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江山美人 » 第24章:宝玉挨训【求票】

第24章:宝玉挨训【求票】

    贾璘踱步进入书房,便见贾政端坐在书案后的圈椅之上,书案上放着一本《大学》,书本正翻开着,显然先前是贾政考教贾宝玉所用的。

    贾璘与薛蟠行礼问安后,便侍立在一旁,不再言语。

    “老爷,太太交代了,她领着姨太太去拜见老夫人了,若是宝二爷的功课考教完了,便让他也去给姨母行礼问安。”金钏儿见贾政依旧没有让贾宝玉退下,不由上前禀告道。

    贾政闻言,先是微微颔首,他向来是守礼的,闻言便准备应允,谁知待他看向贾宝玉时,见他一改先前背书时的低头含胸样,脑袋扬起,眼中兴奋,贾政那刚刚压下去的火气,便又冒了出来。

    “你这个没造化的种子,之前让你背书,你便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如今见着能去与姐妹们厮混了,便又来了精神,你继续给我在这里呆着,哪里也不准去。”

    贾宝玉闻言刚刚扬起的头又低了下去。

    贾政见了愈发来气,吩咐一旁的金钏儿道“如今蟠哥儿与璘哥儿都在,我需要宝玉陪陪客,你去回禀一声,一会宝玉再过去拜见他姨母。”

    金钏儿无奈的看了眼贾宝玉,知道自己是尽力了,此事还需尽快禀明王夫人才是,便立马应下,然后行礼出门,脚步匆匆的向贾母院中去了。

    ......

    “你们俩可有读书进学?”贾政将贾宝玉晾在一边,看着贾璘与薛蟠道。

    薛蟠闻言向贾璘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回答。

    贾政瞧见了薛蟠的小动作不由皱起了眉头,他也听说过薛蟠是个不成器的,如今看来比起宝玉也是半斤八两,没有值得称道的。

    “我今年侥幸中了秀才。”贾璘上前回答道。

    贾政闻言诧异道“你多大了,我看着你还很年轻呀!”

    贾璘笑道“我今年十五。”

    贾政闻言不由捋须笑道“难得,你是个会读书的,十五岁中秀才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强了。”

    贾璘闻言不由谦虚道“我只是深信勤能补拙的道理,别人在嬉闹玩笑时,我在读书,别人在看戏吃酒时,我在读书。”

    “论起天资我当不起政老爷的一声赞,我在金陵时便听说了族叔膝下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能有如此际遇,想来是个有宿慧的读书种子。”

    贾政闻言不由收敛了笑意,看向贾宝玉怒道:

    “你看看璘哥儿,人家只比你大2岁,便已经中了秀才,你如今学也不上,四书到如今都没有背下来,整日里只会在后院与姐妹嬉闹与丫鬟玩耍,还衔玉而生,我都替你臊得慌。”

    贾宝玉闻言不由幽怨的瞥了一眼贾璘,暗道“这个贾璘是真心实意在夸我了,还是有意坑我呀!我与他是初次相见,没有任何矛盾,不应该如此呀!”

    “你那是什么眼神?你瞧璘哥儿干嘛?他不过是与那些不知根底的人一样,听说你衔玉而生便认为你是个好的,殊不知你只是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贾政见贾宝玉不仅不自我反省,反而去瞧贾璘不由怒道。

    贾宝玉浑身一个激灵,再次低头含胸,不敢在四处瞎看了。

    一旁的薛蟠见状不由在心中暗暗咂舌,他见了贾宝玉的惨样,倒是对自己如今的生活满意不少了。

    他家中可没人能管得了他,比起贾宝玉,他薛大爷可自由舒服多了。

    贾璘瞥了眼垂头丧气的贾宝玉与在一旁洋洋得意的薛蟠,心中顿觉好笑。

    贾璘见贾政怒气依旧,不由上前劝慰道“族叔消消气,我看宝兄弟也是个好的,只是如今缺少奋斗的目标,有些混沌而已。”

    “想我小时候,也是调皮得很,无论父母如何督促便是不喜读书。”

    “那你为何后来又发愤图强了?”贾政对于贾宝玉不读书一事,可谓是伤透了脑筋,见如今有贾璘这个成功的例子在,不由起了取经的心思。

    “哎!”

    贾璘叹了口气,不由伤感道“我10岁那年,家中走水,父母不幸双亡了,我失去了依靠,这才开始苦读不辍的。”

    贾政闻言眼角抽动了一下,在心中暗道“罢了!这法子宝玉是学不来的.....”

    一旁的薛蟠闻言险些要笑出声,很快又让他给憋了回去,一张脸涨得通红。

    贾璘见薛蟠的古怪模样,不由醒悟过来,失笑对贾政道“我的意思是玉不琢不成器,我若不是身逢家中变故,尝到人间冷暖,又岂会幡然醒悟,奋发读书。”

    贾政闻言不由颔首道“璘哥儿此言有理,宝玉就是过得太舒坦了,这才失去了上进之心。”

    贾宝玉闻言再次瞥了一眼一脸诚恳的贾璘,他在心中不由嘀咕道“不能再让贾璘说下去了,不然我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老爷,老太太吩咐婢子来请璘大爷过去一趟。”正在此时,房中众人便听见外面响起了敲门声,随即便是一个脆耳的女声从房外传来。

    贾宝玉闻言眼中一亮,他听出来了,来的是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

    “祖母定是见我没有过去,这才让鸳鸯来解救我的。”贾宝玉顿时来了精神,只是随即他又心中疑惑道“为何寻贾璘过去了?”

    贾政闻言不由对贾璘道“你虽是金陵那边的,但我贾家难得出了个读书种子,日后你若遇到困难,尽管来寻我。”

    贾璘闻言不由赶紧俯身行礼道“多谢族叔,侄儿日后定常来聆听教导。”

    贾政闻言不由捋须而笑,对贾璘的观感愈发好了。

    贾宝玉见贾璘与薛蟠要走了不由急了,赶紧眼巴巴的看向贾政。

    贾政见状不由叹了口气,怒斥道“你也过去吧!趁机给你姨母请个安。”

    贾宝玉闻言大喜,便准备立马出去。

    贾政见状不由皱起了眉头,怒道“回去将《大学》通读一遍,明日我会再次考教你的功课,若还是像今日这般回答得吞吞吐吐的,你可仔细你的皮。”

    贾宝玉闻言迈开的腿不由僵住,随即垂头丧气的紧随贾璘出了书房。

    .......

    “鸳鸯,幸亏你来得及时,我都要撑不下去了。”一出了书房,贾宝玉便仿佛活过来了一般,径直奔向侍立在台阶上的鸳鸯。

    鸳鸯素来知道,这个宝二爷见了政老爷,便如老鼠见了猫,回回吓得不轻,如今见他说得可怜,不由笑道“你明知道,今日老爷要考教你的学问,昨日为何不提前温下书了,不然何至于每回挨训了。”

    贾宝云闻言不由讪笑一声,嘟囔道“这读书,哪里有与林妹妹一起解九连环好玩。”

    鸳鸯闻言顿觉好笑,不过她是清楚贾宝玉的性子的,她劝一回便罢了,若说多了,贾宝玉可是会立马翻脸的。

    “你便是鸳鸯?”贾璘突然问道。

    鸳鸯闻言不由离了贾宝云,笑着上前道“璘大爷寻我何事?”

    贾璘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番,见鸳鸯穿著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是水绿裙子。

    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不仅没有影响她的容颜,相反多了几分俏皮可爱。

    “我在金陵的房子也托你父亲看护,我上京之前,他托我带些东西给你,如今我刚刚抵达,东西还没有收拾妥当,待过几天,你再寻我取东西。”贾璘笑着说道。

    鸳鸯闻言不由眼中亮晶晶道“多谢璘大爷了,不知我父母在金陵可还好?”

    贾璘闻言笑道“我只见过你父亲,他身体看起来还不错,他一直说你娘十分的想念你。”

    鸳鸯闻言不由红了眼角,笑道“他们过得好,我便放心了。”

    贾璘见状宽慰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只要你在国公府里过得好,你远在金陵的父母也便能放心了。”

    鸳鸯听着贾璘的软语慰藉,心中不由一暖,取出手帕,擦拭干眼角的湿润,笑着道“多谢璘大爷的安慰,我如今好多了。”

    “我乃是外男,本不该入内院的,不知老夫人为何要见我?”贾璘看着鸳鸯疑惑问道。

    鸳鸯笑道“薛家姨太太去拜见老夫人时,谈起你们一路上遇到水贼一事,得知你救了甄家的二小姐,不由起了好奇之心,便想寻你过去问一问详情。”

    贾璘闻言这才释然,暗道“贾家与甄家乃是世交老亲,而此次入京的甄玉蓉又是准备嫁进北静王府的,贾母关心一二也在情理之中了。”

    鸳鸯见贾璘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由笑道“璘大爷,不要迟疑了,快些随我过去吧!”

    贾璘闻言笑着应是,便与贾宝玉一起跟着鸳鸯向贾母院中而去。

    贾璘跟着鸳鸯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阶之上,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鸳鸯姐姐快些,老太太刚刚又问了璘大爷是否到了。”

    鸳鸯与贾璘闻言不由加快了脚步。

    于是三四个丫鬟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璘大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