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二维艺术家 » 第22章 米颠

第22章 米颠

    “就像混沌摆一样,您作画时的行为我们完全无法预测。当然,我们无法预测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西域都护府的三颗太阳的交错运动,但是这些都是混乱的高熵。像智慧体这样的低熵体,一般来讲很好预测的……”

    “我们可以通透的观察您,但是却无法预测你的下一个油笔会涂在哪里,要是我们世界还有油画家就好了。”

    “可能这是搞艺术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吧,我们也在其他另类艺术工作者的身上或多或少的见到过这些特质。”那个心中的声音夹杂着些许感叹。

    梵高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监视人明明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心理活动都能检测的到,现在却说完全无法理解他?

    梵高想要继续画画,但完全无法静下心来。他索性撂下画笔。

    “怎么了,梵高先生?”

    “我有问题要问你。”

    “知无不言。”

    “刘徽是谁?”

    “历史上的数学家。”

    “晋惠帝是谁?”

    “西晋的第二任皇帝。”

    “黑色方台是真实存在的吗?”

    “是的。”

    “八王之乱,有这段历史吗?”

    “有。”

    “五丈原在哪里?”

    “亚洲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

    “西晋最后怎么样了?”

    “灭亡了,如果您问的是历史上的西晋的话。”

    梵高看着画布,沉默片刻再次问道。

    “我答应了一个你们的人,画完了画怎么送给他?”

    “我会帮您把这几幅插图发送到你的那位朋友手里的,画面细节可以精微到单个原子级,包括笔触都可以完美还原,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

    “您说。”

    “我的记忆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吗?”

    “是的。”

    答复出人意料的快。

    梵高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有一个问题。

    “您请说。”

    “我能看见你吗?”

    这次轮到声音迟疑了。

    “应该不行,起码现在不行,我的聊天框只能输入文字。喔,我懂了,你的意思是你想看见现实中的我,或者我的世界。”

    “那恐怕不行,您甚至无法指向我所在的方向。”

    “为什么不行。”

    “嗯…您无法抬头,如果你指向我所在的方向,你的手臂就会消失。你能理解吗,你们的海洋是薄薄的一层,但是可以轻易淹死你们所有人,你的所在的空间缺少一个维度——嘿,谁在打我的脑袋?”

    梵高陷入了短暂的空白监视期,在这段少有的隐私时间内,梵高只来得及浮上一个念头。

    “维度”

    这是他第二次听见这个词汇。

    声音短暂消失后再次出现了。

    “不好意思啊梵高先生,刚刚组长过来警告了我一下,我说错话了。”

    “总之您现在是没办法看见我的,但是未来还是有机会的,我们已经投入研究力量了——希望技术部的突破能快点。”

    他们的聊天在这里终止了,梵高没有回复声音,声音也消失了。

    但是梵高知道,仍然有人在看着自己。

    继《刘徽算筹》之后。

    《东海王挟怀帝》很快就创作完成了,就这张而言,梵高最满意的不是将军在战乱之中挟持皇帝的主景,而是那纷乱的背景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史官尸体。

    那个史官抱着一本厚厚的书,躺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仿佛虚眯着眼观察着文明历史的一个冰冷的片段。

    接着是《变轨地震》

    这幅画整体都是虚构的场面,梵高不得而知这场大灾难的全貌,他索性去掉了那些已知的片段。在那一片幻想的“星际尘埃海”中描绘了一个斑驳破旧的巨大帆船。

    那滔天的浪花与涌来的黑暗暴云似乎预示着什么。

    “右转向,满舵!”

    梵高恍惚间听见刘徽大喊。

    然后是《文艺复兴》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艺术家通感在起作用,《文艺复兴》的全画布局意外的很像佛罗伦萨派画家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院》,当然,并不是梵高世界的佛罗伦萨画派的拉斐尔。

    最后的一幅画是《黑暗战役》

    梵高设计了两稿,第一稿类似《变轨地震》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黑暗海洋中,那艘巨大的帆船被八个稍小一些的帆船围住,虎视眈眈,预示着黑暗战役的开始。

    梵高不甚满意。

    第二稿是一个幼小的孩子,孩子穿着轻柔的浅色衣服,头上带着花环,坐在一片温暖的草地之中看向天空虚无的白云,旁边随意丢弃这一颗花草编制的宝石权杖。

    这是画面的中央,它画满了绚丽温暖的色彩,美好的画面向四周蔓延,直到的尽头也没有出现什么人影。最边缘处,那温暖的彩色世界开始变形,扭曲,最后蔓延到一片漆黑的空寂画面当中。

    那是宇宙。

    梵高满意第二稿。

    …

    “米颠,米颠,你怎么不署名呀?诗书画印可是你提出来的,怎么能不遵守呢?”一个人捧着那张《黑暗战役》渍渍称奇。

    米颠将手中的毛笔放下,起身舒展了一下那宽大的长袍,眉头不禁忽然一皱。

    “诗书画印不是宋徽宗提出来的吗?和我米颠有什么关系。”

    “哎呀你糊涂了,现在才是第六帝,距离徽宗当政还有三四十年呢,可没人知道这一点。

    现在的诗书画印都很成熟了,只要你肯提出来诗书画印的结合,那这个伟大的艺术成就就是属于你的了。”

    “快快,去把这几幅画题上字,再写一二小诗,最后盖上章。”那个人生拉硬拽着五张油画过来了,然后贴心的给他捋平放在台案上,又拿镇纸压着,最后又跪坐在一旁静静磨起了墨。

    米颠看着那厚重的颜料画不禁眉头微微一皱,手里的兼毫笔无从下手。

    “墨来了。”书仆象征性的磨了一下,就端着砚快步走了过来。

    “这可是上好的徽墨,快快写罢。”

    “怎么磨那么快?”

    “意思意思就行了,还真慢慢磨啊?”

    “快写快写。”书仆又催促道。

    米颠将宽袖一卷,手中的毛笔数次将要落下,又触电似的收回。

    “怎么了?”书仆着急的询问。

    “我不会写毛笔字。”梵高冷冷的将毛笔掷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