教训。”纂史官的声音如同幽灵一般再次出现。

    “房玄龄!”梵高对着纂史官喊道,“我需要你给我解释,毕竟是你写的。”

    房玄龄摆手笑道:“这可不是我写的,这应该是我的同事私自添上的一句话,我告诫过他们不要掺杂情绪和总结教训的,现在看来他们没有听。”

    “接下来是一段平和期,虽然没有太康之治时的盛况,但也是少有的黄金时代。”

    “历史到这也没有什么意思了,该快进就快进吧。”远处的晋惠帝冲着纂史官喊道,此时的皇帝忽然拥有了一丝人味,梵高从他身上看到了一抹与房玄龄一样的流光。

    那是颜色。

    “你朗诵罢。”房玄龄对梵高提醒道。

    ……

    世界被加速了。

    草地、鲜花、儿童的嬉戏很快覆盖了整片五丈原,五丈原变成了欢乐的伊甸园。连那高不可攀的方台此时也摆放了许多的花束。

    梵高注意到,刘徽的位置有一座小小的坟茔,上面栽着一朵橘黄色的花。

    “学名菊花,常用来悼念。”纂史官提醒道。

    梵高注意到,原先晋惠帝站立的位置已经被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替代,他身上的卡通黄袍一闪一闪的,有些可爱的味道。

    “晋怀帝,司马炽,晋朝第三位皇帝。”

    梵高又向天空望去,却看不见那七颗黑星。天空中只剩下明媚的太阳。

    “有大气折射的,你看不到的,但它们还在。”

    梵高第二次低下头去,看向方台之下的世界。红褐色的五丈原已经成为记忆的遗觉。

    幼态化的小木屋替代了原先的地窖和高脚房,人们在其中劳作着,有一些人还围着篝火唱歌。

    溪流顺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慢慢流淌着,仿佛预示着方台之上永恒存在的太阳。

    “那是几代后的人,他们活的很幸福。在晋朝大变轨之后,幸存的人们自发组织了文艺复兴,但是文艺复兴不可避免的向幼态化、圣母化转变。”

    “这不是很好吗?”梵高问道。

    “这可是冰冷的宇宙啊……”房玄龄长叹一声。

    …

    “继续朗诵史书吧。”

    在这个声之后属于梵高的朗诵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惠帝痴愚,阻塞晋国。金墉屠变、八王之始……”

    梵高才注意到台子上那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着红袍,面覆冕旒的少年。周围有几个侍卫拿着刀紧张的守护在少年皇帝的四周。

    “还是晋怀帝,他长大了。”

    方台下安居乐业的人们忽然变得惊慌起来,他们躲进自己的屋子。

    梵高注意点,方台的八个方向,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各拉起一道烟尘。

    烟尘向黑色方台犁了过来,离得近了梵高才注意到那是一队队骑兵。

    这八队骑兵互相厮杀,拱卫方台的护卫几乎没用片刻便被屠戮殆尽,梵高注意到四面八方的百姓也被屠戮了很多。

    其中一队骑兵登上方台,大刀挥舞几下,小皇帝身边的最后几个仆从也倒下了。

    一个高头大马的将军踏踏踏的走了过来,他夹着少年皇帝。金属的黑色方台在他走过的地方染上了一条暗红,像是碎裂的红地毯。

    长戬横指梵高。

    “油画家,这没有你什么事,滚开。”

    梵高后退一步。

    长戬又指向房玄龄。

    “写,惠帝失能,病疾夢毙,东海王复平七王,拥怀帝,靖晋朝。”

    “晋惠帝迫毒而死,东海王司马越所为。遂立怀帝,总揽朝纲,弱崩大晋,此八王乱止,晋不复太康。”纂史官平静开口。

    将军大怒。

    “写,惠帝失能!”

    “迫毒而死。”纂史官平静开口。

    纂史官的脑袋在空中打了个旋,保龄球似的滚下方台。

    房玄龄的虚影立在纂史官无头尸体的原地,梵高对史官有了一个特殊的认知。

    “哼!”那将军的大戬劈在地上,随后夹着挣扎晋怀帝骑马缓慢离开。

    “你怎么不听他的?”梵高小声问道。

    “人人都纂史官,他杀不干净。”房玄龄又摇了摇头。

    ……

    五丈原内的世界仍然在飞速变化,梵高已经数不清核聚变太阳升起多少次了。

    房玄龄的声音亘古不变的缓缓响起。

    “数学家刘徽死后,这种躲在黑星背后的现状给了晋朝足够的安全感,晋朝一时间陷入了外无敌患的幸福错觉。

    在这种错觉下,大地震后幸存后的晋朝人爆发文艺复兴,晋朝母舰陷入荒诞无度的享乐主义思潮。

    基于晋朝前途的担忧,还有对母舰的觊觎,原本镇守晋朝边疆八王举兵叛乱。

    八王护卫舰在短时间内解除了母舰的武装,其中东海舰在这场黑暗战役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梵高认真的听着。

    “在东海王司马越控制晋怀帝之后,晋朝纪元49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年仅14岁的太子司马邺即为孝愍皇帝。”

    “晋朝在东海王的指示下,开始试图驶离黑星,向千疮百孔的宇宙继续逃亡。”

    “此时的晋朝内部在八王之乱的动荡之下,人丁凋零、物资匮乏。

    同时晋朝的天文物理学家通过宇宙观测发现,坍塌浪潮已经吞没了一颗黑星,那是距离晋朝最远的一颗黑星,大概有——两千光年的距离。”

    “至此,数学家刘徽的黑洞阻拦计划被证实无用,压倒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晋朝大低谷来临。

    晋朝纪元52年,汉号护卫舰为代表的反政府军攻陷长安城,半个月后,攻陷五丈原方台。愍帝投降。而后汉舰舰长封愍帝为怀安侯,改元麟嘉。”

    “逃亡舰队共经历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四帝,历时52年。”房玄龄平静的说道。

    “史称,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