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 第四十七章灾情严重

第四十七章灾情严重

    听到这话,一个中年男子赶紧劝道:“公子,万万不可啊!”

    “这些物资是咱们前往溧阳县救灾的,如果现在发给了这些人,咱们拿什么去救灾?”

    中年人名叫王奎,乃是韩国公府的管家,从小跟着李善长,也算是府中老人。

    此次前去溧阳县,李善长害怕自家儿子应付不了,所以这才派王奎一同前往。

    一路行来,李继儒已经散去了很多的救灾物质。

    可现在不一样,看这个村庄的灾情很严重,需要的物资绝对不会少。

    假如把这些物资全散出去,一旦到达溧阳县,他们拿什么东西去救灾呢?

    虽说此次他们带来的物资只是救灾物资的一部分,但根据国公爷临行前给他透露的情况。

    此次燕王显然是和自家公子不对付。

    后面的物资即使给也会以各种理由拖延。

    一旦他们到达了溧阳县,什么物资都没有,定然会激起民变。

    到时候自家公子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王奎只能赶紧出言提醒。

    听到王奎的话,李继儒并没有改变主意。

    当然,他也没有责怪王奎。

    因为他很清楚,其实王奎这种做法是最正确的,也是最有保障的。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自己的救灾区域在溧阳县,即使不管这里也很正常。

    可李继儒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里的百姓活活被饿死,冻死。

    溧水县远离应天府,即使救灾的官员到达这里,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最主要的是。

    即使把车上拉的物资用在这里,也没什么大不了。

    再不济,到达溧阳县以后,李继儒也可以从空间里面拿出一部分粮食出来。

    之所以现在不拿出来,并不是李继儒冷漠,而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

    如果自己光天化日之下搞出一手无中生有,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可到达溧阳县以后就不一样了,可以有很多说辞和理由来掩盖。

    因此,听到王奎的劝诫以后,李继儒不以为意地道:“按我说的办!”

    “公子……”王奎急的不行。

    正想再劝,可看到李继儒那坚定的眼神,只能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王奎蠕动了几次嘴巴,最后只是微微一叹后转身离去。

    李继儒下了马。

    望着寂静、破败的村庄,无数的房屋被大雪掩埋在了铠铠白雪之下,一股愁绪不由涌入心头。

    可能在这倒塌的房屋底下,还埋着很多冰冷的尸体吧!

    一旦天气回暖,尸体腐烂,是很容易引起瘟疫的。

    李继儒带着府上的年轻仆从,向着村里走去。

    可走了好长一段路,除了零星立着的几栋房子,其他的房屋全部倒塌。

    而他们除了刚才看到的几个孩童和灾民,根本没遇到其他人。

    按理说,这个村庄坐落在官道的旁边,人员应该很密集才是。

    可现在走了半天,却没发现几个人。

    很显然,这次的雪灾让这个村庄遭受了灭顶之灾。

    一边走,李继儒一边观察村庄的情况,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按照奏报所说,溧阳县的受灾情况是最严重的。

    那岂不是说,那里的百姓更艰难,死的人更多。

    正头疼之时,牵着马走在身后的仆人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公子,快看,那里好像有人?”

    李继儒抬眼望去,前方原来是一座破庙。

    这座庙虽然有些破旧,但柱子都是用腰身粗的原木建成,并没有被大雪压垮。

    更让李继儒惊讶的是。

    此时破庙的门前聚拢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妇孺孩童,正翘首以盼的看着他们。

    当李继儒他们靠近的时候,这些人却满脸失望。

    很显然,他们在等待着什么!

    望着眼前一群满脸麻木和绝望的妇孺,李继儒心情更加沉重。

    这些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他们眼中毫无生气。

    此时李继儒总算明白。

    为什么封建王朝只要遇到大灾,就很容易引起民变。

    这些人遇到灾难的时候没有活路,不造反,难道等死吗?

    看着一脸畏惧退进破庙的这群妇孺,李继儒高呼道:“各位老乡,我是当朝韩国公之子李继儒,也是朝廷派来救灾的人员。”

    “你们不要怕,我保证,从今天开始,不会再让各位饿肚子!”

    没办法之下,李继儒只能扯虎皮了。

    如果不把自己老爹的名声拉出来,人家知道你李继儒是哪个毛啊。

    而且,自己的身份越高,越能安抚这些灾民的内心。

    此话一出仿佛沸腾的油锅滴入了几滴水,彻底炸了锅。

    “你说啥?朝廷真的来救我们了?”

    “我看那公子哥长得这么俊,应该不会说谎。”

    “对呀,韩国公乃是朝中大臣,谁敢冒充他的儿子啊?”

    “唉,即使他是朝廷派过来的,咱们这么多灾民,他能安置的了吗?”

    “不管能不能安置得了,起码咱们有一线活下去的希望,不是吗?”

    “老天爷啊,这李家二郎莫不是菩萨转世,在咱们快要冻死,饿死的时候来救咱们?”

    “谁说不是呢?咱们当家的出去求救和找吃的,一直没有回来,还以为没希望了,现在咱们终于有救了!”

    “大家不要说话了,李家二郎来了!”

    “啊,哪个是李家二郎?我得给他磕头,他这是来救命啊!”

    “应该就是最前头那个,你看那公子长得好俊,如此灵气十足的公子哥,才配得上国公之子的身份!”

    当李继儒带领一众仆人走进破庙的时候,议论声停止了。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与此同时,这一群妇孺老少齐刷刷跪了起来,口中不停高呼。

    虽然李继儒什么都没做,但却是她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虽然这些人大多不识字,但大家都不是傻子。

    现在唯一能救她们的,只有眼前之人。

    更主要的是,现在各地灾情都很严重。

    这些人害怕李继儒会抛下她们不管不顾。

    李继儒摆了摆手:“各位老乡放心,我虽然不是负责溧水县的救灾,但各位都属于大明百姓,我会一视同仁。”

    “对了,你们只有一些妇孺老少,难道就没有一个精壮青年,他们全去哪里了?”

    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妇女说道:“启禀公子,大雪压垮了我们的房子无家可归,又没有吃的,所以我们当家的要么出去找吃的,要么前去县衙求援,可现在他们都还没有回来,公子仁慈,还请公子救救我们!”

    李继儒严肃地道:“请各位放心,即使我不负溧水县的救灾,但我答应大家,绝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

    “从今日开始,我会在庙门口搭建一座粥铺,每天都会给大家施粥,有困难的,都可以来领取。”

    “公子高义!”

    说着,呼啦啦跪倒一片。

    李继儒肯帮助他们是多么难得。

    最起码,大家不会马上被饿死。